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連接件結構,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中心開設有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兩個端部具有彎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別能卡入到所述連接件上形成的第一卡槽和與所述連接件連接的部件的軸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內,所述軸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內。通過卡扣的方式將連接件和連接部件,如電機或卷繩器可拆卸連接,將兩者安裝時候均無需借助其他工具,較為簡單,拆卸時只需扳動卡扣使其離開卡槽即可,操作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連接件結構,尤其是一種用于百葉簾的連接件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電機驅動的百葉簾,通常在電機的輸出軸上通過連接件與百葉簾的傳動棒連接,由此電機的轉動可以帶動傳動棒的轉動,從而帶動百葉簾的簾片轉動。目前的連接件,如圖I所示,連接件I’上設置有固定孔11’,而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相應的安裝孔,通過鉚釘,穿過固定孔11’和安裝孔,由此將連接件I’和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這樣的連接件和電機的輸出軸的連接方式,由于通過鉚釘固定,使得連接件和電機的輸出軸安裝和拆卸時都較為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簡單、拆卸方便的連接件結構。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連接件結構,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中心開設有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兩個端部具有彎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別能卡入到所述連接件上形成的第一卡槽和與所述連接件連接的部件的軸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內,所述軸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內。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的后端具有缺口,所述缺口內具有與所述連接件一體的卡合片,所述卡合片與所述缺口的端壁之間形成所述第一卡槽,從而卡扣的第一卡合部卡入到該第一卡槽內,使得卡扣的一端與連接件固定。所述卡扣包括軸向延伸的第一臂、第二臂和第三臂,所述第一臂的前端部向下彎折形成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臂的后端部向前端方向彎折形成所述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組成的形狀與所述卡合片的形狀匹配,所述第二臂的前端部向后端方向彎折形成所述第三臂,所述第三臂的后端部向下彎折形成所述第二卡合部,從而卡扣的第二卡合部卡入到第二卡槽內,使得卡扣的另一端與連接部件固定。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與所述連接件連接的部件為用于百葉簾中的電機,所述軸伸端為所述電機的輸出軸,所述輸出軸與所述電機的端部之間形成所述第二卡槽。在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中,與所述連接件連接的部件為用于百葉簾中的卷繩器,所述軸伸端為所述卷繩器內的傳動棒,所述傳動棒與所述卷繩器的端部之間形成所述第二卡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通過卡扣的方式將連接件和連接部件,如電機或卷繩器可拆卸連接,將兩者安裝時候均無需借助其他工具,較為簡單,拆卸時只需扳動卡扣使其離開卡槽即可,操作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的連接件結構;圖2-1為本技術的連接件與電機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2-2為本技術的連接件與電機的安裝示意圖;圖3-1為圖2-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2為本技術的連接件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2-1-圖3-2,一種百葉簾連接件結構,包括連接件I和卡扣2,與電機3可拆卸連接。連接件I的中心開設有孔11,供電機3的輸出軸31穿入。連接件I的后端,位于穿孔11的上方,具有缺口 12,缺口 12內具有與連接件I 一體的卡合片13,該卡合片13與缺口 12的端壁之間形成有第一卡槽14。電機3的輸出軸31和電機3端部之間形成有第二卡槽32。卡扣2包括軸向延伸的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第一臂21的前端部向下彎折形成第一卡合部24,與第一卡槽14配合,可以卡入到第一卡槽14內。第一臂21的后端部向前端方向彎折形成第二臂22,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組成的形狀與卡合片13的形狀匹配,第二臂22的前端部向后端方向彎折形成第三臂23。第三臂23的后端部向下彎折形成第二卡合部25,與第二卡槽32配合,可以卡入到第二卡槽32內。連接時,將輸出軸31插入到孔11內,然后將第一^^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分別卡入到第一卡槽14和第二卡槽32內,由此將連接件I和電機3可拆卸地連接,不僅安裝簡單,無需借助其他工具,而且拆卸時也只需扳動卡扣2的第三臂23使其離開第二卡槽32,同樣較為方便。在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其他具有類似于電機的輸出軸的結構的部件,當其與其他部件連接時,同樣可以采用這樣的連接件結構,如連接件與卷繩器的傳動棒的連接也可通過這種方式。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改進,這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件結構,包括連接件(I),所述連接件(I)中心開設有孔(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卡扣(2),所述卡扣(2)的兩個端部具有彎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所述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分別能卡入到所述連接件(I)上形成的第一卡槽(14)和與所述連接件(I)連接的部件的軸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內,所述軸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11)內。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連接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I)的后端具有缺口(12),所述缺口(12)內具有與所述連接件(I) 一體的卡合片(13),所述卡合片(13)與所述缺口(12)的端壁之間形成所述第一卡槽(14)。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包括軸向延伸的第一臂(21)、第二臂(22)和第三臂(23),所述第一臂(21)的前端部向下彎折形成所述第一卡合部(24),所述第一臂(21)的后端部向前端方向彎折形成所述第二臂(22),所述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組成的形狀與所述卡合片(13)的形狀匹配,所述第二臂(22)的前端部向后端方向彎折形成所述第三臂(23),所述第三臂(23)的后端部向下彎折形成所述第二卡合部(25)。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件結構,其特征在于,與所述連接件(I)連接的部件為用于百葉簾中的電機(3),所述軸伸端為所述電機(3)的輸出軸(31),所述輸出軸(31)與所述電機(3)的端部之間形成所述第二卡槽(32)。5.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連接件結構,其特征在于,與所述連接件(I)連接的部件為用于百葉簾中的卷繩器,所述軸伸端為所述卷繩器內的傳動棒,所述傳動棒與所述卷繩器的端部之間形成所述第二卡槽。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連接件結構,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中心開設有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卡扣,所述卡扣的兩個端部具有彎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分別能卡入到所述連接件上形成的第一卡槽和與所述連接件連接的部件的軸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內,所述軸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內。通過卡扣的方式將連接件和連接部件,如電機或卷繩器可拆卸連接,將兩者安裝時候均無需借助其他工具,較為簡單,拆卸時只需扳動卡扣使其離開卡槽即可,操作方便。文檔編號E06B9/322GK202627917SQ20122012393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專利技術者孫勇, 俞錫鵬 申請人:寧波杜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連接件結構,包括連接件(1),所述連接件(1)中心開設有孔(1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卡扣(2),所述卡扣(2)的兩個端部具有彎折形成的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所述第一卡合部(24)和第二卡合部(25)分別能卡入到所述連接件(1)上形成的第一卡槽(14)和與所述連接件(1)連接的部件的軸伸端上形成的第二卡槽內,所述軸伸端能穿入到所述孔(11)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勇,俞錫鵬,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杜亞機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