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背門限位裝置,屬于汽車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汽車背門限位裝置的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且使用壽命短等技術問題。本汽車背門限位裝置,汽車的背門位于車身的后端面且通過鉸鏈與車身相鉸接,本汽車背門限位裝置包括車身的側圍和緩沖塊,緩沖塊固定在汽車的背門或者側圍上且具有與汽車的背門或者側圍相貼合的安裝部,該緩沖塊還具有在背門關閉時對背門進行限位的限位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且工作效率高的技術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汽車
,涉及一種汽車背門限位裝置。
技術介紹
汽車在生活中使用得越來越廣泛,由于每個人對汽車樣式的愛好各不相同,與其對應的汽車背門也各不相同,汽車的背門主要是通過鉸鏈鉸接在車身上,由于通過鉸鏈鉸接,容易使背門沿鉸鏈軸線方向和垂直于汽車底板方向竄動,從而產生噪音,影響汽車的NVH性能,以及在背門關閉時,背門和側圍容易發生碰撞使汽車上的油漆掉落,影響汽車的外觀,為此有人設計了緩沖塊,該緩沖塊消除了汽車背門與車身側圍碰撞容易使車身掉漆的問題,但是固定緩沖塊時,都是人工通過目擊安裝,因此固定時容易發生定位誤差,如果再對緩沖塊進行調整,將會加大勞動強度,影響生產進度,降低工作效率,且緩沖塊只能對 背門沿一個方向的限位,對背門的限位有限。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背門限位裝置,它主要包括設置在車體上、且相互匹配背門限位器和車體限位器,背門限位器和車體限位器分別包括背門限位骨架和車體限位骨架,限位骨架具有沿橫向限位的兩限位面,車體限位骨架和背門限位骨架相配合時,限位面實現了對背門沿橫向的限位,在限位骨架的兩限位面之間設置有緩沖塊,該緩沖塊可以對汽車背門沿車頭到車尾方向和垂直于底板方向限位,從而實現對背門三個方向的限位。在上述的多功能背門限位裝置中,車體限位器和背門限位器使汽車背門實現了三個方向的限位,但是該多功能背門限位裝置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而兩限位骨架的限位卡套摩擦頻繁,導致該裝置的使用壽命短,當緩沖塊損壞時,更換緩沖塊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工作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本技術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汽車背門限位裝置,汽車的背門位于車身的后端面且通過鉸鏈與車身相鉸接,本汽車背門限位裝置包括車身的側圍和緩沖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塊固定在汽車的背門或者側圍上且具有與汽車的背門或者側圍相貼合的安裝部,該緩沖塊還具有在背門關閉時對背門進行限位的限位部。在本技術中,緩沖塊具有與背門或者側圍輪廓相配合的安裝面,因此固定緩沖塊時無需考慮是否將不同形狀的緩沖塊固定在了背門或側圍上,也無需考慮緩沖塊定位是否準確,使該緩沖塊定位準確,安裝方便且工作效率高,以及限位塊實現了對背門在橫向和垂直方向上限位,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緩沖塊與背門或者側圍的摩擦力小,因此緩沖塊的使用壽命長。在上述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中,所述的安裝部與限位部為一體式結構。在上述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中,所述的安裝部具有用于固定緩沖塊的階梯孔,螺栓通過該階梯孔將緩沖塊固定在背門或者側圍上。通過螺栓固定緩沖塊,結構簡單,固定方便。在上述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中,所述的限位部的兩端面分別設置有圓弧面一和圓弧面二,所述的側圍具有弧形部一,該弧形部一與圓弧面一相配合,所述的背門具有弧形部二,該弧形部二與圓弧面二相配合。限位部的弧形面一與側圍上的弧形部一的輪廓相匹配和限位部的弧形面二與側圍上的弧形部二的輪廓相匹配使緩沖塊與背門或者側圍相固定時不會出現安裝錯誤和定位誤差,提高了安裝緩沖塊的工作效率。在上述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中,所述的側圍與背門配合時,限位部與側圍的弧形部一接觸部分產生l-3mm的干涉。限位部的圓弧面一與側圍的弧形部一接觸部分產生l-3mm的干涉,從而限定了背門在橫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且緩沖塊主要存在壓力作用,因此緩沖塊的磨損小,使用壽命長。在上述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中,所述的側圍與背門配合時,限位部與背門的弧形 部二接觸部分產生l_3mm的干涉。限位部的圓弧面二與側圍的弧形部二接觸部分產生l-3mm的干涉,從而限定了背門在橫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在上述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中,所述的限位部由彈性材料制成。彈性材料制成的限位部使固定在背門上的緩沖塊與側圍相接觸部分或者固定在側圍上的緩沖塊與背門相接觸部分產生干涉,從而對背門在橫向和垂直方向上限位。在上述的汽車背門限位裝置中,所述的彈性材料為塑料或橡膠。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實現了對背門在橫向和垂直方向的限位,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廉且使用壽命長;緩沖塊具有具有與背門或者側圍輪廓相匹配的接觸面,因此固定緩沖塊時不會出現安裝錯誤,且定位精度高,從而提高了固定緩沖塊的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I為汽車背門關閉時的局部剖面圖。圖2是本技術的緩沖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面圖。圖中I、側圍;2、背門;3、螺栓;4、緩沖塊;4a、安裝部;4b、限位部;11、弧形部一;21、弧形部二 ;41a、階梯孔;41b、圓弧面一 ;42b、圓弧面二。具體實施方式以下是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技術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如圖1-3所示,本汽車背門限位裝置的車身后端面通過鉸鏈鉸接有背門2,背門2關閉時與車身的側圍I相配合,為了防止背門2關閉時與車身的側圍I相碰撞使車身掉漆的現象,在背門I與側圍I之間設置有緩沖塊4,該緩沖塊4位于背門2沿橫向的兩側且固定在背門2或者側圍I上。如圖2所示,緩沖塊4具有與背門2或者側圍I固定的安裝部4a和限制背門2位置的限位部4b,該安裝部4a與限位部4b為一體式結構。在安裝部4a上設置有固定緩沖塊4的階梯孔41a,螺栓3通過該階梯孔41a將緩沖塊4的安裝部4a固定在背門2上或者側圍I上(如圖1、3所示),安裝方便。限位部4b的兩端面分別設置有圓弧面一 41b和圓弧面42b,而側圍I上具有與弧形面一 41b輪廓相匹配的弧形部一 11,背門2具有與弧形面42b輪廓相匹配的弧形部二 21。在背門2關閉的過程中,限位部4b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如塑料、橡膠等制作而成,因此緩沖塊4對背門2起到了很好的緩沖作用,不會使背門2與車身的側圍I發生猛烈的碰撞使車身掉漆,影響其美觀。當背門2關閉時,固定在背門2緩沖塊4 一端的圓弧面二 42b與背門2的弧形部二 21輪廓線相匹配,使緩沖塊4安裝時定位準確,提高了安裝緩沖塊4的工作效率(如圖I所示),而緩沖塊4另一端的圓弧面一 41b與側圍I的弧形部一 11接觸部分產出2mm的干涉,顯然也可以將緩沖塊4固定在側圍I上,如圖3所示,同樣該緩沖塊4的圓弧面一 41b與側圍I上的弧形部一 11輪廓相匹配,使緩沖塊4安裝時定位準確,提高了安裝緩沖塊4的工作效率,該緩沖塊4的圓弧面二 42b與背門2的弧形部二 21接觸部分產生2mm的干涉,從而使背門2在橫向和垂直方向上限位,減小了在車輛運行中背門沿橫向和垂直于橫向的震動,因此提高了汽車的NVH性能,且該裝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廉。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側圍I、背門2、螺栓3、緩沖塊4、安裝部4a、弧形部一 11、弧形部二 22、限位部4b、階梯孔41a、圓弧面一 41b、圓弧面二 42b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技術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技術精神相違背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精神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背門限位裝置,汽車的背門(2)位于車身的后端面且通過鉸鏈與車身相鉸接,其特征在于,本汽車背門限位裝置包括車身的側圍(1)和緩沖塊(4),所述的緩沖塊(4)固定在汽車的背門(2)或者側圍(1)上且具有與汽車的背門(2)或者側圍(1)相貼合的安裝部(4a),該緩沖塊(4)還具有在背門(2)關閉時對背門(2)進行限位的限位部(4b)。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項明,宋志良,杜廣智,陳君,李宏華,李功賦,吳成明,趙福全,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