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實用技術涉及建筑檢測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可顯示承重壓力的建筑用支撐裝置。
技術介紹
在建筑施工領域,各個點或面所承受的壓力大小,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的安全性同時也是檢測各個部分的施工工作的指標。現在的建筑領域的承重力檢測裝置,大都存放于實驗室內,且價格昂貴,不利于在生產一線的施工工地使用,而施工工地所用的承重力檢測裝置多為傳統的圖方面,得出的數據部精確,誤差較大。 因此,通過一種隨時可顯示承重力大小,且操作方便,價格低廉的建筑用支撐裝置,已經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價格低廉、操作方便,可隨時檢測承重壓力的新型建筑用支撐裝置。可顯示承重壓力的建筑用支撐裝置,包括上支撐桿2,與上支撐桿2螺紋連接的下支撐桿3 ;上支撐桿2的頂部設置有上支撐面I ;下支撐桿3的底部設置有底座4,其特征在于在底座4的內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5。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通過導線連接有顯示屏6。積極有益處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且操作方便,能夠通過設置于底座4內的壓力傳感器5隨時檢測出所承重的壓力,并通過顯示屏6顯示出來。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為支撐面I、上支撐桿2、下支撐桿3、底座4、壓力傳感器5、顯示屏6。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可顯示承重壓力的建筑用支撐裝置,包括上支撐桿2,與上支撐桿2螺紋連接的下支撐桿3 ;上支撐桿2的頂部設置有上支撐面I ;下支撐桿3的底部設置有底座4,其特征在于在底座4的內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5。所述的壓力傳感器5通過導線連接有顯示屏6。使用時,將上支撐桿2與下支撐桿3連接,將螺紋旋轉到 ...
【技術保護點】
可顯示承重壓力的建筑用支撐裝置,包括上支撐桿(2),與上支撐桿(2)螺紋連接的下支撐桿(3);上支撐桿(2)的頂部設置有上支撐面(1);下支撐桿(3)的底部設置有底座(4),其特征在于:在底座(4)的內部設置有壓力傳感器(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亞召,李永輝,李陽,徐紅杰,侯振國,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