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外墻防水結構,具體為一種新型建筑防水外墻。
技術介紹
目前的外墻存在的問題是,磚體墻內的磚與磚之間存在縫隙,磚體本身也透水,夕卜墻面沙漿僅僅是覆蓋磚體墻而已,無法實現阻斷外墻的水滲透到墻內。現有的技術有,對外墻覆蓋或涂抹防水材料或浙青等,這樣的結構可以實現防水目的,但防水材料與外墻需要覆蓋的墻磚之間無法精密連接,造成可防水但不能貼墻磚或貼墻磚不防水的技術問題。另有防水水泥的運用,但防水水泥在外墻面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出現短裂而漏水的弊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既可防水又可緊密貼合外墻裝飾磚的新型建筑防水外墻。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新型建筑防水外墻,由內墻體、浙青膜、外墻面沙漿組成,浙青膜的頂端通過墻釘固定在內墻體上,浙青膜與浙青膜通過水泥粘連,浙青膜外表面設置水平條紋,外墻面沙漿覆蓋在浙青膜上。浙青膜外表面設置水平條紋形成凹凸的物理結構,外墻面沙漿覆蓋在上面以后形成對應互補的凸凹機構,從而實現沙漿與浙青膜的緊密結合。本技術的優勢體現在1、推廣成本低廉,僅增加設置水平條紋的浙青膜,以現在常用的水泥和沙漿即可實現有效防水;2、施工便捷,只在現有普通外墻施工中增加覆蓋浙青膜的工序;3、外墻的厚度控制在一般要求范圍內。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其中,I——內墻體、2——浙青膜、3——外墻面沙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新型建筑防水外墻,由內墻體、浙青膜、外墻面沙漿組成,浙青膜的頂端通過墻釘固定在內墻體上,浙青膜與浙青膜通過水泥粘連,浙青膜外表面設置水平條紋,外墻面沙漿覆蓋在浙青膜上。內墻 ...
【技術保護點】
新型建筑防水外墻,由內墻體、瀝青膜、外墻面沙漿組成,其特征在于:瀝青膜的頂端通過墻釘固定在內墻體上,瀝青膜與瀝青膜通過水泥粘連,瀝青膜外表面設置水平條紋,外墻面沙漿覆蓋在瀝青膜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世兵,牟聯全,袁宏,廖義兵,余永明,周天平,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華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