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包括大頂和中仁,以及二者之間可確定二者相對位置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頂上具有定軸旋轉的一調節軸,所述調節軸與一主動齒輪同軸固定;所述主動齒輪嚙合于可調節所述大頂和中仁之軸向間距的從動齒輪;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調節座,固定于所述大頂之底端;一軸座,固定于所述中仁,具有朝上伸出的一軸體;以及一軸套,容置于所述調節座中,具有豎直朝下活動配合所述軸體外側的筒壁;其中,所述調節座具有調節所述容置腔內所述軸套相對位置的調節螺釘。本技術方案的調節裝置和調節軸等構件使大頂與中仁在軸向、周向兩個正交方向上的調節得到明顯分離,互不干涉。(*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針織機的結構,具體是一種具有雙面圓盤特征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
技術介紹
雙面圓盤形態的針織機在編織袋等針織產品的生產中具有廣泛運用。通常,為實現不同規格的產品,雙面圓盤針織機的大頂和中仁之間需要進行調節,調節的內容包括二者的軸向相對位置和周向相對旋轉的角度。常見的做法是在大頂上固定一個裝有調節螺釘的調節座,中仁上固定一個調節塊,通過調節螺釘可調地固定調節塊,來實現上述大頂與中仁在周向和軸向上的相對位置調整。這種做法簡單、成本低廉,但具有明顯的缺陷。其缺陷在于每一次的調節都會影響 到周向和軸向的相對位置,而不能做到將這兩個正交方向上的調整彼此分離,實現更準確可靠卻依然簡單有效的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雙面圓盤針織機其調節機構無法獨立調節軸向和周向位置的問題,本技術提出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包括一個豎直定軸旋轉的大頂,和與所述大頂同軸相固定的中仁,其中所述大頂和所述中仁之間具有可確定二者相對位置的調節裝置,所述大頂上具有定軸旋轉的一調節軸,所述調節軸與一主動齒輪同軸固定;所述主動齒輪嚙合于可調節所述大頂和中仁之軸向間距的從動齒輪;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調節座,固定于所述大頂之底端,具有一朝下開口的容置腔;一軸座,固定于所述中仁,具有朝上伸出的一軸體;以及一軸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具有豎直朝下活動配合所述軸體外側的筒壁;其中,所述調節座具有調節所述容置腔內所述軸套相對位置的調節螺釘。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些優選者,可以在如下方面具有改進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軸套的水平橫截面為方形;所述調節螺釘同軸相向穿透所述調節座的側壁,其末端在所述容置腔內頂觸所述軸套的相對側面。在此基礎上,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調節螺釘上套接可將所述調節螺釘固定于所述調節座上的一鎖定螺母。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調節軸與所述軸體平行設置。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調節座通過螺釘鎖付于所述大頂。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軸體為圓柱形態,所述筒壁也為圓柱側面的形態。本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I.調節裝置和調節軸等構件使大頂與中仁在軸向、周向兩個正交方向上的調節得到明顯分離,彼此互不影響,同時保持了簡潔、可靠的構造。2.采用螺釘穿透調節座對軸套進行固定的方式,軸套相對于調節座可以根據需要的相對位置關系得到妥善的固定,保持了常見調節機構的簡單、低成本。3.調節座從大頂底端的側面進行鎖付,具有便利的可拆卸結構,維護方便。4.軸座上的軸體為圓柱形態,軸套的筒壁也為圓柱側面的形態,二者如此定軸配合,可在豎直方向滑動不受阻礙,同時也可以具有可相對旋轉的特征,這使得當調節螺釘在水平方向調節中仁相對于大頂的周向位置時,具有水平方向更大的靈活性。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技術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實施例調節裝置30的放大圖圖3是圖I所示實施例其調節裝置30的水平橫截面示意圖,該水平界面位于圖I中的AA位置。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一實施例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實施例調節裝置30的放大圖,圖3是圖I所示實施例其調節裝置30的水平橫截面示意圖;結合此三圖予以說明本實施例本實施例是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它具有一個豎直定軸旋轉的大頂10,在大頂10底端具有一個中仁20,此中仁20與大頂10在實際運轉中乃是保持同軸相固定。在大頂10和中仁20之間,有一個調節裝置30 ;在大頂10內具有定軸旋轉的一調節軸11,此調節軸11頂端固定一個主動齒輪12,主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13嚙合。調節裝置30是一系列的組件,它包括一個調節座31、一軸座35和一軸套34 ;其中調節座31固定于大頂10之底端外側,具有一朝下開口的容置腔32 ;軸座35是固定于中仁20上,具有朝上伸出的一軸體36 ;而軸套34乃是容置于容置腔32中,具有豎直朝下活動配合軸體36其外側的筒壁;另外,調節座31穿接有調節螺釘37,該調節螺釘37用于確定軸套34在容置腔32內的相對位置。實際使用中,可以對調節螺釘37進行調節調節螺釘37同軸相對向設置,穿透了調節座31的外壁,因為軸套34其水平橫截面為方形,所以可以被調節螺釘37頂觸并在其一相對的側面上得到固定;另一方面調節螺釘37通過鎖定螺母38穩定地鎖定于調節座31上,所以,軸套34相對于調節座31可以根據需要的相對位置關系得到妥善的固定,可見,這種調節機構保持了常見調節機構的簡單、低成本。大頂10上的調節軸用于通過主動齒輪12驅動從動齒輪13,以至于使大頂10相對于中仁20可以軸向上下微調;所以,因為軸套34與軸體36相對豎直滑動配合,所以,當用調節軸11調節大頂10相對于中仁20的軸向位置時,由于軸體36與調節座31在周向上保持固定,因而不會對二者的周向相對關系造成影響,可見,調節裝置30和調節軸11等構件使大頂10與中仁20在軸向、周向兩個正交方向上的調節得到明顯分離,彼此互不影響,同時保持了簡潔、可靠的構造。從圖2中可見,調節座31上具有螺釘孔33,鎖付螺釘(未標示)可以穿過此螺釘孔33,將調節座31從大頂10底端的側面進行鎖付,具有便利的可拆卸結構,維護方便。特別地,軸座35上的軸體36為圓柱形態,軸套34的筒壁也為圓柱側面的形態,二者如此定軸配合,可在豎直方向滑動不受阻礙,同時也可以具有可相對旋轉的特征,這使得當調節螺釘37在水平方向調節中仁20相對于大頂10的周向位置時,具有水平方向更大的靈活性。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術實施的范圍,即依本技術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技術涵蓋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包括一個豎直定軸旋轉的大頂,和與所述大頂同軸相固定的中仁,其中所述大頂和所述中仁之間具有可確定二者相對位置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頂上具有定軸旋轉的一調節軸,所述調節軸與一主動齒輪同軸固定;所述主動齒輪嚙合于可調節所述大頂和中仁之軸向間距的從動齒輪;所述調節裝置包括 一調節座,固定于所述大頂之底端,具有一朝下開口的容置腔; 一軸座,固定于所述中仁,具有朝上伸出的一軸體;以及 一軸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具有豎直朝下活動配合所述軸體外側的筒壁;其中,所述調節座具有調節所述容置腔內所述軸套相對位置的調節螺釘。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套的水平橫截面為方形;所述調節螺釘同軸相向穿透所述調節座的側壁,其末端在所述容置腔內頂觸所述軸套的相對側面。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軸與所述軸體平行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座通過螺釘鎖付于所述大頂。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體為圓柱形態,所述筒壁也為圓柱側面的形態。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螺釘上套接可將所述調節螺釘固定于所述調節座上的一鎖定螺母。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包括大頂和中仁,以及二者之間可確定二者相對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面圓盤可調節針織機的結構,包括一個豎直定軸旋轉的大頂,和與所述大頂同軸相固定的中仁,其中所述大頂和所述中仁之間具有可確定二者相對位置的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頂上具有定軸旋轉的一調節軸,所述調節軸與一主動齒輪同軸固定;所述主動齒輪嚙合于可調節所述大頂和中仁之軸向間距的從動齒輪;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調節座,固定于所述大頂之底端,具有一朝下開口的容置腔;一軸座,固定于所述中仁,具有朝上伸出的一軸體;以及一軸套,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具有豎直朝下活動配合所述軸體外側的筒壁;其中,所述調節座具有調節所述容置腔內所述軸套相對位置的調節螺釘。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加福,林本源,
申請(專利權)人:漳州凱星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