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張力全自動對邊機,它涉及一種紡織面料后整理加工行業的無張力對邊裝置。它包含的機架箱體(3)一側設置有擴展螺旋機構(1),擴展螺旋機構(1)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動機(2)相連,機架箱體(3)另一側兩端均設置有下輸送帶(7),下輸送帶(7)上方設置有上壓板(8),上壓板(8)上設置有測邊探頭儀(4),下輸送帶(7)通過下輸送帶傳動軸(10)與第二電動機(6)相連,橫梁(11)設置在機架箱體(3)上,橫梁(11)上固定有上壓板箱(9),上壓板箱(9)內設置有氣缸(20),氣缸(20)與測邊探頭儀(4)相連,且測邊探頭儀(4)與調節手柄(5)相連。它無張力對邊,結構緊湊,節省勞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紡織面料后整理加工行業的無張力對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無張力全自動對邊機。技術背景目前,紡織面料后整理加工行業的面料對邊裝置均沒有送料裝置,作業過程中面料受張力較大,導致針織布等彈力大的面料縮幅,影響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張力全自動對邊機,它無張力對邊,結構緊湊,節省勞力。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所存在的問題,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擴展螺旋機構I、第一電動機2、機架箱體3、測邊探頭儀4、調節手柄5、第二電動機6、下輸送帶7、上壓板8、上壓板箱9、下輸送帶傳動軸10、橫梁11和氣缸20,機架箱體3 —側設置有擴展螺旋機構1,擴展螺旋機構I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動機2相連,機架箱體3另一側兩端均設置有下輸送帶7,下輸送帶7上方設置有上壓板8,上壓板8上設置有測邊探頭儀4,下輸送帶7通過下輸送帶傳動軸10與第二電動機6相連,橫梁11設置在機架箱體3上,橫梁11上固定有上壓板箱9,上壓板箱9內設置有氣缸20,氣缸20與測邊探頭儀4相連,且測邊探頭儀4與調節手柄5相連。所述的下輸送帶7和上壓板8構成面料輸送機構,它包含下輸送帶支架12、下皮帶輪13、平皮帶14、上壓板平皮帶15、上皮帶輪16、上壓板固定板17、導柱18和軸承19,下輸送帶支架12兩端均設置有下皮帶輪13,下皮帶輪13之間通過平皮帶14相連,上壓板固定板17下方兩端均設置有上皮帶輪16,上皮帶輪16之間設置有軸承19,上壓板固定板17上方兩側設置有導柱18,導柱18之間設置有氣缸20。本技術對邊時的送料速度與加工速度保持同步,消除對邊過程中對面料產生張力。在平板上裝有探邊器,當面料脫離正常位置時,將信號傳送到平板兩側的輸送面料機構,使其分別完成向斜前方向送布動作,因平皮帶的運動軌跡可以分解成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的運動軌跡,從而,分別完成縱向同步輸送面料和橫向糾邊動作。輸送面料機構由下輸送帶和上壓板組成,當需要糾邊時,上壓板在汽缸的作用下與下輸送帶結合使其夾在其間的面料向輸送帶運動方向移動,糾邊完成后即自動分離。整個過程由單片機實現自動化控制有效降低無效動作頻度,提高機器穩定性。本技術無張力對邊,結構緊湊,節省勞力。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圖2的A-A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3,本具體實施方式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擴展螺旋機構I、第一電動機2、機架箱體3、測邊探頭儀4、調節手柄5、第二電動機6、下輸送帶7、上壓板8、上壓板箱9、下輸送帶傳動軸10、橫梁11和氣缸20,機架箱體3 —側設置有擴展螺旋機構1,擴展螺旋機構I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動機2相連,機架箱體3另一側兩端均設置有下輸送帶7,下輸送帶7上方設置有上壓板8,上壓板8上設置有測邊探頭儀4,下輸送帶7通過下輸送帶傳動軸10與第二電動機6相連,橫梁11設置在機架箱體3上,橫梁11上固定有上壓板箱9,上壓板箱9內設置有氣缸20,氣缸20與測邊探頭儀4相連,且測邊探頭儀4與調節手柄5相連。所述的下輸送帶7和上壓板8構成面料輸送機構,它包含下輸送帶支架12、下皮帶輪13、平皮帶14、上壓板平皮帶15、上皮帶輪16、上壓板固定板17、導柱18和軸承19,下輸送帶支架12兩端均設置有下皮帶輪13,下皮帶輪13之間通過平皮帶14相連,上壓板固定板17下方兩端均設置有上皮帶輪16,上皮帶輪16之間設置有軸承19,上壓板固定板17上方兩側設置有導柱18,導柱18之間設置有氣缸20。本具體實施方式擴展螺旋機構I在電動機12帶動下,將面料擴展,面料在機架箱體3的平面上,通過下輸送帶8與上壓板7之間。電動機26將動力通過傳動軸10帶動下輸送帶7按面料擴展方向旋轉。固定在橫梁11上的上壓板箱9內裝有氣缸20帶動上壓板8按測邊探頭儀4發出的信號做上下往復運動,使面料始終處于設定的位置上。設定位置用調節手柄5來完成。本具體實施方式下輸送帶支架12上裝有兩個多楔式下皮帶輪13帶動多楔式的平皮帶14旋轉。上壓板固定板17上裝有兩個上皮帶輪16仿形作用的軸承19及導柱18,在氣缸20的作用下,平皮帶14與上壓板平皮帶結合和分離,結合的時候邊輸送面料進行糾邊,糾邊完成后在氣缸20的作用下分離,使面料始終處于正確的位置上。本具體實施方式無張力對邊,結構緊湊,節省勞力。權利要求1.無張力全自動對邊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擴展螺旋機構(I)、第一電動機(2)、機架箱體(3)、測邊探頭儀(4)、調節手柄(5)、第二電動機¢)、下輸送帶(7)、上壓板(8)、上壓板箱(9)、下輸送帶傳動軸(10)、橫梁(11)和氣缸(20),機架箱體(3) —側設置有擴展螺旋機構(I),擴展螺旋機構(I)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動機(2)相連,機架箱體(3)另一側兩端均設置有下輸送帶(7),下輸送帶(7)上方設置有上壓板(8),上壓板(8)上設置有測邊探頭儀(4),下輸送帶(7)通過下輸送帶傳動軸(10)與第二電動機(6)相連,橫梁(11)設置在機架箱體(3)上,橫梁(11)上固定有上壓板箱(9),上壓板箱(9)內設置有氣缸(20),氣缸(20)與測邊探頭儀⑷相連,且測邊探頭儀⑷與調節手柄(5)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張力全自動對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輸送帶(7)和上壓板(8)構成面料輸送機構,它包含下輸送帶支架(12)、下皮帶輪(13)、平皮帶(14)、上壓板平皮帶(15)、上皮帶輪(16)、上壓板固定板(17)、導柱(18)和軸承(19),下輸送帶支架(12)兩端均設置有下皮帶輪(13),下皮帶輪(13)之間通過平皮帶(14)相連,上壓板固定板(17)下方兩端均設置有上皮帶輪(16),上皮帶輪(16)之間設置有軸承(19),上壓板固定板(17)上方兩側設置有導柱(18),導柱(18)之間設置有氣缸(20)。專利摘要無張力全自動對邊機,它涉及一種紡織面料后整理加工行業的無張力對邊裝置。它包含的機架箱體(3)一側設置有擴展螺旋機構(1),擴展螺旋機構(1)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動機(2)相連,機架箱體(3)另一側兩端均設置有下輸送帶(7),下輸送帶(7)上方設置有上壓板(8),上壓板(8)上設置有測邊探頭儀(4),下輸送帶(7)通過下輸送帶傳動軸(10)與第二電動機(6)相連,橫梁(11)設置在機架箱體(3)上,橫梁(11)上固定有上壓板箱(9),上壓板箱(9)內設置有氣缸(20),氣缸(20)與測邊探頭儀(4)相連,且測邊探頭儀(4)與調節手柄(5)相連。它無張力對邊,結構緊湊,節省勞力。文檔編號B65H20/06GK202625443SQ20122001396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專利技術者曹泰俊 申請人:紹興縣錢清騰泰機械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無張力全自動對邊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擴展螺旋機構(1)、第一電動機(2)、機架箱體(3)、測邊探頭儀(4)、調節手柄(5)、第二電動機(6)、下輸送帶(7)、上壓板(8)、上壓板箱(9)、下輸送帶傳動軸(10)、橫梁(11)和氣缸(20),機架箱體(3)一側設置有擴展螺旋機構(1),擴展螺旋機構(1)通過傳動機構與第一電動機(2)相連,機架箱體(3)另一側兩端均設置有下輸送帶(7),下輸送帶(7)上方設置有上壓板(8),上壓板(8)上設置有測邊探頭儀(4),下輸送帶(7)通過下輸送帶傳動軸(10)與第二電動機(6)相連,橫梁(11)設置在機架箱體(3)上,橫梁(11)上固定有上壓板箱(9),上壓板箱(9)內設置有氣缸(20),氣缸(20)與測邊探頭儀(4)相連,且測邊探頭儀(4)與調節手柄(5)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泰俊,
申請(專利權)人:紹興縣錢清騰泰機械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