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紙質包裝桶,包括具有桶身和底蓋的桶體,底蓋的周側壁面與桶身的下端部的內壁抵緊配合且底蓋的下表面與桶身的下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內,或者底蓋的上表面與桶身的下端部抵緊配合且底蓋的周側壁面與桶身的下端部的外壁位于同于柱面內,通過貼于桶身外部的裝飾包裝紙層及下部形成的粘接部將二者相定位,再在底蓋的下表面貼上底封裝紙層,以進一步固定。該包裝桶的底部呈平面,在放于擱置面上時能夠與擱置面相貼緊,避免了傳統形式中所形成的空隙,使得底部受力均勻,避免塌陷現象,保證內部物品不被損壞,并且擺放穩當,而在這樣的結構下,紙質包裝桶的橫截面可以做的大一些,就可以相應加大商品的包裝規格,滿足不同的規格需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紙質包裝桶。
技術介紹
日常商品中,很多是采用紙質包裝桶來進行包裝的,如餅干、紅酒等,但這些紙質包裝桶的傳統結構多是包括桶體、形成于桶體內壁上的擋圈、通過該擋圈卡在桶體內底的底蓋,商品盛放在底蓋上,這樣紙質包裝桶放置在擱置面上時,在底蓋與擱置面之間就形成空隙,如果紙質包裝桶的橫截面較大,就會因受力不均而致使中心塌陷,嚴重時,會導致底蓋脫落,甚至對內部的商品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底部呈平面的紙質包裝桶。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紙質包裝桶,包括具有桶身和底蓋的桶體,所述的桶身具有內壁面和外壁面,所述的底蓋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周側壁面,所述的底蓋的周側壁面與所述的桶身的內壁面相貼緊且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與所述的桶身的下端部面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的桶身的外壁面貼有第一裝飾包裝紙層,所述的第一裝飾包裝紙層的下端部向所述的底蓋的中心處彎折而形成第一粘接部,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粘貼有底封裝紙層,所述的底封裝紙層的周邊緣與所述的第一粘接部相粘貼,所述的第一粘接部夾緊在所述的底封裝紙層與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之間。優選地,所述的桶體為圓柱體、截頂圓錐體或橢圓柱體。優選地,所述的第一粘接部由沿所述的底蓋的周邊緣分布的若干個粘接片體構成。優選地,該紙質包裝桶還具有一個與所述的桶體的上部相匹配的蓋子,所述的蓋子包括蓋周壁和頂蓋,所述的蓋周壁的外周面貼有第二裝飾包裝紙層,所述的第二裝飾包裝紙層的上端部向所述的頂蓋的中心處彎折而形成第二粘接部,所述的頂蓋的上表面粘貼有頂封裝紙層,所述的頂封裝紙層的周邊緣與所述的第二粘接部相粘貼,所述的第二粘接部夾緊在所述的頂封裝紙層與所述的頂蓋的上表面之間。優選地,所述的桶體上設置有一對拎繩,所述的桶體上對稱開設有兩對通孔,一對所述的拎繩的端部分別穿過相應的通孔后定位在所述的桶體上。一種紙質包裝桶,包括具有桶身和底蓋的桶體,所述的桶身具有內壁面和外壁面,所述的底蓋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周側壁面,所述的底蓋的上表面與所述的桶身的下端部相貼緊且所述的底蓋的周側壁面與所述的桶身的外壁面位于同一柱面內,所述的桶身的外壁面貼有第一裝飾包裝紙層,所述的第一裝飾包裝紙層的下端部向所述的底蓋的中心處彎折而形成第一粘接部,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粘貼有底封裝紙層,所述的底封裝紙層的周邊緣與所述的第一粘接部相粘貼,所述的第一粘接部夾緊在所述的底封裝紙層與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之間。優選地,所述的桶體為圓柱體、截頂圓錐體或橢圓柱體。優選地,所述的第一粘接部由沿所述的底蓋的周邊緣分布的若干個粘接片體構成。優選地,該紙質包裝桶還具有一個與所述的桶體的上部相匹配的蓋子,所述的蓋子包括蓋周壁和頂蓋,所述的蓋周壁的外周面貼有第二裝飾包裝紙層,所述的第二裝飾包裝紙層的上端部向所述的頂蓋的中心處彎折而形成第二粘接部,所述的頂蓋的上表面粘貼有頂封裝紙層,所述的頂封裝紙層的周邊緣與所述的第二粘接部相粘貼,所述的第二粘接部夾緊在所述的頂封裝紙層與所述的頂蓋的上表面之間。優選地,所述的桶體上設置有一對拎繩,所述的桶體上對稱開設有兩對通孔,一對所述的拎繩的端部分別穿過相應的通孔后定位在所述的桶體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設計中的紙質包裝桶的底部呈與擱置面相貼合的平面,且在桶身的外壁面貼上裝飾包裝紙層,在該裝飾包裝紙層的下端部形成粘接在底蓋上的粘接部,該粘接部由若干個粘接片體構成而便于粘接,再在粘接后的底蓋的下表面上封蓋底封裝紙層以進一步固定粘接部與底蓋,這樣在將該包裝桶放于擱置面上時,能夠與擱置面相貼緊,避免了傳統形式中所形成的空隙,使得底部受力均勻,避免塌陷現象,保證內部物品不被損壞,并且擺放穩當,而在這樣的結構下,紙質包裝桶的橫截面可以做的大一些,就可以相應加大商品的包裝規格,結構可靠,適于推廣采用。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的桶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上的第一裝飾包裝紙層或第二裝飾包裝紙層的結構不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上的底封裝紙層或頂封裝紙層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包括蓋子);附圖5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的桶身與底蓋的裝配示意圖一;附圖6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的桶身的底蓋的裝配示意圖二 ;附圖7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的蓋子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桶身;2、底蓋;3、桶體;4、第一裝飾包裝紙層;5、底封裝紙層;6、第一粘接部;7、拎繩;8、通孔;9、蓋子;10、蓋周壁;11、頂蓋;12、第二裝飾包裝紙層;13、頂封裝紙層;14、第二粘接部;15、粘接片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以下詳細描述如附圖I至附圖4所示,本技術的紙質包裝桶包括具有圓柱體的桶身I和圓形的底蓋2的桶體3,桶身I具有內壁面和外壁面,底蓋2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周側壁面,附圖5所示,底蓋2的周側壁面與桶身I的內壁面相貼緊且底蓋2的下表面與桶身I的下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內,桶身I的外壁面貼有第一裝飾包裝紙層4,第一裝飾包裝紙層4的下端部向底蓋2的中心處彎折而形成第一粘接部6,底蓋2的下表面粘貼有底封裝紙層5,底封裝紙層5的周邊緣與第一粘接部6相粘貼,第一粘接部6夾緊在底封裝紙層5與底蓋2的下表面之間,第一粘接部6由沿底蓋2的周邊緣分布的若干個粘接片體15構成,其是將第一粘接部6的下端部的一定寬度剪成流蘇狀而得到,以便于在將其粘貼在底蓋2的下表面上不會出現不規則的凸棱,進而消除對整個包裝桶的擺放時平穩性的影響,該紙質包裝桶還具有一個與桶體3的上端部相匹配的蓋子9 (附圖7所示),蓋子9包括蓋周壁10和頂蓋11,蓋周壁10的外周面貼有第二裝飾包裝紙層12,第二裝飾包裝紙層12的上端部向頂蓋11的中心處彎折而形成第二粘接部14,頂蓋11的上表面粘貼有頂封裝紙層13,頂封裝紙層13的周邊緣與第二粘接部14相粘貼,第二粘接部14夾緊在頂封裝紙層13與頂蓋11的上表面之間,當然,該紙質包裝桶的蓋子9也可以采用塑封形式(類似于筒狀方便面等)、彈性過盈配合形式(如筒狀的奶粉等)等,當該紙質包裝桶做得較大時,具體地,還在桶體3上設置便于提拎的提拎件,提拎件為兩根拎繩7,桶體3上對稱開設有兩對通孔8,兩根拎繩7分別穿過對應同側的相應的通孔8后定位在桶體3上,此提拎件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其他形式,此處不加贅述,另外,第一裝飾包裝紙層4、第二裝飾包裝紙層12及頂封裝紙層13上可以印刷商品的相關信息或裝飾圖樣,而對于底封裝紙層5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印刷圖樣或不印刷圖樣。基于增加包裝桶的承重強度和降低成本的綜合考慮,具體地,對于上述的紙質包裝桶,桶體3由兩層約360g/m2的箱板和兩層約250g/m2的??堎N合而成的紙板卷成筒狀,底蓋2和頂蓋11分別由約2mm厚度的灰紙板裁成的圓形板,蓋周壁10由兩層約250g/m2的??堎N合而成的紙板卷成筒狀,當然根據盛裝的商品的性質可以適當改變相應部分的紙板的結構,宗旨是在滿足其他要求的同時取成本最低的方案。上述的實施例中的桶身I還可以是截頂圓錐體,對應的底蓋2和頂蓋11分別為圓形,或者是橢圓柱體,對應的底蓋2和頂蓋11分別為橢圓形。上述的實施例中的桶身I和底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紙質包裝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桶身和底蓋的桶體,所述的桶身具有內壁面和外壁面,所述的底蓋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周側壁面,所述的底蓋的周側壁面與所述的桶身的內壁面相貼緊且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與所述的桶身的下端部面位于同一平面內,所述的桶身的外壁面貼有第一裝飾包裝紙層,所述的第一裝飾包裝紙層的下端部向所述的底蓋的中心處彎折而形成第一粘接部,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粘貼有底封裝紙層,所述的底封裝紙層的周邊緣與所述的第一粘接部相粘貼,所述的第一粘接部夾緊在所述的底封裝紙層與所述的底蓋的下表面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育之,朱學成,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印刷總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