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小型履帶式拖拉機。所述的拖拉機包括柴油機、機架、張緊裝置、車架、駕駛座、電控系統、懸掛裝置、離合器總成、操縱裝置、傳動系統、行車機構、液壓循環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的柴油機水箱頂部設置了防濺水盒,傳動系統的變速箱的箱體上開了動力輸出開口、車架上設置了阻斷泥水濺水器、操縱桿設置為主、副兩個操縱桿、轉向離合器的箱體為抽屜形,張緊裝置為密封抽插式結構,導向輪和支重輪為密封防泥沙結構。本實用新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構思新穎、結構合理、工藝規范、體積輕巧、傳動可靠、運行平穩、操作靈活、牽引力大、能耗較小、接地壓力小、爬坡性能好、轉彎半徑小、故障力低等效益,可以實現工業化批量生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廣大丘陵地區、水稻產區的梯田、小塊農田或開墾荒地犁、耙、耖整田作業等領域,尤其適合農村老年人和婦女的操作、更利于推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農業機械,特別是涉及ー種小型履帶式拖拉機。
技術介紹
長期以來,我國大面積農田的犁、耙、耖整田作業,常用的履帶式拖拉機或輪式拖拉機馬カ大、體積大、轉彎半徑大、爬坡度小,面對廣大丘陵山區梯田、小塊農田或開墾荒地的犁、耙、耖整田作,完全無以為力;其它的手扶拖拉機或微型拖拉機,以人力操縱為主,必須年輕體壯勞力,且拖拉機耗油多污染大,整田作業效率較低;同時,還存在長期輪壓損壞土壤質量等問題,在全面廣泛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中,遇到了十分突出的技術與裝備缺乏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
技術介紹
的缺陷,經過潛心研發,提供ー種馬力充足、爬坡度大、轉彎半徑小與適合老年人、婦女操縱使用的,能夠完成水田地、潮濕地、旱田地的丘陵山區梯田、小塊農田或開墾荒地的犁、耙、耖整田作業,使用便捷的小型履帶式拖拉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所述的小型履帶拖拉機包括ー種小型履帶式拖拉機,包括柴油發動機、機架總成、張緊裝置、車架總成、駕駛座總成、電控系統、懸掛裝置、離合器總成、操縱裝置、傳動系統、行走機構、液壓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總成包括主離合器總成、腳踏主離合器總成和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和左右轉向離合成總成和照明裝置,電起動控制裝置分別與發電機總成和照明裝置電連接;所述操縱裝置包括左右轉向操縱總成和變速操縱桿,左右轉向操縱總成和變速操縱桿分別與左右轉向離合器和變速箱總成、通過連桿機構連接;所述傳動系統包括三角皮帶、三槽皮帶盤、皮帶盤總成、變速箱總成、末端傳動系統和中央傳動齒輪、三槽皮帶盤與柴油發動機輪軸相接、三角皮帶一端設置在三槽皮帶盤上、三角皮帶另一端通過主離合器總成與變速箱總成連接,變速箱總成再依次與末端傳動總成中央傳動齒輪連接;所述行走機構包括導向輪總成、支重輪總成和履帶板總成、履帶板總成通過履帶板依次與導向輪總成、支重輪總成連接;所述液壓循環系統包括液壓分配器總成、油箱油路總成、油缸總成和發動機油門操作總成;所述柴油發動機和懸掛裝置分別設置在機車總成和前部和尾部;所述變箱總成安裝在機架總成中軸線的后部,導向輪支重輪設置在車架總成上;所述主離合器、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左右轉向操作總成、駕駛座總成、變速操縱桿、電起動控制總成、發電機總成、液壓分配器總成、油箱油路總成集成設置在機架總成的中部;所述腳踏主離合器總成和發動機油門操作系統分別設置在左右轉向操縱總成的前方且兩邊;所述發電機總成和液壓分配器分別設置在駕駛座的兩邊、駕駛座設置在地板檔泥板總成上。所述的柴油發動機的水箱頂部設置了防濺水盒。所述的變速箱總成的箱體上設置了動カ輸出開ロ。所述的變速操縱桿分為主變速操縱桿和副變速操縱桿。所述的在主離合器總成和車架總成之間設置了阻斷泥水濺水器。所述的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的轉向箱體為抽屜形。所述的張緊裝置為密封抽插式結構。所述的導向輪總成和支重輪總成為密封防泥沙結構。本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構思新穎、結構合理、エ藝規范、體積輕巧、傳動可靠、運行平穩、操縱靈活、牽引力大、能耗較小、接地壓カ小、爬坡性能好、轉彎半徑小、故障率低、可以實現エ業化批量生產等效果。本技術在所述柴油機水箱ロ増加了防濺水盒,可以防止水箱水溫達100°C的高溫水,在爬大坡時潑向操縱人員的手臂傷人;在所述車架總成與主離合器總成之間設置了阻斷泥水濺水器,可以在水田犁、耙、耖作業過程中,突然出現的動力皮帶被濺射泥水污染;在所述的變速箱總成的箱體上設置了動カ輸出開ロ,直接由中央傳動齒輪(直齒輪)輸出動力,可以充分發揮主機動カ;所述的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的轉向箱體由現有撮箕形改為抽屜形,可以提高箱體強度、優化工藝;將所述的變速操作桿由現有的ー個操縱桿設計為ニ個即主操縱桿和副操縱桿,這樣操縱便為便捷、適合老年人和婦女操作,有利于推廣。本技術可以廣泛應用于廣大丘陵地區、水稻產區的梯田、小塊農田或開墾荒地的犁、耙、耖整田作業等領域。附圖說明圖I為小型履帶式拖拉機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ー步的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實施例一所述的ー種小型履帶式拖拉機,包括柴油發動機3、機架總成7、張緊裝置11、車架總成12、駕駛座總成17、電控系統、懸掛裝置22、離合器總成、操縱裝置、傳動系統、行走機構、液壓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總成包括主離合器總成5、腳踏主離合器總成6和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14和左右轉向離合成總成21和照明裝置,電起動控制總成19分別與發電機總成21和照明裝置電連接;所述操縱裝置包括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和變速操縱桿,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和變速操縱桿分別與左右轉向離合器14和變速箱總成13、通過連桿機構連接;所述傳動系統包括三角皮帶I、三槽皮帶盤2、皮帶盤總成20、變速箱總成13、末端傳動總成15和中央傳動齒輪、三槽皮帶盤2與柴油發動機3輪軸相接、三角皮帶I 一端設置在三槽皮帶盤2上、三角皮帶I另一端通過主離合器總成5與變速箱總成13連接,變速箱總成13再依次與末端傳動總成15和中央傳動齒輪連接;所述行走機構包括導向輪總成8、支重輪總成9和履帶板總成10、履帶板總成10通過履帶板依次與導向輪總成8、支重輪總成9連接;所述液壓循環系統包括液壓分配器總成23、油箱油路總成24、油缸總成25和發動機油門操作總成4 ;所述柴油發動機3和懸掛裝置22分別設置在機架總成7的前部和尾部;所述變箱總成13安裝在機架總成7中軸線的后部,導向輪8支重輪9設置在車架總成12上;所述主離合器5、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14、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駕駛座總成17、變速操縱桿、電起動控制總成19、發電機總成21、液壓分配器總成23、油箱油路總成24集成設置在機架總成7的中部;所述腳踏主離合器總成6和發動機油門操作系統4分別設置在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的前方的兩側;所述發電機總成21和液壓分配器23分別設置在駕駛座17的兩邊、駕駛座17設置在地板檔泥板總成18上。實施例ニ本實施例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柴油發動機3的水箱頂部設置了防濺水盒26。實施例三本實施例三與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變速箱總成13的箱體 上設置了動カ輸出開ロ 28。實施例四本實施例四與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變速操縱桿分為主變速操縱桿27-1和副變速操縱桿27-2。實施例五本實施例五與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在主離合器總成5和車架總成12之間設置了阻斷泥水濺水器31。實施例六本實施例六與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14的轉向箱體29為抽屜形。實施例七本實施例七與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張緊裝置11為密封抽插式結構30。實施例八本實施例八與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所述的導向輪總成8和支重輪總成9為密封防泥沙結構32。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技術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技術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技術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技術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屬于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木。權利要求1.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履帶式拖拉機,包括柴油發動機(3)、機架總成(7)、張緊裝置(11)、車架總成(12)、駕駛座總成(17)、電控系統、懸掛裝置(22)、離合器總成、操縱裝置、傳動系統、行走機構、液壓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離合器總成包括主離合器總成(5)、腳踏主離合器總成(6)和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14)和左右轉向離合成總成(21)和照明裝置,電起動控制總成(19)分別與發電機總成(21)和照明裝置電連接;所述操縱裝置包括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和變速操縱桿,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和變速操縱桿分別與左右轉向離合器(14)和變速箱總成(13)、通過連桿機構連接;所述傳動系統包括三角皮帶(1)、三槽皮帶盤(2)、皮帶盤總成(20)、變速箱總成(13)、末端傳動總成(15)和中央傳動齒輪、三槽皮帶盤(2)與柴油發動機(3)輪軸相接、三角皮帶(1)一端設置在三槽皮帶盤(2)上、三角皮帶(1)另一端通過主離合器總成(5)與變速箱總成(13)連接,變速箱總成(13)再依次與末端傳動總成(15)中央傳動齒輪連接;所述行走機構包括導向輪總成(8)、支重輪總成(9)和履帶板總成(10)、履帶板總成(10)通過履帶板依次與導向輪總成(8)、支重輪總成(9)連接;所述液壓循環系統包括液壓分配器總成(23)、油箱油路總成(24)、油缸總成(25)和發動機油門操作總成(4);所述柴油發動機(3)和懸掛裝置(22)分別設置在機架總成(7)的前部和尾部;所述變箱總成(13)安裝在機架總成(7)中軸線的后部,導向輪(8)支重輪(9)設置在車架總成(12)上;所述主離合器(5)、左右轉向離合器總成(14)、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駕駛座總成(17)、變速操縱桿、電起動控制總成(19)、發電機總成(21)、液壓分配器總成(23)、油箱油路總成(24)集成設?置在機架總成(7)的中部;所述腳踏主離合器總成(6)和發動機油門操作總成(4)分別設置在左右轉向操縱總成(16)的前方的兩側;所述發電機總成(21)和液壓分配器(23)分別設置在駕駛座(17)的兩邊、駕駛座(17)設置在地板檔泥板總成(18)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海堂,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市武昌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