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特征是:鋼板坯料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兩斜邊平行,上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上邊平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下邊平行;等腰梯形的兩底角β的角度為60—80度,兩頂角α的角度為180度-β。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于形成背門外板鋼板坯料產生的廢料較少,因而,能夠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省去了后續加工將矩形坯料進行單體落料的步驟,減少了制造工序和控制環節,提高了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精度和質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部件,具體涉及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與自然資源有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人們對汽車零部件材料利用率越來越重視,提高材料利用率已成為汽車行業的降低成本,推動節能環保的重要手段。微型汽車的背門外板是白車身的大型覆蓋件,背門外板的自身重量大,其展開形狀的上部呈等腰梯形、下部呈矩形。常見汽車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為矩形,制造零件時,將鋼卷橫剪逐個得到矩形料塊,然后用沖模通過單體落料工序制成近似汽車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件,最后再精沖成所需汽車微型汽車背門外板。存在的技術問題是,其鋼板坯 料為矩形,成型時需要去掉多余的材料,產生的廢料多,材料利用率低,成本較高。此外,需要將矩形料先從鋼卷上橫剪,然后單體落料成近似零件,再精沖成所需零件,制造方法的工序較多,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它能夠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節約原材料,降低成本。本技術所述的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特征是鋼板坯料(I)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兩斜邊平行,上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上邊平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下邊平行;等腰梯形的兩底角β的角度為60— 80度,兩頂角Ct的角度為180度一β。所述的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特征是所述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兩斜邊的平行間距為40— 50mm ;所述等腰梯形的上邊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O的上邊和下邊平行間距為50— 60mm。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由于形成背門外板鋼板坯料產生的廢料較少,因而,能夠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省去了后續加工將矩形坯料進行單體落料的步驟,減少了制造工序和控制環節,提高了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精度和質量。附圖說明圖I是微型汽車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與微型汽車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關系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加工方式示意圖;圖5是現有的矩形坯料與微型汽車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關系示意圖;圖6是現有矩形坯料加工方式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參見圖1,現有的微型汽車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上部呈等腰梯形、下部呈矩形,本技術最終產品的展開形狀與其相同。參見圖2和圖3所示的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鋼板坯料I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一 I的兩斜邊平行,上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一 I的上邊平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一 I的下邊平行;等腰梯形的兩底角β的角度為60— 80度,兩頂角α的角度為180度一β。進一步,所述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一 I的兩斜邊的平行間距為40— 50mm ;所述等腰梯形的上邊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一 I的上邊和下邊平行間距為 50— 60mm。 圖3中的陰影部分為零件的展開形狀,相比于矩形結構坯料,本技術的各邊更接近于零件展開有效面的邊緣,提升了零件的材料利用率,減少了廢料的產生。參見圖4,本技術所述的微型汽車背門外板鋼板坯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驟(I)在開卷落料線上,用可調角度的擺剪落料刀替換橫切落料刀。參見圖5所示,在卷料開卷傳送過程中,行至長度W時,橫剪刀口調整為與水平方向夾角α,進行一次剪切;(2)行至長度I時,橫剪刀口調整為與水平方向夾角β,進行一次剪切,制成本技術;反復交替進行以上兩個步驟,可實現連續在線加工。本技術開是在卷料開卷傳送過程中,行至長度W時,橫剪刀口調整為與水平方向夾角α,進行一次剪切;行至長度I時,橫剪刀口調整為與水平方向夾角β,進行一次剪切,制成本技術;反復交替進行以上兩個步驟,可實現連續在線加工。參見圖5和圖6。對比現有的矩形坯料4橫切,本技術落料時的材料利用率高;按每張材料計算,本技術比現有技術節省的材料面積為圖6中的區域2與區域3之和。而且,本技術用于生產零件時,不再進行單體落料工序,簡化了工藝,提升了零件精度及質量。權利要求1.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特征是鋼板坯料(I)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兩斜邊平行,上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上邊平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下邊平行;等腰梯形的兩底角β的角度為60— 80度,兩頂角α的角度為180度一β。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特征是所述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兩斜邊的平行間距為40— 50mm ;所述等腰梯形的上邊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I - I)的上邊和下邊平行間距為50— 60mm。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特征是鋼板坯料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兩斜邊平行,上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上邊平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的下邊平行;等腰梯形的兩底角β的角度為60—80度,兩頂角α的角度為180度-β。本技術由于形成背門外板鋼板坯料產生的廢料較少,因而,能夠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成本;省去了后續加工將矩形坯料進行單體落料的步驟,減少了制造工序和控制環節,提高了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精度和質量。文檔編號B60J5/10GK202623875SQ20122031200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30日專利技術者何平, 陳浩銘, 項正波, 羅影, 王輝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型汽車背門外板的鋼板坯料,其特征是:鋼板坯料(1)呈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兩腰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1-1)的兩斜邊平行,上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1-1)的上邊平行,下邊與背門外板展開形狀(1-1)的下邊平行;等腰梯形的兩底角β的角度為60—80度,兩頂角α的角度為180度-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平,陳浩銘,項正波,羅影,王輝,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