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廢液收納體及液體消耗裝置,該廢液收納體(31)以能夠拆裝的方式安裝于具有裝置側連接端子(53)及板簧(54)的廢液收納體安裝部(32),廢液收納體(31)具備:收納廢液的廢液收納室(63);配置成隔著廢液收納室(63)相對置的第一壁部(76)和第二壁部(77);收納體側連接端子(69),該收納體側連接端子(69)設置于第二壁部(77)的外表面,在向廢液收納體安裝部(32)安裝時與裝置側連接端子(53)接觸;以及設置于第一壁部(76)的定位突起(66),該定位突起(66)用于承受板簧(54)從第一壁部(76)側向第二壁部(77)側施加的作用力。(*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用于收納例如廢墨等廢液的廢液收納體、以及具備該廢液收納體的液體消耗裝置。技術背景 作為通過對紙張等對象物噴射液體而消耗液體的液體消耗裝置,周知有噴墨式打印機。以往,這樣的打印機中存在具備廢墨箱(廢液收納體)的結構,該廢墨箱用于收納從噴射油墨的液體噴頭排出的廢墨(廢液)(例如,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的廢墨箱通過從設置于筐體的正面側的安裝口插入而安裝于設置在筐體內的收納室。并且,在收納室的內側設置有對廢墨箱向前方施力的螺旋彈簧,并在收納室的安裝口側的底部設置有將廢墨箱卡止的卡止階梯部,以限制廢墨箱向前方的移動。進而,廢墨箱被螺旋彈簧按壓于卡止階梯部,以此將廢墨箱定位成無法向前后方向移動。并且形成為在專利文獻I的廢墨箱設置電路基板的連接端子(收納體側連接端子),當安裝廢墨箱時,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與設置于收納室的裝置側連接端子接觸。進而形成為在連接端子互相適宜地接觸的連接狀態下,在廢墨箱的電路基板與打印機的控制裝置之間發送接收關于廢墨的各種信息(例如,與廢墨箱的使用開始日、清潔的執行次數、廢墨的排出量累計值等相關的信息)。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9-269204號公報然而,在專利文獻I中,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與裝置側連接端子被配置成在進行廢墨箱的安裝時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并且,雖然廢墨箱在安裝時被螺旋彈簧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但卻未被在左右方向上定位。因此,有可能在安裝廢墨箱時,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與裝置側連接端子的分離距離發生變化,從而產生接觸不良。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在安裝時使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與裝置側連接端子適宜地接觸的廢液收納體以及液體消耗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以能夠拆裝的方式安裝于具有裝置側連接端子及定位用施力部件的廢液收納體安裝部,該廢液收納體具備收納廢液的廢液收納室;第一壁部與第二壁部,該第一壁部與第二壁部配置成隔著所述廢液收納室相對置;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該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設置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外表面,在向所述廢液收納體安裝部安裝時與所述裝置側連接端子接觸;以及受力部,該受力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壁部,用于承受所述定位用施力部件從所述第一壁部側向所述第二壁部側施加的作用力。根據該結構,由于第一壁部位于隔著廢液收納室與第二壁部相對置的位置,因此設置于第二壁部的收納體側連接端子因設置于第一壁部的受力部受到朝向第二壁部側的作用力而被朝裝置側連接端子側施力。因此,能夠在向廢液收納體安裝部安裝時使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與裝置側連接端子適宜地接觸。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是沿著所述廢液收納體相對于所述廢液收納體安裝部插入的方向延伸的側壁。根據該結構,由于形成為定位用施力部件從沿插入方向延伸的側壁亦即第一壁部側向第二壁部對廢液收納體施力的形態,因此與定位用施力部件對廢液收納體朝成為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取出方向施力的情況相比,能夠降低將廢液收納體插入時的載荷。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受力部包括從所述第一壁部的外表面沿水平方向突出設置的定位突起。根據該結構,由于受力部包括定位突起,因此與受力部由平面構成的情況相比,更 能對承受作用力的位置進行限定,從而能夠以更高的精度定位。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定位用施力部件是具有沿著所述插入方向延伸的延設部、和在該延設部的前端側朝向所述裝置側連接端子側彎曲的彎曲部的板簧,另一方面,所述定位突起具有從所述第一壁部朝向突出設置方向的頂部延伸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位于近前側的所述第二側面在相對于所述廢液收納體裝配部裝配時與所述定位用施力部件的所述彎曲部卡合。根據該結構,當安裝廢液收納體時定位突起的第二側面與定位用施力部件的彎曲部卡合,由此廢液收納體被定位用施力部件限制向作為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取出方向的移動。因此,利用定位用施力部件和定位突起能夠進行廢液收納體在插入方向上的定位。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廢液收納室由向上方開口的收納凹部、和覆蓋所述開口的廢液收納體罩包圍形成,所述受力部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壁部的下部。根據該結構,由于受力部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第一壁部的下部,該第一壁部的靠近底部的位置的剛性高于設置有開口的上部,因此能夠抑制受到作用力時第一壁部的變形。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收納體側連接端子和所述受力部被配置成沿著與相對于所述廢液收納體安裝部插入的方向交叉的寬度方向排列。根據該結構,由于收納體側連接端子和受力部配置成沿著寬度方向排列,因此能夠抑制由定位用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引起的廢液收納體的傾斜,并能夠對收納體側連接端子向裝置側連接端子側施力。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內表面從與所述受力部對應的位置,向所述第二壁部側突出設置有加強用凸緣。根據該結構,由于在第一壁部的內表面從與受力部對應的位置向第二壁部側突出設置有加強用凸緣,因此能夠抑制受到作用力時的第二壁部的變形。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液體消耗裝置具備消耗液體的液體消耗部;廢液收納體,該廢液收納體具有用于收納從所述液體消耗部排出的廢液的廢液收納室及收納體側連接端子;廢液收納體安裝部,該廢液收納體安裝部供所述廢液收納體以能夠拆裝的方式安裝;裝置側連接端子,該裝置側連接端子以安裝所述廢液收納體時與所述收納體側連接端子接觸的方式設置于所述廢液收納體安裝部;以及定位用施力部件,該定位用施力部件以安裝所述廢液收納體時對所述廢液收納體向所述裝置側連接端子側施力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廢液收納體安裝部。根據該結構,由于定位用施力部件對安裝后的廢液收納體向裝置側連接端子側施力,因此設置于廢液收納體的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被向裝置側連接端子側施力。因此,能夠在安裝廢液收納體時使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與裝置側連接端子適宜地接觸。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形成為能夠相對于具備排出廢液的排出部的裝置拆裝,并能夠在相對于所述裝置的安裝狀態下容納從所述排出部排出的所述廢液,該廢液收納體具備突出部,該突出部從所述廢液收納體的側壁突出,在相對于所述裝置的安裝狀態下配置在比設置于所述裝置的弓I導部更靠鉛垂方向下側。根據該結構,由于廢液收納體的突出部以滑動的方式與引導部卡合并且廢液收納體從安裝口插入,因此廢液收納體在從插入安裝口后到安裝完畢的期間內不會卡掛于安裝 口。因此,能夠抑制因安裝時卡掛于安裝口而產生的載荷或安裝不良的情況。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突出部在相對于所述裝置的安裝狀態下配置在設置于所述裝置的限制部與所述引導部之間。根據該結構,借助突出部在裝置側(液體消耗裝置側)的引導部與限制部之間滑動,由此限制向上下方向的移動。因此,對于廢液收納體,能夠抑制向裝置安裝時所產生的上下方向的傾斜。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突出部沿著向所述裝置安裝的方向延伸。根據該結構,由于安裝時液體收納體被沿著安裝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引導,因此液體收納體從安裝口沿安裝方向順暢地插入而進行安裝。在本技術的廢液收納體中,所述突出部從所述廢液收納體的沿著所述安裝方向的側壁突出。根據該結構,由于突出部在與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設置,因此能夠抑制安裝時從安裝口安裝的廢液收納體在與安裝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廢液收納體,其特征在于,該廢液收納體以能夠拆裝的方式安裝于具有裝置側連接端子及定位用施力部件的廢液收納體安裝部,該廢液收納體具備:收納廢液的廢液收納室;第一壁部與第二壁部,該第一壁部與第二壁部配置成隔著所述廢液收納室相對置;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該收納體側連接端子設置于所述第二壁部的外表面,在向所述廢液收納體安裝部安裝時與所述裝置側連接端子接觸;以及受力部,該受力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壁部,用于承受所述定位用施力部件從所述第一壁部側向所述第二壁部側施加的作用力。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原田秀平,中田將范,山本泰祐,
申請(專利權)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