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包括磨床,磨床包括帶動工件轉動的導輪、磨削工件的砂輪及安裝在導輪和砂輪下方的工件支板,所述的導輪與砂輪分別通過一根回轉軸安裝在磨床上,兩根回轉軸平行;所述的導輪、砂輪與工件支板形成加工工位,所述的加工工位斜上方安裝有輸料槽,所述的輸料槽的出料口位于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所述的輸料槽入料口與一入料裝置連接;所述的入料裝置主要由支架、兩根平行設置在支架上的轉軸、調節轉軸之間位置的把手及帶動轉軸轉動的動力裝置組成。實現了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功能,減少了勞動力,并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球軸承磨外圓的機械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
技術介紹
自動球軸承即為自動調心球軸承,其軸承的外圈軌道面呈與軸承中心點一致的球面,內圈具有雙列軌道。外圈軌道加工成球面,使內圈與珠子的組合能在外圈內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傾斜,即所謂的自動調心性能。因此可自動調整軸和軸承箱因加工、安裝不當而產生的軸心偏移。自動球軸承加工過程中外圓的打磨是關鍵步驟,其決定了軸承的性能與壽命。由 于其精密度標準高,一般采用外圓無心磨床利用高速旋轉的砂輪對軸承工件的外圓進行磨削加工,使軸承的外圓達到要求的標準。無心磨床采用無心夾持,加工的工件放在砂輪和導輪之間,由托板和導輪支承。一般加工軸承的外圓的無心磨床都是采購現成的配套的無心磨床機械,但由于無心磨床是統一研制生產的,其在實際操作中存在許多的不便。因工件在磨削時僅在工位上做旋轉磨削運動,其工件的上下料需要人工手動去上料,即在加工開始前操作工將工件放在導輪和工件支板組成的工位上,然后導輪進給,對工件進行磨削。當磨削完成后,再放一個工件到工位上。這種人工手動上下料浪費了勞動資源、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要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加工的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這種裝置安裝在無心磨床上,實現了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功能,減少了勞動力,并提高了生產效率。為了達到上述效果,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帶動工件轉動的導輪、磨削工件的砂輪及安裝在導輪和砂輪下方的工件支板,所述的導輪與砂輪分別通過一根回轉軸安裝在磨床上,兩根回轉軸平行;所述的導輪、砂輪與工件支板形成加工工位,所述的加工工位斜上方安裝有輸料槽,所述的輸料槽的出料口位于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所述的輸料槽入料口與一入料裝置連接。所述的入料裝置主要由支架、兩根平行設置在支架上的轉軸、調節轉軸之間位置的把手及帶動轉軸轉動的動力裝置組成。入料裝置還包括擋板,擋板與所述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的擋板固設在所述支架一端、兩根轉軸之間,用于阻擋工件傾斜或滑落。根據無心磨床的加工速率,擋板進行開啟,當無心磨床加工完一個工件時,擋板平倒,工件借助入料裝置的動力裝置提供的動力向傾斜的輸料槽滑落,進入加工工位進行加工,擋板又豎起擋位下面的工件滑落入輸送槽。當前一個工件加工完成時,又重復上述運動,實現了自動上料的目的。所述的動力裝置是為轉軸轉動提供動力支持的,可以是電機、汽缸或液壓裝置。本技術的動力裝置的功率是可調整的,即可以根據無心磨床磨削工件的速度來進行調節轉軸的轉動速度,進而調整了工件進料的速度。所述的兩根轉軸為相向運動,推動放置其間的工件向前運動。本技術采用簡單的機械構件組成可實現自動上料的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通過在加工工位斜上方加設一個由支架、兩根平行設置在支架上的轉軸、調節轉軸之間位置的把手及帶動轉軸轉動的動力裝置組成的自動上料裝置,就可實現自動上料功能。通過調節動力裝置的轉速來調整兩根轉軸的相對運動速度,轉軸的相對運動帶動放置在其上面的自動球軸承的向前移動,當無心磨床加工完一個工件時,與動力裝置連接的擋板在動力作用下平倒,工件借助入料裝置的動力裝置提供的動力向傾斜的輸料槽滑落,進入加工工位進行加工,擋板又豎起擋位下面的工件滑落入輸送槽。當前一個工件加工完成時,又重復上述運動,從而實現了無間斷地加工,實現了自動上料的目的。節省的人力成本,還提高了生產效率。調節機架上的把手,可心調節兩根相對運動轉軸間的相對位置,從而實現對不同規格的自動球軸承進行自動上料,節約了設備與成本?!ひ韵陆Y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是本技術自動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本技術的入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輸料槽,2-自動球軸承,3-入料裝置,31-支架,32-把手,33-轉軸,34-擋板,35-動力裝置,4-砂輪,5-工件支板,6-加工工位,7-導輪。具體實施方式圖I所示的是本技術自動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所有的零部件均直接或間接地安裝在磨床上。本實施例包括帶動工件轉動的導輪7、磨削工件的砂輪4及安裝在導輪和砂輪下方的工件支板5,所述的導輪7與砂輪4分別通過一根回轉軸安裝在磨床上,兩根回轉軸平行;所述的導輪、砂輪與工件支板形成加工工位6,所述的加工工位斜上方安裝有輸料槽I,所述的輸料槽的出料口位于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所述的輸料槽入料口與一入料裝置3連接;所述的入料裝置主要由支架、兩根平行設置在支架上的轉軸、調節轉軸之間位置的把手及帶動轉軸轉動的動力裝置組成;支架一端、兩根轉軸之間設有擋板34,擋板34與所述的動力裝置連接。工件自動球軸承2位于兩根轉軸之間,轉軸的相向運動帶動工件向前運動,通過擋板滑落入輸料槽中。如圖2是本本技術的入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入料裝置3主要由支架31、兩根平行設置在支架上的轉軸33、調節轉軸之間位置的把手32及帶動轉軸轉動的動力裝置35組成;支架31的一端、兩根轉軸33之間設有擋板34,擋板34與所述的動力裝置35連接。上述的動力裝置是為轉軸轉動提供動力支持的,可以是電機、汽缸或液壓裝置等動力裝置。工作時,通過調節動力裝置的轉速來調整兩根轉軸的相對運動速度,轉軸的相對運動帶動放置在其上面的自動球軸承的向前移動,當無心磨床加工完一個工件時,與動力裝置連接的擋板在動力作用下平倒,工件借助入料裝置的動力裝置提供的動力向傾斜的輸料槽滑落,進入加工工位進行加工,擋板又豎起擋位下面的工件滑落入輸送槽。當前一個工件加工完成時,又重復上述運動,從而實現了無間斷地加工,實現了自動上料的目的。節省的人力成本,還提高了生產效率。調節機架上的把手,可心調節兩根相對運動轉軸間的相對位置,從而實現對不同規格的自動球軸承進行自動上料,節約了設備與成本。以上實施例并非僅限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所有基于本技術的基本思想而進行修改或變動的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帶動工件轉動的導輪、磨削工件的砂輪及安裝在導輪和砂輪下方的工件支板,所述的導輪與砂輪分別通過一根回轉軸安裝在磨床上,兩根回轉軸平行;所述的導輪、砂輪與工件支板形成加工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位斜上方安裝有輸料槽,所述的輸料槽的出料口位于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所述的輸料槽入料口與一入料裝置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裝置主要由支架、兩根平行設置在支架上的轉軸、調節轉軸之間位置的把手及帶動轉軸轉動的動力裝置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料裝置還包括擋板,擋板與所述的動力裝置連接,所述的擋板固設在所述支架一端、兩根轉軸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根轉軸為相向運動。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力裝置為電機、汽缸或液壓裝置。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自動球軸承外圓無心磨床的自動上料裝置,包括帶動工件轉動的導輪、磨削工件的砂輪及安裝在導輪和砂輪下方的工件支板,所述的導輪與砂輪分別通過一根回轉軸安裝在磨床上,兩根回轉軸平行;所述的導輪、砂輪與工件支板形成加工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位斜上方安裝有輸料槽,所述的輸料槽的出料口位于加工工位的正上方,所述的輸料槽入料口與一入料裝置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學江,
申請(專利權)人:黃山邁瑞機械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