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關于一種截癱行走器其包括:髖關節組件,膝關節組件,背板,背纜,上肢條,胸帶,足托;其中髖關節組件的下部同膝關節組件的上部緊固連接;膝關節組件的下部固定連接有足托;髖關節組件的上部同上肢條緊固連接;在上肢條的上部固定設置有胸帶,在上肢條的中部還固定設置有腰帶,通過胸帶和腰帶將截癱行走器束緊在患者的胸部和腰部;其中髖關節組件的中上部固定連接背板的兩端,髖關節組件的中部固定連接背纜的兩端,該背纜還通過卡子固定在背板的兩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截癱行走器的膝關節組件的外側設置有小氣缸,可以輔助患者站立起來,或者起到延時阻尼的作用,防止患者意外摔倒,造成二次傷害。(*該技術在202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助力站立行走的人體外在的機械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因脊髓損傷及一切下肢肌力喪失導致截癱的患者,用來站立及行走的支具;它可視為一種外在的骨骼系統,用以支撐身體,將身體殘余動能轉換為向前的動力的截癱行走器。
技術介紹
本技術涉及一種往復式助力站立行走的人體外在的機械裝置,適用于因脊髓損傷及一切下肢肌力喪失導致截癱的患者,用來站立及行走的支具。它可視為一種外在的骨骼系統,用以支撐身體,將身體殘余動能轉換為向前的動力,特別適合用于一切下肢肌力重度喪失的患者。目前,社會上一些全癱或高位截癱患者,長期靠輪椅生活,給他們帶來很多不便和痛苦,他們很想像正常人一樣的站立和行走;本技術設計一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輕·便的外在機械系統作為骨骼系統,使他們部分生活能夠自理,能夠去接觸社會完成一些社會活動,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務勞動,同時還可使患者的生理系統正常運作;由于能夠站立和行走才能使患者自身各個系統正常工作,例如減少泌尿系統的感染、增加消化系統活動等等。患者還需要可以正常著裝、穿戴方便、稍加知道和訓練就能使用站立行走支具。社會上推出過一些類型的支具,一般情況下大多的支具結構或簡或復雜,但均以能夠站立為目的,實現不了行走;或者有的可以勉強行走,但其結構龐大笨重,使患者更加行動不便。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站立行走支具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站立行走支具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的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有鑒于上述現有的站立行走支具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并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截癱行走器,能夠改進一般現有的站立行走支具,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站立行走支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截癱行走器,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輕便的外在機械系統作為骨骼系統,使患者可以正常著裝、穿戴方便、稍加訓練就能使用的新型站立行走支具。從而更加適于實用,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本技術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截癱行走器,包括髖關節組件,膝關節組件,背板,背纜,上肢條,胸帶,足托;其中髖關節組件的下部同膝關節組件的上部緊固連接;膝關節組件的下部固定連接有足托;髖關節組件的上部同上肢條緊固連接;在上肢條的上部固定設置有胸帶,在上肢條的中部還固定設置有腰帶,通過胸帶和腰帶將截癱行走器束緊在患者的胸部和腰部;其中髖關節組件的中上部固定連接背板的兩端,髖關節組件的中部固定連接背纜的兩端,該背纜還通過卡子固定在背板的兩側。本技術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截癱行走器,其中所述的髖關節組件包括有髖關節上部,髖關節下部,擺動片,軸承,軸,鎖緊機構;其中髖關節上部為方形板狀結構,其一端為半圓形,在半圓形中心處開設有通孔,通孔的兩側端面,開設有圓形凹槽,其中設置軸承;擺動片為一橢圓狀平板,在其大圓弧一側的平面上開設有通孔,在通孔一側開設有圓形凹槽,其中設置軸承,在擺動片的底部開設有一卡槽;其中髖關節下部的上端部,設置有一方型插口,上述髖關節下部、擺動片與軸承組裝后,設置在上述方形插口中,與插口兩側面呈滑動配合;在方形插口的兩側面上還開設有通孔,軸依次穿設在髖關節上部,髖關節下部,擺動片,軸承的通孔中,組裝成為一體;在方形插口的底部中心處設有髖關節鎖緊機構。前述的截癱行走器,其中所述的鎖緊機構包括有芯鎖,彈簧,開關柱;在芯鎖底部設置有彈簧將芯鎖彈起同擺動片上的卡槽卡合;在芯鎖的側面固定設有開關柱。前述的截癱行走器,其中所述的膝關節組件包括有鎖體,鎖芯,鎖桿,上連接條,下連接條,關節軸;其中鎖芯的頭部為圓形,其中心設有一通孔,在其前端設有一卡口,鎖桿的端部卡合在該卡口處,鎖芯的后部設有插槽與上連接條緊固連接;其中鎖體的側面設有一通孔,在其前端設有插槽,鎖芯的頭部插在該插槽中,并通過關節軸連接,呈滑動配合;鎖體的后端也設有一插槽,下連接條與該插槽緊固連接,在該鎖體還設置有壓簧,該壓簧頂住鎖桿,使鎖桿同鎖芯上的卡口靠緊。前述的截癱行走器,其中所述的背纜為多股復合鋼絲結構,其兩端固定設置有金屬連接頭,該金屬連接頭為螺紋結構;在多股復合鋼絲的外表面套設有橡膠保護套,在保護套的兩端設置有卡箍,該卡箍用于限定金屬連接頭的活動范圍,與人體行走的步幅相配合。前述的截癱行走器,其中所述的軸承采用端面推力滾針軸承。前述的截癱行走器,其中所述的膝關節組件的外側設置有氣動元件,例如小氣缸;該小氣缸的一端與上連接條樞轉連接,其另一端與下連接條樞轉連接。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為了達到前述專利技術目的,本技術的主要
技術實現思路
如下本技術是關于一種截癱行走器其包括髖關節組件,膝關節組件,背板,背纜,上肢條,胸帶,足托;其中髖關節組件的下部同膝關節組件的上部緊固連接;膝關節組件的下部固定連接有足托;髖關節組件的上部同上肢條緊固連接;在上肢條的上部固定設置有胸帶,在上肢條的中部還固定設置有腰帶,通過胸帶和腰帶將截癱行走器束緊在患者的胸部和腰部;其中髖關節組件的中上部固定連接背板的兩端,髖關節組件的中部固定連接背纜的兩端,該背纜還通過卡子固定在背板的兩側。本技術截癱行走器安全可靠,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安裝方便,便于穿戴,經過短期培訓,患者即可實現站立和行走,使患者部分生活能夠自理,去接觸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截癱行走器至少具有下列優點I.本技術截癱行走器使用方便,安全可靠。2.本技術截癱行走器輕便的外在機械系統作為骨骼系統,使患者部分生活能夠自理,能夠去接觸社會完成一些社會活動,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務勞動,同時還可使患者的生理系統正常運作;3.本技術截癱行走器安裝方便,便于穿戴,經過短期培訓,患者即可實現站立和行走。4.本技術截癱行走器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適宜普及推廣,造福廣大截癱患者。5.本技術截癱行走器的膝關節組件的外側設置有小氣缸;當患者從坐著的姿態要站立起來的時候,小氣缸的張力可以輔助患者站立起來;當患者從站立的姿態要坐下來的時候,小氣缸的張力可以起到延時阻尼的作用,防止患者突然地跌坐在椅子上,甚至意外摔倒,造成二次傷害。綜上所述,本技術特殊結構的截癱行走器,其具有上述諸多 的優點及實用價值,并在同類產品中未見有類似的結構設計公開發表或使用而確屬創新,其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且較現有的站立行走支具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而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截癱行走器,包括:髖關節組件(1),膝關節組件(2),背板(3),背纜(4),上肢條(5),胸帶(6),足托(7);其特征在于:其中髖關節組件(1)的下部同膝關節組件(2)的上部緊固連接;膝關節組件(2)的下部固定連接有足托(7);髖關節組件(1)的上部同上肢條(5)緊固連接;在上肢條(5)的上部固定設置有胸帶(6),在上肢條(5)的中部還固定設置有腰帶,通過胸帶(6)和腰帶將截癱行走器束緊在患者的胸部和腰部;其中髖關節組件(1)的中上部固定連接背板(3)的兩端,髖關節組件(1)的中部固定連接背纜(4)的兩端,該背纜(4)還通過卡子固定在背板(3)的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申義,侯力剛,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惠慈假肢醫療用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