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多功能夾克,包括本體,其由左、右前襟及與二者相連接的后背部及左、右衣袖組成;在左、右前襟上設有第一拉鏈,右前襟上設有用于遮擋第一拉鏈的第一飛門,本體頂部設有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第一帽體,還包括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孕婦兜及嬰兒兜,在孕婦兜的兩側邊上分別設有可與第一拉鏈相結合的第二拉鏈。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多種功能,使用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服裝,具體是指一種可適用于孕婦及嬰兒的多功能夾克。
技術介紹
目前,無論是夾克還是孕婦裝,以及攜帶嬰兒的服裝都很多,但都自成體系。I、市場上所售的孕婦裝,隨著女人懷孕月份的增加,孕婦裝的尺碼都會變得不合適;且女人生完孩子以后,都不能繼續使用;2、市場上所售的普通夾克,女人懷孕以后,伴隨腹部不斷膨脹,夾克都不能繼續使用;3、不能做到母子連體,并行動自如,市場上所售帶嬰產品以嬰兒車等因嬰兒替代工具為主會導致不能及時讓母親感知嬰兒狀況;很多發燒、風寒不能及時發覺,導致嬰兒得不到貼心的照顧。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原因,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夾克,其上可設置可分離的嬰兒兜及孕婦兜,不僅適用于普通人,也可適用于孕婦及攜帶嬰兒。一種多功能夾克,包括本體,其由左、右前襟及與二者相連接的后背部及左、右衣袖組成;在左、右前襟上設有第一拉鏈,右前襟上設有用于遮擋第一拉鏈的第一飛門,本體頂部設有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第一帽體,還包括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孕婦兜及嬰兒兜,在孕婦兜的兩側邊上分別設有可與第一拉鏈相結合的第二拉鏈。進一步,所述后背部沿縱向分為左、右兩部分,且左、右兩部分采用第三拉鏈連接,在左側部分邊緣處設有第二飛門,用于遮擋第三拉鏈。所述嬰兒兜的兩側邊緣處設有可與第一拉鏈、第三拉鏈分離連接的第四拉鏈,SP嬰兒兜可與后背部或左、右前襟可分離連接。所述嬰兒兜的頂部設有與嬰兒兜分離連接的第二帽體。所述嬰兒兜頂部設有調節部,所述調節部的底端與嬰兒兜一體成型,其兩側邊緣通過拉鏈與嬰兒兜可分離連接。所述孕婦兜的右側邊緣設有第三飛門。所述嬰兒兜的一側邊緣上設有第四飛門,當嬰兒兜與左、右前襟或后背部連接時,第四飛門與第一飛門或第二飛門不相干涉。有益技術效果本技術主要由夾克、孕婦兜、嬰兒兜三部分組成,其中夾克、嬰兒兜設計有頭戴帽主要是用于母嬰在室外空間防風、防水、防日曬等用途,夾克前后分別設計有拉鏈和飛門,對應的孕婦兜、嬰兒兜兩側也分別設計有拉鏈和飛門,設計飛門的作用是當夾克拉鏈和嬰兒兜(孕婦兜)飛門連接或對等連接時,飛門可以遮住拉鏈使服裝整體美觀。夾克、孕婦兜、嬰兒兜外層是選用防水透氣面料,內層主要是以適宜母嬰皮膚的棉制面料,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濕,透氣,絕緣,防風,保暖等;孕婦兜設計根據母體形體設有不同型號款式和防輻射材料功能等;嬰兒兜的設計是根據初生嬰兒的體型設計,讓嬰兒在母體前后自然舒適,并且能防止滑落等功能。同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多種功能,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夾克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嬰兒兜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孕婦兜的主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嬰兒兜與夾克后背部結合的主視圖;圖5為本技術的嬰兒兜與夾克后背部結合攜帶嬰兒的參考圖;圖6為本技術的嬰兒兜與夾克左、右前襟相結合的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I所示,夾克本體由左、右前襟1、2及與二者相連接的后背部3及左、右衣袖4、5組成;在左、右前襟1、2上設有第一拉鏈6,右前襟2上設有用于遮擋第一拉鏈6的第一飛門101,本體頂部設有與本體可分尚連接的第一帽體7。所述后背部3沿縱向分為左、右兩部分,且左、右兩部分采用第三拉鏈8連接,在左側部分邊緣處設有第二飛門301,用于遮擋第三拉鏈8,如圖4所示。如圖2所示,嬰兒兜9的兩側邊緣處設有可與第一拉鏈6、第三拉鏈8分離連接的第四拉鏈10 ;嬰兒兜9的頂部設有與嬰兒兜分離連接的第二帽體11,便于在攜帶嬰兒時遮擋嬰兒的頭部;嬰兒兜9頂部還設有調節部901,所述調節部901的底端與嬰兒兜9 一體成型,其兩側邊緣通過拉鏈與嬰兒兜9可分離連接,需要將嬰兒放入嬰兒兜時,可將兩側的拉鏈拉開,方便放入嬰兒,放好后,將兩側的拉鏈拉好,用于將嬰兒束緊在夾克本體上;所述嬰兒兜9的一側邊緣上設有第四飛門902,當嬰兒兜9與左、右前襟1、2或后背部3連接時,第四飛門902與第一飛門101或第二飛門301不相干涉。如圖4、5所示,嬰兒兜9可以通過其上的第四拉鏈10與后背部3上的第三拉鏈8進行結合,從而將嬰兒攜帶于背后,便于攜帶嬰兒者處理一些簡單的事務。如圖6所示,嬰兒兜9可以通過其上的第四拉鏈10與設于左、右前襟1、2上的第一拉鏈6進行結合,從而將嬰兒攜帶于前邊,有利于更好的照看嬰兒。如圖3所示,孕婦兜12的兩側邊上分別設有可與第一拉鏈6相結合的第二拉鏈13,所述孕婦兜的右側邊緣設有第三飛門1201。在第一、二、三、四飛門的內表面上分別設有魔術貼,在與上述飛門貼合的表面上則設有對應的魔術貼。所述的第一、二、三、四拉鏈均采用相同規格拉鏈,便于孕婦兜12、嬰兒兜9與夾克本體相結合。夾克本體不僅可作為普通衣服使用,也可作為孕婦服裝,使用時,只需根據不同孕婦體形更換不同的孕婦兜9即可,同一個孕婦使用時,也可以備一些不同規格的孕婦兜,在不同的月份使用。孕婦兜的安裝非常簡單,只需要將第二拉鏈13分別與第一拉鏈6分解結合即可。需要攜帶嬰兒時,可以通過第四拉鏈將嬰兒兜9與設于左、右前襟1、2上的第一拉鏈6進行結合或者與后背部3上的第三拉鏈8進行結合,從而將嬰兒攜帶于背后。 雖然通過實施例描繪了本專利技術創造,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道,本專利技術有許多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權利要求包括這些變形和變化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夾克,包括本體,其由左、右前襟及與二者相連接的后背部及左、右衣袖組成;在左、右前襟上設有第一拉鏈,右前襟上設有用于遮擋第一拉鏈的第一飛門,本體頂部設有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第一帽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孕婦兜及嬰兒兜,在孕婦兜的兩側邊上分別設有可與第一拉鏈相結合的第二拉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夾克,包括本體,其由左、右前襟及與二者相連接的后背部及左、右衣袖組成;在左、右前襟上設有第一拉鏈,右前襟上設有用于遮擋第一拉鏈的第一飛門,本體頂部設有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第一帽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本體可分離連接的孕婦兜及嬰兒兜,在孕婦兜的兩側邊上分別設有可與第一拉鏈相結合的第二拉鏈。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夾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部沿縱向分為左、右兩部分,且左、右兩部分采用第三拉鏈連接,在左側部分邊緣處設有第二飛門,用于遮擋第三拉鏈。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夾克,其特征在于,嬰兒兜的兩側邊緣處設有可與第一拉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威霞,
申請(專利權)人:范世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