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包括栽培骨架(1)、底座(2)和種植土砵(3),栽培骨架(1)包括中柱(4)和攀援頂架(5),攀援頂架(5)設置在中柱(4)的上端,中柱(4)下端固定在底座(2)上,種植土砵(3)內置于底座(2)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固定的立體結構運用于藤本植物整體打包栽培,極大方便了藤本植物的攀援生長,并使其形成固定的造型;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便于運輸;材料可重復使用,減少資源的浪費;利于藤本植物的攀援生長,方便采收;栽培構架樣式多樣化,可滿足不同的需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廣泛用于多種藤本花卉及蔬菜等的栽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栽培方式所栽培的植物即使成株也可整體打包移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植物栽培設備
,尤其是涉及ー種藤本植物立體攀援和栽培構架及其安裝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城市的發展,綠地面積縮減,人們對綠色環境的改善需求越來越多,在土地資源稀有的情況下,將綠色延伸向空中是必不可少的。現有的藤本植物普遍的搭架栽培模式ー種是簡單的用竹子或其它棍狀材料進行捆綁固定,這種方式不僅不美觀,并且也不是特別實用,如果捆綁不牢固還存在安全隱患;另ー種模式是專門修建硬景棚架,外形美觀但是造價偏高,而且這種方式形體固定,一旦建 成便不具有可改動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設計ー種新型的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解決上述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ー種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包括栽培骨架⑴、底座(2)和種植土砵(3),所述栽培骨架(I)包括中柱(4)和攀援頂架(5),所述攀援頂架(5)設置在所述中柱(4)的上端,所述中柱⑷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⑵上,所述種植土砵⑶內置于底座⑵中。所訴的栽培骨架⑴為鋼結構骨架。所述的底座⑵為鋼結構基質盆,所述的底座(2)底部的中部位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中柱(4)的中空鋼管,所述中空鋼管的高度略高于所述鋼結構基質盆,所述中空鋼管的四周設置有漏水孔。所述的種植土砵(3)為塑料盆或瓷盆,所述的種植土砵(3)的底部的中部位置設有中空管,四周設置有漏水孔;中空管用于套入所述底座(2)上的所述中空鋼管;所述種植土砵⑶內置于所述底座⑵中后,所述種植土砵⑶的高度應略低于所述底座⑵上的所述中空鋼管的高度,以便于所述底座(2)上的所述中空鋼管與所述中柱(4)進行連接;所述種植土砵(3)放置于所述底座(2)中后,所述的種植土砵上的漏水孔的位置應該與所述底座(2)上的漏水孔位置重疊。所述的中柱(4)為高度可伸縮的鋼管,下端連接在所述底座(2)上的中空鋼管上。所述的攀援頂架(5)為單層傘形或多層傘形的構架。所述的中柱(4)上下分叉,在每個叉枝上連接有圓盤形或吊燈型的所述攀援頂架(5)。所述的中柱(4)為柱形或花瓶形結構,所述柱形或花瓶形結構的頂端呈放射狀展開構成所述攀援頂架(5)。所述的中柱(4)為長方形立板形結構,所述攀援頂架(5)為云形或海浪形結構。一種所述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放置底座⑵;步驟ニ,將種植土砵(3)內置于所述底座⑵中,具體包括,通過種植土砵⑶上的中空管,將所述種植土砵(3)套入所述底座(2)上的中空鋼管,內置于所述底座(2)中;步驟三,連接所述底座(2)和所述栽培骨架(I),具體包括,將所述中柱(4)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的中空鋼管上。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藤本植物攀援及栽培的構架及其安裝方法。解決現有藤本植物整體打包栽培問題,并解決藤本植物無固定形狀,一旦栽培生長成形無法搬運等問題。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可以總結如下本技術將固定的立體結構運用于藤本植物整體打包栽培,栽培架下部的底座即作為固定上部立體栽培結構的承載體,又是盛放栽培基質,固定植物根部的載體。采用的立體栽培構架,極大方便了藤本植物的攀援生長,并使其形成固定的造型。可見,本技術的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具有以下優點I、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便于運輸;2、材料可重復使用,減少資源的浪費;3、利于藤本植物的攀援生長,方便采收;4、栽培構架樣式多樣化,可滿足不同的需求;本技術可廣泛用于多種藤本花卉及蔬菜等的栽培,本技術的栽培方式所栽培的植物即使成株也可整體打包移動。附圖說明圖I是傘形系列一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2是傘形系列ニ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3是多層傘形(塔形)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4是柱形傘面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5是圓盤形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6是吊燈形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7是云形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7-1是云形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立面圖。圖8是花瓶形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結構示意圖。圖9是底座不意圖。圖9-1是底座底部漏水孔分布示意圖。圖10是種植土砵示意圖。圖10-1是種植土砵底部示意圖。圖11是種植土 5本內置于底座方法不意圖。附圖標記ト栽培骨架、2-底座、3種植土砵、4中柱、5攀援頂架。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I至圖11所示的ー種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包括栽培骨架I、底座2和種植土砵3,所述栽培骨架I包括中柱4和攀援頂架5,所述攀援頂架5設置在所述中柱4的上端,所述中柱4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種植土砵3內置于底座2中;所訴的栽培骨架I為鋼結構骨架;所述的底座2為鋼結構基質盆,所述的底座2底部的中部位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中柱4的中空鋼管,所述中空鋼管的高度略高于所述鋼結構基質盆,所述中空鋼管的四周設置有漏水孔;所述的種植土砵3為塑料盆或瓷盆,所述的種植土砵3的底部的中部位置設有中空管,四周設置有漏水孔;中空管用于套入所述底座2上的所述中空鋼管;所述種植土砵3內置于所述底座2中后,所述種植土砵3的高度應略低于所述底座2上的所述中空鋼管的高度,以便于所述底座2上的所述中空鋼管與所述中柱4進行連接;所述種植土砵3放置于所述底座2中后,所述的種植土砵上的漏水孔的位置應該與所述底座2上的漏水孔位置重疊;所述的中柱4為高度可伸縮的鋼管,下端連接在所述底座2上的中空鋼管上。所述的攀援頂架5為單層傘形或多層傘形的構架;或者所述的中柱4上下分叉,在·每個叉枝上連接有圓盤形或吊燈型的所述攀援頂架5 ;或者所述的中柱4為柱形或花瓶形結構,所述柱形或花瓶形結構的頂端呈放射狀展開構成所述攀援頂架5 ;或者所述的中柱4為長方形立板形結構,所述攀援頂架5為云形或海浪形結構。—種所述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放置底座2 ;步驟ニ,將種植土砵3內置于所述底座2中,具體包括,通過種植土砵3上的中空管,將所述種植土砵3套入所述底座2上的中空鋼管,內置于所述底座2中;步驟三,連接所述底座2和所述栽培骨架I,具體包括,將所述中柱4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的中空鋼管上。實施例參見圖1-11所示,這種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包括栽培骨架I、底座2和種植土砵3,所述栽培骨架I包括中柱4和攀援頂架5,所述攀援頂架5設置在所述中柱4的上端,所述中柱4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2的中空鋼管上,所述種植土砵3內置于底座2中。參見圖1-8所示,所述的立體栽培骨架采用鋼結構整體。參見圖9所示,所述的底座為鋼結構基質盆,所述的底座底部的中部位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中柱的中空鋼管,中空鋼管的高度略高于基質盆之上,所述中空鋼管的四周設置有漏水孔。參見圖10所示,所述的種植土砵為塑料盆或瓷盆,所述的種植土砵的底部的中部位置設有中空管,四周設置有漏水孔。中空管用于套入所訴底座上的中空鋼管,內置于底座中后,種植土砵的高度應略低于底座上中空鋼管的高度,便于底座上的中空鋼管與中柱進行連接。種植土砵放置后,底部漏水孔的位置應該與底座上的漏水孔位置重疊。參見圖11所示,將種植土砵內置于底座中。本技術結構簡單、安裝方便、造型豐富、可重復使用,可用于多種藤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骨架(1)、底座(2)和種植土砵(3),所述栽培骨架(1)包括中柱(4)和攀援頂架(5),所述攀援頂架(5)設置在所述中柱(4)的上端,所述中柱(4)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種植土砵(3)內置于底座(2)中。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骨架(I)、底座(2)和種植土砵(3),所述栽培骨架(I)包括中柱(4)和攀援頂架(5),所述攀援頂架(5)設置在所述中柱(4)的上端,所述中柱⑷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種植土砵(3)內置于底座(2)中。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訴的栽培骨架(I)為鋼結構骨架。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其特征在干所述的底座(2)為鋼結構基質盆,所述的底座(2)底部的中部位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中柱(4)的中空鋼管,所述中空鋼管的高度略高于所述鋼結構基質盆,所述中空鋼管的四周設置有漏水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藤本植物立體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植土砵(3)為塑料盆或瓷盆,所述的種植土砵(3)的底部的中部位置設有中空管,四周設置有漏水孔;中空管用于套入所述底座(2)上的所述中空鋼管;所述種植土砵(3)內置于所述底座(2)中后,所述種植土砵(3)的高度應略低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友祥,俎志峰,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天開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