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或者抑制從導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的照明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背光源裝置(24)具備:LED單元(32);導光板(20),其在側面具有入光面(20a);以及背光源底座(22),其在底板(22a)的表面收納LED單元(32)和導光板(20)。LED單元(32)與導光板(20)的入光面(20a)相對地配置。背光源底座(22)具有向底板(22a)的表面突出設置的定位銷(40),導光板(20)在與定位銷(40)相對的位置具有凹狀的嵌合部(38),定位銷(40)與嵌合部(38)嵌合。在定位銷(40)的側面設有貫通該側面的貫通孔(40a)。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照明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電視接收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以電視接收裝置為首的圖像顯示裝置的顯示元件正在從現有的布勞恩管向應用液晶面板、等離子體顯示面板等薄型顯示元件的薄型顯示裝置轉移,能進行圖像顯示裝置的薄型化。液晶顯示裝置由于使用于其的液晶面板不自發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裝置作為照明裝置。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如下背光源裝置其設有突起部,該突起部用于定位對來自光源的光進行導光的導光板。該背光源裝置具備光源;在側面具有入光面的導光板;以及收納光源和導光板的背光源底座。在導光板的一部分的側面設有局部帶倒角的突起部,在背光源底座的側板的一部分設有與突起部對應的凹部。另外,光源與未設有突起部的導光板的入光面相對地配置。在該背光源裝置中,突起部和凹部嵌合,由此導光板相對于背光 源底座被定位。而且,突起部帶倒角,從而在突起部的側面多次反射而入射到導光板的光減少,可防止在突起部的附近產生的亮度不均。_4] 現有技術文獻_5] 專利文獻專利文獻I :特開2005-302485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_7]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但是,在專利文獻I的背光源裝置中,不能與設有突起部的導光板的入光面相對地配置光源。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的問題而完成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背光源裝置即使在設有導光板的定位結構的情況下也能與導光板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對地配置光源,且能防止或者抑制從導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在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技術涉及照明裝置,該照明裝置具備光源;導光板,其在側面具有入光面,對從上述光源入射到上述入光面的光進行導光;以及收納部件,其具有底板和從該底板的周緣向該底板的第I主面側立起的側板,在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側收納上述光源和上述導光板,上述光源與上述導光板的上述入光面相對地配置,上述收納部件具有向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側突出設置的突起部,上述導光板在與上述突起部相対的位置具有設成凹狀或者貫通該導光板的孔狀的嵌合部,上述突起部與上述嵌合部嵌合,上述突起部具有貫通該突起部的側面的貫通孔。根據上述的照明裝置,設于收納部件的底板的突起部與設于導光板的嵌合部嵌合,由此能使導光板相對于收納部件的底板定位,由此,能與設于導光板的側面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對地配置光源。而且,在導光板內,到達突起部的附近的光通過設于突起部的貫通孔,因此能防止或者抑制被突起部遮光。因此,即使在設有導光板的定位結構的情況下也能與導光板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對地配置光源,能防止或者抑制從導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也可以是,上述貫通孔以其開ロ朝向離該貫通孔最近的上述光源側的方式設置。根據該構成,能使在導光板內到達突起部的附近的光容易通過突起部的貫通孔。因此,能進ー步防止或者抑制從導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也可以是,在上述導光板與上述收納部件的上述第I主面之間配置有反射光的反射片,該反射片在與上述突起部相対的位置具有貫通該反射片的反射片側孔,上述突起部貫通上述反射片的上述反射片側孔而與上述嵌合孔嵌合。根據該構成,突起部和反射片側孔嵌合,由此能使反射片相對于收納部件定位。 也可以是,上述導光板在其各側面具有上述入光面,多個上述光源分別與上述導光板的上述各側面的上述入光面相對地配置。根據該構成,能使光源與導光板的所有側面相對地配置。也可以是,上述突起部具有多個上述貫通孔。根據該構成,在突起部設有多個貫通孔,由此,光容易通過突起部的貫通孔,因此能進ー步防止或者抑制被突起部遮光。也可以是,上述收納部件的上述底板和上述突起部一體成型。根據該構成,能在收納部件的制造過程中制造突起部,因此能容易設置突起部。也可以是,上述入光面為長條狀,在上述光源與上述導光板之間沿著上述入光面的長度方向配置有反射部件。根據該構成,能利用反射部件使從光源向導光板外散射的光入射到導光板。因此,能提高從光源出射的光向導光板的入射效率。在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技術也能表現為如下顯示裝置,其具備利用來自上述的照明裝置的光進行顯示的顯示面板。另外,將該顯示面板設為使用液晶的液晶面板的顯示裝置也是新穎且有用的。另外,具備上述顯示裝置的電視接收裝置也是新穎且有用的。根據上述的顯示裝置和電視,能實現顯示區域的大面積化。專利技術效果根據在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技術,能提供如下照明裝置即使在設有導光板的定位結構的情況下也能與導光板的任意的入光面相對地配置光源,并且能防止或者抑制從導光板出射的光的亮度不均。附圖說明圖I示出實施方式I的電視接收裝置TV的分解立體圖。圖2示出液晶顯示裝置10的分解立體圖。圖3示出液晶顯示裝置10的截面圖。圖4示出從表側觀看導光板20和LED單元32的俯視圖。圖5示出將定位銷40放大的立體圖。圖6示出實施方式2的液晶顯示裝置110的分解立體圖。圖7示出液晶顯示裝置110的截面圖。圖8示出從表側觀看導光板120和LED單元132的俯視圖。圖9示出將設于實施方式3的背光源裝置的定位銷240放大的立體圖。圖10示出將設于實施方式4的背光源裝置的定位銷340放大的立體圖。圖11示出將設于實施方式5的背光源裝置的定位銷440放大的立體圖。圖12示出將設于實施方式6的背光源裝置的定位銷540放大的立體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1> 參照附圖說明實施方式I。此外,以在各附圖的一部分中示出X軸、Y軸以及Z軸、各軸方向在各附圖中為共同的方向的方式進行描繪。其中,Y軸方向與鉛直方向一致,X軸方向與水平方向一致。另外,除非另有說明,關于上下的記載以鉛直方向為基準。圖I示出第I實施例的電視接收裝置TV的分解立體圖。如圖I所示,電視接收裝置TV具備液晶顯不裝置10 ;以夾著的方式收納該液晶顯不裝置10的表Jl兩機箱Ca、Cb ;電源P;調諧器T ;以及臺座S。圖2示出液晶顯示裝置10的分解立體圖。圖3示出液晶顯示裝置10的截面圖。在此,將圖2和圖3所示的上側設為表側,將該圖2和圖3的下側設為里側。如圖2所示,液晶顯示裝置10整體上形成橫長的方形,具備作為顯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6和作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裝置24,這些由形成框狀的外框12等一體地保持。接著,對液晶面板16進行說明。液晶面板16設為如下構成透明的(具有高透光性的)ー對玻璃基板以隔開規定的空隙的狀態貼合,并且在兩玻璃基板間封入液晶層(未圖示)。在一方玻璃基板設有連接到相互正交的源極配線和柵極配線的開關元件(例如TFT);連接到該開關元件的像素電極;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設有R(紅色)、G(緑色)、B(藍色)等的各著色部以規定排列配置的彩色濾光片、相對電扱、以及取向膜等。其中,從未圖示的驅動電路基板對源極配線、柵極配線以及相對電極等提供顯示圖像所需的圖像數據、各種控制信號。此外,在兩玻璃基板的外側配置有偏振板(未圖示)。接著,對背光源裝置24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背光源裝置24具備背光源底座22、光學部件18、以及框架14。背光源底座22形成為在表側(光出射側、液晶面板16側)開ロ的大致箱型。光學部件18載置于導光板20的表側(出光面20b側)??蚣?4形成為框狀,沿著內緣支撐液晶面板16。在背光源底座22內收納有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發光二極管)單元32、反射片26、以及導光板20。LED単元32配置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5.25 JP 2010-1193541.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 光源; 導光板,其在側面具有入光面,對從上述光源入射到上述入光面的光進行導光;以及收納部件,其具有底板和從該底板的周緣向該底板的第I主面側立起的側板,在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側收納上述光源和上述導光板, 上述光源與上述導光板的上述入光面相對地配置, 上述收納部件具有向上述底板的上述第I主面側突出設置的突起部, 上述導光板在與上述突起部相對的位置具有設成凹狀或者貫通該導光板的孔狀的嵌合部, 上述突起部與上述嵌合部嵌合, 上述突起部具有貫通該突起部的側面的貫通孔。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貫通孔以其開口朝向離該貫通孔最近的上述光源側的方式設置。3.根據權利要求I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導光板與上述收納部件的上述第I主面之間配置有反射光的反射片, 該反射片在與上述突起部相對的位置具有貫通該反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行方裕紀,
申請(專利權)人:夏普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