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自動轉換開關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應用于電源正負極可變換的直流配電網中的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用戶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苛刻。為了提高供電可靠性,大型工業企業內部往往設置有備用電源或者備用發電機。當一路電源發生故障時,利用自動轉換開關能實現在常用電源和備用電源之間進行切換,以保證供電可靠性。現在直流配電網發展迅速,對自動轉換開關有了相應的需求。現有的自動轉換開關一般是針對交流配電網的機械式自動轉換開關和靜態轉換開關。且由于直流配電網中的·電源可能存在正負極變換的情況,以前的雙電源轉換開關裝置不適合應用于電源正負極會發生變換的直流配電網中。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裝置,旨在解決現有的自動轉換開關不適合應用于正負極可變換的直流配電網的情況。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裝置,包括第一機械開關、第一靜態開關、第二機械開關、第二靜態開關、第三機械開關、第三靜態開關、第四機械開關、第四靜態開關、第五機械開關、第五靜態開關、第六機械開關、第六靜態開關、第七機械開關、第七靜態開關、第八機械開關、第八靜態開關、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所述第一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外部的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一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一靜態開關并聯連接;所述第二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二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二靜態開關并聯連接;所述第三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機械開關、第一靜態開關、第二機械開關、第二靜態開關、第三機械開關、第三靜態開關、第四機械開關、第四靜態開關、第五機械開關、第五靜態開關、第六機械開關、第六靜態開關、第七機械開關、第七靜態開關、第八機械開關、第八靜態開關、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所述第一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外部的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一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一靜態開關并聯連接;所述第二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二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二靜態開關并聯連接;所述第三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二母線;所述第三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三靜態開關并聯連接;所述第四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二母線;所述第四機械開關與所述第四靜態開關并聯連接;所述第五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外部的第二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五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五靜態開關并聯連接;所述第六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六機械開關與所述第六靜態開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機械開關、第一靜態開關、第二機械開關、第二靜態開關、第三機械開關、第三靜態開關、第四機械開關、第四靜態開關、第五機械開關、第五靜態開關、第六機械開關、第六靜態開關、第七機械開關、第七靜態開關、第八機械開關、第八靜態開關、第一母線和第二母線; 所述第一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外部的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一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一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二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二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二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三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二母線;所述第三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三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四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二母線;所述第四機械開關與所述第四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五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外部的第二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五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五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六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一母線;所述第六機械開關與所述第六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七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直流電源的第一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二母線;所述第七機械開關與所述第七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八靜態開關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直流電源的第二極,另一端連接至第二母線;所述第八機械開關與所述第八靜態開關并聯連接; 所述第一母線與負載正極連接;所述第二母線與負載負極連接。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靜態開關、所述第二靜態開關、所述第三靜態開關、所述第四靜態開關、所述第五靜態開關、所述第六靜態開關、所述第七靜態開關和所述第八靜態開關具有相同的結構,每一個靜態開關包括第一開關管、第二開關管以及第一電阻; 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一端作為所述靜態開關的一端,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根據外部的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的導通;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端作為所述靜態開關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管的控制端根據外部的控制信號控制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的導通; 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接有防反接的二極管;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接有防反接的二極管; 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一開關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電阻的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開關管的第一端。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靜態開關、所述第二靜態開關、所述第三靜態開關、所述第四靜態開關、所述第五靜態開關、所述第六靜態開關、所述第七靜態開關和所述第八靜態開關具有相同的結構,每一個靜態開關包括第三開關管、第四開關管、第二二極管、第三二極管和第二電阻; 所述第三開關管的第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陰極;所述第四開關管的第二端連接至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陽極;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與所述第二二極管的陽極和所述第三二極管的陰極連接后作為所述靜態開關的一端;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三開關管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開關管的第一端連接后作為所述靜態開關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開關管的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