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天津大學專利>正文

    一種磁控開關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131646 閱讀: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14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磁控開關,涉及電氣連接件領域,包括:殼體,殼體為中空且內壁帶深凹槽和淺凹槽的圓柱體,深凹槽和淺凹槽交替均勻排列;在每個深凹槽內壁設置有帶有接線端的第一導電片;在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彈簧,在彈簧的頂部設置有轉動結構,轉動結構在深凹槽和淺凹槽組成的滑道中移動;在轉動結構上設置有第二導電片;在轉動結構的上部設置有沿深凹槽移動的滑動結構;在殼體外部設置有外部磁鐵。該磁控開關解決了對封閉裝置在外部進行非接觸式控制的問題;通過多個第一導電片和第二導電片之間的導通切換,實現了多路開關控制;并且該磁控開關不需要單片機等硬件,降低了生產的復雜性和成本,該磁控開關可靠性強和操作簡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電氣連接件,尤其涉及一種控制部分與操作部分無接觸,可以實現電路通斷、在多路電氣連接之間進行切換的多路磁控開關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磁控開關,有利用通電或斷電時,電磁線圈產生的磁力或磁力消失實現開關;還有是通過磁鐵的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特性實現開關。王少軍、馬海林設計了《低高度高可靠磁動開關》(公開號CN2650321,公開日2004年10月20日),該專利通過外磁場和開關內銜鐵磁場發生相互作用,引起銜鐵和銜鐵上的推動桿動作,從而推動用于開合觸點的簧片動作來實現電路的通斷。 劉必成設計的《一種環形磁性控制開關裝置》(公開號CN202067725U,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該專利是由用戶控制附有磁鐵的擋位圈轉動,從而使固定位置的幾個磁感應模塊感應磁場的變化,從而分別控制執行不同的功能,實現了多路開關。專利技術人在實現本專利技術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點和不足I)磁控開關功能単一,除了能實現無機械接觸的電路通斷外,不能實現多路切換的功能;2)磁控開關中的磁感應模塊和信號處理模塊通過集成電路實現,需要用到傳感器和單片機,電路復雜,需要供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ー種磁控開關,本專利技術實現了非接觸式多路切換,結構簡單,詳見下文描述ー種磁控開關,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為中空且內壁帶深凹槽和淺凹槽的圓柱體,所述深凹槽和所述淺凹槽交替均勻排列;在每個所述深凹槽內壁設置有帶有接線端的第一導電片;在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彈簧,在所述彈簧的頂部設置有轉動結構,所述轉動結構在所述深凹槽和所述淺凹槽組成的滑道中移動;在所述轉動結構上設置有第二導電片;在所述轉動結構的上部設置有沿所述深凹槽移動的滑動結構;在所述殼體外部設置有外部磁鐵。所述滑動結構包括一端帶有齒形結構的圓柱體滑動件,所述滑動件內部嵌有磁鐵或磁性物質,所述滑動件的外壁上設置有凸點,所述凸點嵌套在所述深凹槽內。所述轉動結構包括圓柱形實心的轉動件或圓柱形中空磁性的轉動件,所述轉動件上卡設有多個頂面為坡面的凸槽,在同一直徑的一對所述凸槽的外面設置有所述第二導電片,所述第二導電片由導電片dl和導電片d2構成。所述彈簧具體為壓簧或拉簧;當所述彈簧為所述壓簧時,所述壓簧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底部接觸,另一端與所述轉動結構的底部接觸;當所述彈簧為所述拉簧時,所述拉簧一端與所述殼體的底部接觸,另一端穿過所述圓柱形中空磁性的轉動件,與所述滑動件接觸。在所述殼體外部設置有外部磁鐵具體為在所述殼體頂部設置有外部磁鐵,或在所述殼體底部設置有外部磁鐵。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該磁控開關解決了對封閉裝置在外部進行非接觸式控制的問題;通過多個第一導電片和第二導電片之間的導通切換,實現了多路開關控制;并且該磁控開關不需要單片機等硬件,降低了生·的復雜性和成本,該磁控開關可靠性強和操作簡單;該磁控開關除了滿足一般的開關應用,還可以實現在多級電極之間的切換功能。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ー種磁控開關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磁控開關的外觀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滑動結構的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轉動結構的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第二導電片接通狀態的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第二導電片斷開狀態的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第二導電片再次接通狀態的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 :殼體;2 :滑動件;3:第一導電片;4:轉動件;5:第二導電片;6:彈簧;7 :外部磁鐵; 8 :磁鐵或磁性物質;9:凸點;10:淺凹槽;11 :深凹槽;12:凸槽。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作進ー步地詳細描述。為了實現非接觸式多路切換,結構簡單,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ー種磁控開關,參見圖I和圖2,詳見下文描述ー種磁控開關,包括殼體1,殼體I為中空且內壁帶深凹槽11和淺凹槽10的圓柱體,深凹槽11和淺凹槽10交替均勻排列;在每個深凹槽11內壁設置有帶有接線端的第一導電片3 ;在殼體I的底部設置有彈簧6,在彈簧6的頂部設置有轉動結構,轉動結構在深凹槽11和淺凹槽10組成的滑道中移動;在轉動結構上設置有第二導電片5 ;在轉動結構的上部設置有沿深凹槽11移動的滑動結構;在殼體I外部設置有外部磁鐵7。其中,參見圖3,在每個深凹槽11內壁設置有帶有接線端的第一導電片3,同一直徑上的兩個導電片為一組。例如導電片al和導電片a2為ー組、導電片bl和導電片b2為一組、導電片cl和導電片c2為一組。其中,具體實現時,深凹槽11和淺凹槽10的數量相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深凹槽11和淺凹槽10的具體數量不做限制,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是以6個深凹槽11和6個淺凹槽10為例進行說明。其中,參見圖4,滑動結構包括一端帶有齒形結構的圓柱體滑動件2,滑動件2內部嵌有磁鐵或磁性物質8,滑動件2的外壁上設置有凸點9,凸點9嵌套在深凹槽11內,使得滑動結構可以沿著深凹槽11移動,但不能轉動。其中,參見圖5,轉動結構包括圓柱形實心的轉動件或圓柱形中空磁性的轉動件4, 轉動件4上卡設有多個頂面為坡面的凸槽12,在同一直徑的一對凸槽12的外面設置有第二導電片5,第二導電片5由導電片dl和導電片d2構成。其中,具體實現時,凸槽12的坡面可以為內低外高或內高外低的結構。為了和殼體I配合工作,滑動結構和轉動結構為圓柱體,滑動結構和轉動結構的外徑小于殼體I的內徑。其中,彈簧6具體為壓簧或拉簧;當彈簧6為壓簧時,壓簧6—端與殼體I的底部接觸,另一端與轉動結構的底部接觸;當彈簧6為拉簧吋,拉簧6 —端與殼體I的底部接觸,另一端穿過圓柱形中空磁性的轉動件4,與滑動件2接觸。其中,在殼體I外部設置有外部磁鐵7具體為在殼體I頂部設置有外部磁鐵7,或在殼體I底部設置有外部磁鐵7。其中,具體實現吋,當轉動件4為圓柱形實心的轉動件、彈簧6為壓簧、外部磁鐵7在殼體I頂部時,滑動件2內部嵌入的是磁鐵;而當外部磁鐵7在殼體I底部時,滑動件2內部嵌入的是磁鐵或者是磁性物質。當轉動件4為圓柱形中空磁性的轉動件、彈簧6為拉簧,拉簧6 —端連接殼體I的底部,另一端穿過圓柱形中空磁性的轉動件4,與內部不嵌入物體的滑動件2連接。除了上述2種組合外,具體實現時還可以為其他種組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在此不做贅述。下面結合圖6、圖7和圖8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磁控開關的工作過程,詳見下文描述附圖6為導電片al和導電片a2被轉動結構上的第二導電片5接通的狀態。轉動結構的凸槽12在殼體I的深凹槽11內,轉動結構上連通的第二導電片5與殼體I上的導電片al和導電片a2接觸,使得這ー組導電片引出的接線端導通,此時滑動件2上的齒與凸槽12的頂面相抵。附圖7為外部磁鐵7作用一次后,殼體I上的導電片al和a2與轉動結構上的第ニ導電片5分離,電路斷開的狀態。受外部磁鐵7作用,滑動結構推動轉動結構滑離殼體I的深凹槽11,滑動結構的齒與轉動結構的凸槽12頂端的斜面做相對運動,由于滑動結構的凸點9與殼體I的深凹槽11咬合無法轉動,滑動結構與轉動結構的相對運動轉變成轉動結構的轉動,直到轉動結構的凸槽12的頂面與滑動結構的齒咬合。撤掉外部磁鐵7,轉動結構受彈簧6彈力,推動滑動結構沿殼體I的深凹槽11移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磁控開關,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中空且內壁帶深凹槽和淺凹槽的圓柱體,所述深凹槽和所述淺凹槽交替均勻排列;在每個所述深凹槽內壁設置有帶有接線端的第一導電片;在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彈簧,在所述彈簧的頂部設置有轉動結構,所述轉動結構在所述深凹槽和所述淺凹槽組成的滑道中移動;在所述轉動結構上設置有第二導電片;在所述轉動結構的上部設置有沿所述深凹槽移動的滑動結構;在所述殼體外部設置有外部磁鐵。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磁控開關,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中空且內壁帶深凹槽和淺凹槽的圓柱體,所述深凹槽和所述淺凹槽交替均勻排列;在每個所述深凹槽內壁設置有帶有接線端的第一導電片;在所述殼體的底部設置有彈簧,在所述彈簧的頂部設置有轉動結構,所述轉動結構在所述深凹槽和所述淺凹槽組成的滑道中移動;在所述轉動結構上設置有第二導電片;在所述轉動結構的上部設置有沿所述深凹槽移動的滑動結構;在所述殼體外部設置有外部磁鐵。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磁控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結構包括一端帶有齒形結構的圓柱體滑動件, 所述滑動件內部嵌有磁鐵或磁性物質,所述滑動件的外壁上設置有凸點,所述凸點嵌套在所述深凹槽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磁控開關,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剛熊慧黃霞林凌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手机免费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用舌头去添高潮无码视频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日韩成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一本天堂ⅴ无码亚洲道久久 | 亚洲日韩av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