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測量儀器,具體涉及一種齒距測量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檢測水平的提高,齒式零件的各參數需檢測 出具體數據一般都可以用齒輪萬能檢測儀來檢測。不過,相當一部分企業并沒有此專用設備來測量齒式零件的各個參數,多數企業還是采用較為傳統的檢測方式。比如,內齒類零件小徑和外齒類零件大徑的極限尺寸可分別用塞規、環規的通規和止規檢驗。此類檢驗方式應對齒類零件品種較多,改型較快的生產項目時,操作相對繁瑣,識讀不便,效率較低。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通用性強,操作方便,結構簡單的齒距測量裝置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努力的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齒距測量裝置,該齒距測量裝置通用性強,操作方便且結構簡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齒距測量裝置,包括有安裝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間的滑動導軌,所述滑動導軌上相應地設置有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上表面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量棒卡座和第二量棒卡座,且第一量棒卡座和第二量棒卡座上分別固定有第一量棒和第二量棒,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沿著所述滑動導軌移動時,所述第一量棒和第二量棒之間的距離相應地變化。作為優選,所述第一滑塊通過螺釘固定于所述滑動導軌一端。作為優選,所述第二滑塊連接有一數顯儀。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量棒和第二量棒均通過螺釘固定安裝于對應的第一量棒卡座和第二量棒卡座上。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量棒(8)和第二量棒(9)為細圓柱體。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 本專利技術齒距測量裝置能通過簡單的操作測量齒式零件的齒距,而且能方便地適時讀出齒距;其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齒距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裝在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2)之間的滑動導軌(3),所述滑動導軌(3)上相應地設置有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5);所述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5)的上表面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量棒卡座(6)和第二量棒卡座(7),且第一量棒卡座(6)和第二量棒卡座(7)上分別固定有第一量棒(8)和第二量棒(9),所述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5)沿著所述滑動導軌(3)移動時,所述第一量棒(8)和第二量棒(9)之間的距離相應地變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齒距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裝在第一基座(I)和第二基座(2)之間的滑動導軌(3),所述滑動導軌(3)上相應地設置有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5);所述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5 )的上表面分別固定安裝有第一量棒卡座(6 )和第二量棒卡座(7 ),且第一量棒卡座(6)和第二量棒卡座(7)上分別固定有第一量棒(8)和第二量棒(9),所述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5)沿著所述滑動導軌(3)移動時,所述第一量棒(8)和第二量棒(9)之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秀珍,陳希,許萍,鐘江靜,成立,葛曉忠,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