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涉及傳動領域的傳動軸套筒,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絲杠和絲杠螺母;所述的套管至少有三根,且每兩根相鄰的套管均通過一絲杠固定連接在一起,連接后的套管軸心線與絲杠的軸心線重疊;所述的絲杠為管狀,絲杠的外壁絲接有一絲杠螺母,同時,絲杠的外徑與套管的外徑吻合對應,絲杠的管孔設為內徑小于套管內徑的多角形孔,且所有絲杠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對應;所述的套筒能夠在方型傳動軸傳遞作用力的同時將傳動軸軸身產生的旋轉力加以有效利用,從而在傳動軸傳遞作用力的同時達到了利用傳動軸帶動其他相應物體動作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傳動軸套筒
本專利技術涉及傳動領域,尤其是涉及ー種用于套接在方型傳動軸軸身的套筒。背景技木 公知的,傳統(tǒng)的傳動軸采用的是圓型傳動軸,即實芯的圓棍結構,近幾年,為了適應實際應用中的需要,在傳統(tǒng)傳動軸的基礎上又演化出了方型傳動軸,即實芯的方棍結構;在實際應用中,傳動軸起到的作用是將施加給其一端的相應作用力傳遞給與其另一端連接的相應物體,從而使相應的物體進行相關的動作,但是,隨著機械傳動技術的發(fā)展,人們對傳動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其中,如何在傳動軸傳遞動力的同時將其軸身旋轉所產生的作用カ加以利用,即在傳動軸傳遞動カ的同時利用其軸身的旋轉カ帶動其他物體進行相應的動作,從而使施加至傳動軸的作用力能夠更加充分有效的被加以利用,這已經成為了當前機械傳動領域的重要研發(fā)課題之一;目前,為了解決上述難題,使機械傳動軸能夠在實際使用 中進ー步的擴展其應用范圍,相關生產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尋求解決之道,但至今卻仍未見有適用的設計被發(fā)展成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ー種傳動軸套筒,所述的套筒能夠在方型傳動軸傳遞作用力的同時將傳動軸軸身產生的旋轉カ加以有效利用,從而在傳動軸傳遞作用力的同時達到了利用傳動軸帶動其他相應物體動作的目的。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ー種傳動軸套筒,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絲杠和絲杠螺母;所述的套管至少有三根,且每兩根相鄰的套管均通過ー絲杠固定連接在一起,連接后的套管軸心線與絲杠的軸心線重疊;所述的絲杠為管狀,絲杠的外壁絲接有一絲杠螺母,同時,絲杠的外徑與套管的外徑吻合對應,絲杠的管孔設為內徑小于套管內徑的多角形孔,且所有絲杠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對應。所述的傳動軸套筒,所述的套管設有ー長兩短三根,且長的一根套管兩端分別通過ー絲杠與另外兩根短的套管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的傳動軸套筒,所述的套管為無縫鋼管。所述的傳動軸套筒,所述的套管和絲杠設為一體結構。所述的傳動軸套筒,所述的絲杠管孔設為對角長度小于套管內徑的方孔。由于采用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傳動軸套筒在套裝于相應的方型傳動軸上后,能夠在傳動軸傳遞作用力的同時,利用絲接在絲杠上的絲杠螺母將傳動軸軸身產生的旋轉カ加以利用,即通過沿絲杠進行直線平移的絲杠螺母帶動相應的其他物體進行動作,從而達到了在傳動軸傳遞作用力的同時還能夠帶動其他相應物體動作的目的。附圖說明 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示意 圖2是圖I的A-A首I]面不意圖。圖中1、套管;2、絲杠;3、絲杠螺母;4、管孔。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的實施例可以更詳細的解釋本專利技術,公開本專利技術的目的g在保護本專利技術范圍內的一切變化和改進,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實施例; 結合附圖I 2所述的傳動軸套筒,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I、絲杠2和絲杠螺母3 ;所述的套管I為無縫鋼管,且至少有三根,其中,每兩根相鄰的套管I均通過ー絲杠2固定焊接在一起,即按第一根套管I、第一根絲杠2、第二根套管I、第二根絲杠2、第三根套管I這樣的順序固定連接在一起;此外,連接后的三根套管I的軸心線與兩根絲杠2的軸心線重疊,即固定連接后的所有套管I和絲杠2均位于同一軸心線,從而便于將所述的套筒對應套接在相關的方型傳動軸的軸身上;根據需要,能夠將所述的套管I設為ー長兩短的三根,且長的一根套管I兩端分別通過ー絲杠2與另外兩根短的套管I固定焊接在一起,即按短套管 I、第一根絲杠2、長套管I、第二根絲杠2、短套管I的順序固定連接;或者,能夠將所述的套管I和絲杠2設為ー個整體結構; 所述的絲杠2為管狀,絲杠2的外壁絲接有一絲杠螺母3,即絲杠2在原位隨傳動軸轉動時,絲杠螺母3能夠被絲杠2杠身的外絲帶動并沿絲杠2的杠身進行直線移動,從而達到了在方型傳動軸旋轉時帶動其他相應的物體進行直線移動的目的;同時,絲杠2的外徑與套管I的外徑吻合對應;為避免傳動軸的軸身在旋轉時與套管I內壁之間發(fā)生摩擦,能夠將絲杠2的管孔4設為對角長度小于套管I內徑的方孔,且所有絲杠2的方孔均吻合對應,即設置于絲杠2內的方孔在所有的絲杠2固定連接后,每ー個方孔的四個角均對應處于相同的角度,從而不但利于套接方型傳動軸,而且還通過這些對應的方孔牢牢的將方型傳動軸定位在所述的套筒內部,達到了在方型傳動軸轉動時順利帶動套管I及絲杠2同步轉動的目的。實施所述的傳動軸套筒吋,只需將所述的套筒套接在相關的方型傳動軸軸身上,并使所述的套筒固定位于傳動軸軸身的相應位置,其中要求方型傳動軸的軸身能夠吻合的穿插于管孔4內,即利于在卡接后通過方型傳動軸帶動所述的套筒轉動;根據實際情況,將絲杠螺母3的外壁與相應的需要移動的物體固定連接在一起,當方型傳動軸轉動的同時就能夠通過絲杠螺母3帶動相應的物體進行直線移動了,需要注意的是,相應物體移動的距離應與方型傳動軸的旋轉圈數呈一定的比例,即能夠在實際操作中通過控制方型傳動軸的旋轉圈數來控制相應物體的移動距離;此外,根據需要,能夠直接在圓型傳動軸的軸身相應位置設置外絲,并在外絲處絲接相應的絲杠螺母3,從而直接利用圓型傳動軸的旋轉帶動絲杠螺母3進行直線移動;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將傳動軸設置為多棱型傳動軸,如截面為正六邊形的六棱柱形的傳動軸,則需將管狀絲杠2的管孔4設置為與傳動軸軸身對應的多角孔,從而滿足利用傳動軸的旋轉帶動所述套筒的目的。以上內容中未細述部份為現有技術,故未做細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傳動軸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1)、絲杠(2)和絲杠螺母(3);所述的套管(1)至少有三根,且每兩根相鄰的套管(1)均通過一絲杠(2)固定連接在一起,連接后的套管(1)軸心線與絲杠(2)的軸心線重疊;所述的絲杠(2)為管狀,絲杠(2)的外壁絲接有一絲杠螺母(3),同時,絲杠(2)的外徑與套管(1)的外徑吻合對應,絲杠(1)的管孔(4)設為內徑小于套管(1)內徑的多角形孔,且所有絲杠(2)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傳動軸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I)、絲杠(2)和絲杠螺母(3);所述的套管(I)至少有三根,且每兩根相鄰的套管(I)均通過ー絲杠(2)固定連接在一起,連接后的套管(I)軸心線與絲杠(2)的軸心線重疊;所述的絲杠(2)為管狀,絲杠(2)的外壁絲接有一絲杠螺母(3),同時,絲杠(2)的外徑與套管(I)的外徑吻合對應,絲杠(I)的管孔(4)設為內徑小于套管⑴內徑的多角形孔,且所有絲杠(2)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對應。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峰,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市豐熱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