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包括沉箱、支撐裝置、作業平臺、抱樁裝置和起重設備,所述沉箱內設置有壓載艙以及控制壓載艙進水和排水的進排水系統,所述支撐裝置安裝在所述沉箱上,并支撐所述作業平臺,所述抱樁裝置安裝在所述作業平臺上,用于定位樁體,所述起重設備用于起吊所述樁體和打樁錘,所述壓載艙在航行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小于在打樁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所述沉箱在航行狀態時浮在水上,在打樁狀態時與水底地面接觸。上述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通過設置沉箱,使其可以適應于潮間帶和淺海區域等淺水水域的樁基施工,因為沉箱在打樁時始終穩定地支撐在水底地面上,即使因退潮擱淺,也不會影響樁基施工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樁工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
技術介紹
港口、橋梁、海上油氣開采、海上風電開發等工程通常需要在潮間帶或者淺海區域打下樁基。潮間帶和淺海區域具有水流速度快、地質松軟、水位變化大、對船舶吃水要求高等特點,進行樁基施工作業異常困難。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搭建臨時棧橋或填海筑路等方法在潮間帶和淺海水域打樁,但是這些方法存在工期較長、投資巨大、對海洋生態環境有一定程度破壞的缺點。而常規打樁船則因為吃水問題很難進入潮間帶進行打樁作業,因為其漲潮時可以進入潮間帶,但在落潮時將被擱淺,施工安全性無法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適于在淺水水域施工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包括沉箱、支撐裝置、作業平臺、抱樁裝置和起重設備,所述沉箱內設置有壓載艙以及控制壓載艙進水和排水的進排水系統,所述支撐裝置安裝在所述沉箱上,并支撐所述作業平臺,所述抱樁裝置安裝在所述作業平臺上,用于定位樁體,所述起重設備用于起吊所述樁體和打樁錘,所述壓載艙在航行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小于在打樁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所述沉箱在航行狀態時浮在水上,在打樁狀態時與水底地面接觸。優選地,所述作業平臺上設置有第一導軌,所述抱樁裝置包括第一驅動機構、導向塊、抱樁架和抱樁器,所述導向塊與所述第一導軌可移動地配合,所述第一驅動機構與所述導向塊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導向塊沿所述第一導軌移動,所述抱樁架連接在所述導向塊上,所述抱樁器安裝在所述抱樁架上。優選地,所述抱樁架上設置有第二導軌,所述第二導軌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導軌的延伸方向,所述抱樁器與所述第二導軌可移動地配合,所述抱樁器與第二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抱樁器沿所述第二導軌移動。優選地,所述抱樁架的上端和下端均設置有第二導軌,所述抱樁器包括上滑塊、下滑塊、連接板和抱箍,所述上滑塊與所述抱樁架上端的第二導軌可移動配合,且所述上滑塊與所述第二驅動機構連接,所述下滑塊與所述抱樁架下端的第二導軌可移動配合,所述連接板連接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的至少其一上設置有所述抱箍,所述抱箍包括一對可開合地鉸接在所述上滑塊或下滑塊上的夾臂。優選地,所述沉箱的底部設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水底底面的定位樁。優選地,所述定位樁包括樁本體和驅動裝置,所述樁本體鉸接在所述沉箱的底部,所述驅動裝置與所述樁本體連接,用于驅動所述樁本體相對于所述沉箱轉動,以使所述樁本體的尾端靠近或遠離所述沉箱的底面。優選地,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多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一端連接所述沉箱,另一端連接所述作業平臺。優選地,所述沉箱中設置有一個或多個燃油艙,所述燃油艙通過油管與所述作業平臺連接。優選地,所述支撐裝置包括多個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一端連接所述沉箱,另一端連接所述作業平臺,所述支撐柱中開設有連通所述作業平臺和沉箱的通道,所述油管穿過所述通道。優選地,所述沉箱中還設置有淡水艙和/或污水艙,所述淡水艙、污水艙通過水管與所述作業平臺連接。上述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通過設置沉箱,使其可以適應于潮間帶和淺海區域等淺水水域的樁基施工,因為沉箱在打樁時始終穩定地支撐在水底地面上,即使因退潮擱淺,也不會影響樁基施工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構成本專利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沉箱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沉箱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I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抱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專利技術,但是,本專利技術還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另一視角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I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沉箱的結構不意圖;圖4為圖3的沉箱的另一視角結構不意圖;圖5為圖I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的抱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I至圖5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的闡述。請參考圖I至圖4,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包括沉箱I、支撐裝置2、作業平臺3、抱樁裝置4和起重設備5,沉箱I內設置有壓載艙12以及控制壓載艙12進水和排水的進排水系統(圖未示),支撐裝置2安裝在沉箱I上,并支撐作業平臺3,抱樁裝置4安裝在作業平臺3上,用于定位樁體200,起重設備5用于起吊樁體200和打樁錘6,壓載艙12在航行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小于在打樁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沉箱I在航行狀態時浮在水上,在打樁狀態時與水底地面接觸。該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可以通過拖輪在水上拖行,也可以自身設置有動力裝置。在航行狀態時,進排水系統排出壓載倉12中的壓載水,使沉箱I上浮,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可以在水上移動。當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航行至施工位置時,壓載倉12進水,沉箱I下沉直至接觸水底地面,使該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在打樁時能夠比較穩定。該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可以在海洋、河流以及湖泊上進行樁基施工,對應地,水底地面可以為海床、河床或湖底。打樁時,起重設備5先將樁體200吊至抱樁裝置4處,抱樁裝置4將樁體200抱緊定位。然后,其中設備5吊起打樁錘6,從樁體200頂端夯擊樁體200,將樁體200夯入水底地面。該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通過設置沉箱1,使其可以適應于潮間帶和淺海區域等淺水水域的樁基施工,因為沉箱I在打樁時始終穩定地支 撐在水底地面上,即使因退潮擱淺,也不會影響樁基施工的安全性。上述的起重設備5可以為履帶起重機、汽車起重機或者塔式起重機等,樁體200可以為鋼樁、水泥樁等,進排水系統可以為壓載泵及配套管路和閥門,打樁錘可以為液壓錘或者依靠自身重力進行夯擊的夯錘。作業平臺3上還可以設置樁存儲區,用于存儲一定數量的樁體200,因此在打樁時可以不需要運載樁體200的駁船配合,可以提高樁基施工的效率。在本實施例中,作業平臺3上還設置有生活樓8,用于保障作業平臺3上的施工人員的生活需求。作為優選實施例,沉箱I的底部設置有定位樁7。定位樁7的底部為尖頭,當沉箱I進水下沉接觸水底地面時,定位樁7在沉箱I的重力作用下,插入水底地面,將沉箱I固定。因此,在水流速度大、沖刷嚴重的施工環境,可以防止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受水流影響而產生滑移。在本實施例中,定位樁7包括樁本體71和驅動裝置72,樁本體71鉸接在沉箱I的底部,驅動裝置72與樁本體71連接,用于驅動樁本體71相對于沉箱I轉動,以使樁本體71的尾端靠近或遠離沉箱I的底面。具體地,沉箱I的底面上可以開設收納樁本體71的凹槽,凹槽中安裝有平行于沉箱I的底面的鉸接軸,樁本體71的首端通過該鉸接軸與沉箱I鉸接。驅動裝置72為液壓油缸,其缸筒鉸接在沉箱I的底部,活塞桿鉸接在樁本體71上。在航行狀態時,驅動裝置72驅動樁本體71轉動,使樁本體71收納在凹槽中,不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箱(1)、支撐裝置(2)、作業平臺(3)、抱樁裝置(4)和起重設備(5),所述沉箱(1)內設置有壓載艙(12)以及控制壓載艙(12)進水和排水的進排水系統,所述支撐裝置(2)安裝在所述沉箱(1)上,并支撐所述作業平臺(3),所述抱樁裝置(4)安裝在所述作業平臺(3)上,用于定位樁體(200),所述起重設備(5)用于起吊所述樁體(200)和打樁錘(6),所述壓載艙(12)在航行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小于在打樁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所述沉箱(1)在航行狀態時浮在水上,在打樁狀態時與水底地面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箱(I)、支撐裝置(2)、作業平臺(3)、抱樁裝置(4)和起重設備(5),所述沉箱(I)內設置有壓載艙(12)以及控制壓載艙(12)進水和排水的進排水系統,所述支撐裝置(2)安裝在所述沉箱(I)上,并支撐所述作業平臺(3),所述抱樁裝置(4)安裝在所述作業平臺(3)上,用于定位樁體(200),所述起重設備(5)用于起吊所述樁體(200)和打樁錘¢),所述壓載艙(12)在航行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小于在打樁狀態時的壓載水水量,所述沉箱(I)在航行狀態時浮在水上,在打樁狀態時與水底地面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業平臺(3)上設置有第一導軌(31),所述抱樁裝置(4)包括第一驅動機構、導向塊(41)、抱樁架(42)和抱樁器(44),所述導向塊(41)與所述第一導軌(31)可移動地配合,所述第一驅動機構與所述導向塊(41)連接,用于驅動所述導向塊(41)沿所述第一導軌(31)移動,所述抱樁架(42)連接在所述導向塊(41)上,所述抱樁器(44)安裝在所述抱樁架(4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樁架(42)上設置有第二導軌(43),所述第二導軌(4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導軌(31)的延伸方向,所述抱樁器(44)與所述第二導軌(43)可移動地配合,所述抱樁器(44)與第二驅動機構連接,所述第二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抱樁器(44)沿所述第二導軌(43)移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坐底式水上打樁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樁架(42)的上端和下端均設置有第二導軌(43),所述抱樁器(44)包括上滑塊(441)、下滑塊(442)、連接板(443)和抱箍(444),所述上滑塊(441)與所述抱樁架(42)上端的第二導軌(43)可移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龍,蔣三定,閆明強,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