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注塑機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具有:伺服馬達,該伺服馬達用于使噴嘴前進,該噴嘴用于對模具進行噴嘴接觸;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將該伺服馬達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以及彈性部件,該彈性部件與該傳動機構連接且用于產生噴嘴接觸力。對伺服馬達進行如下的轉矩限制:在彈性部件與設定的噴嘴接觸力對應地被壓縮了的位置上對伺服馬達進行定位期間,以比該設定噴嘴接觸力大且比與彈性部件的最大壓縮量對應的噴嘴接觸力小的轉矩限制值進行伺服馬達的轉矩限制。這樣,在伺服馬達上產生了過大的負荷時,由于伺服馬達低于負荷地進行旋轉,所以不會對注射單元的機構部施加過大的負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在注塑機中,利用伺服馬達使安裝在注射圓筒前端的噴嘴向模具接觸(噴嘴接觸),進而產生預定的噴嘴接觸力的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安裝在注塑機的注射單元的注射圓筒前端上的噴嘴是通過將固定在注塑機主體的基座上的噴嘴前進后退用的伺服馬達的旋轉運動由滾珠螺桿等的傳動機構轉換為直線運動,從而進行前進后退動作。在噴嘴前進動作中,由噴嘴前進后退用的伺服馬達使噴嘴前進,在進行噴嘴接觸之后,還接著使噴嘴前進后退用馬達動作,壓縮上述傳動機構和注射單元之間的彈性部件,產生預定的噴嘴接觸力。并且,在產生預定的噴嘴接觸力時,使注射單 元內的螺桿前進,將熔融樹脂注射到模具中。在進行連續成形運轉期間,期望將噴嘴接觸力維持為定值,以免熔融樹脂從模具和噴嘴部漏出。但是,在基于模具的結構進行合模動作時,存在噴嘴向后退方向推回,彈性部件被壓縮,噴嘴接觸力上升的情況。此時,只要壓縮量在彈性部件的最大壓縮量以下就沒有問題,但在噴嘴超過最大壓縮量而向后退方向推回時,擔心對上述注射單元的傳動機構、噴嘴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的固定部施加過大的負荷而破損。由此,為了不產生過大的負荷,需要控制噴嘴前進后退用的伺服馬達。日本特開2003-351133號公報公開了通過控制彈性部件的變形量來產生預定的噴嘴接觸力的技術。日本特開平5-200784號公報公開了在與噴嘴接觸力對應的位置上定位伺服馬達的技術。日本特開昭63-154320號公報公開了按照設定好的噴嘴接觸力來控制馬達的轉矩的技術。日本特開2006-27248號公報公開了在由檢測彈性部件的壓縮量的編碼器檢測彈性部件的壓縮量超過了預定量時,使馬達向噴嘴離開模具的方向旋轉,或者解除保持馬達位置的制動器的技術。上述日本特開2003-351133號公報、日本特開平5-200784號公報公開的技術是通過檢測壓縮部件的位移量從而產生預定的噴嘴接觸力,或者在產生預定的噴嘴接觸力的位置進行伺服馬達的定位的技術。利用彈性部件的變形量來控制噴嘴接觸力的方法如日本特開昭63-154320號公報那樣,與用馬達的轉矩進行控制的場合相比不受傳動機構的摩擦等的影響,所以具有能夠準確產生預定的噴嘴接觸力的優點。但是,在這些現有技術中,對于設想因合模動作而將過大的負荷施加在注射單元上的用于機構部的保護的對策,沒有任何公開。另一方面,在日本特開2006-27248號公報中,公開了檢測彈性部件的變形量,使馬達旋轉或者解除制動器的技術,但在為了檢測負荷進行旋轉動作、進行解除制動器等的過負荷回避動作,而像合模動作那樣負荷瞬間地急速增大的情況下,存在回避動作來不及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于是,本專利技術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問題,目的是提供在噴嘴前進后退用馬達產生了超過轉矩限制值的過大的負荷的情況下,由于馬達低于負荷地進行旋轉因而不會對注射單元的機構部施加過大的負荷的注塑機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注塑機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具有伺服馬達,該伺服馬達用于使噴嘴前進,該噴嘴用于對模具進行噴嘴接觸;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將上述伺服馬達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彈性部件,該彈性部件與上述傳動機構連接且用于產生噴嘴接觸力;定位控制部,該定位控制部將上述伺服馬達定位在上述彈性部件與預先設定的噴嘴接觸力對應地被壓縮了的位置;以及轉矩限制部,在對上述伺服馬達進行定位期間,該轉矩限制部以比上述設定的噴嘴接觸力大且比與上述彈性部件的最大壓縮量對應的噴嘴接觸力小的轉矩限制值進行上述伺服馬達的轉矩限制。 根據本專利技術,在產生了超過轉矩限制值的過大負荷的場合,由于馬達低于負荷地進行旋轉,所以不會對注射單元的機構部施加過大的負荷。另外,轉矩限制單元由于在位置/速度、電流等的馬達控制環路(力一 7)中直接作用于內側的電流環路中,因此即使是瞬間施加了過大的負荷的場合,也由于使得應答的滯后最小,所以能夠可靠地保護機構部。附圖說明圖I是用于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注塑機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框圖。圖2是說明在產生噴嘴接觸力的狀態下的、圖I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中的噴嘴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的位置/轉矩控制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首先,使用圖I的框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注塑機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的一個實施方式。注塑機M由底盤Mb、放置在該底盤Mb上的合模部Mc以及注射部Mi構成。注射部Mi將樹脂材料(粉末)加熱熔融,將該熔融樹脂向模具31的內腔內注射。合模部Mc主要進行模具31 (可動側模具31a、固定側模具31b)的開閉。注射部Mi由注射圓筒I、安裝在該注射圓筒I的前端上的噴嘴2、以及插通在該注射圓筒I內的螺桿3構成。在螺桿3上設有通過在該螺桿3上施加的壓力來檢測樹脂壓力的使用了測力傳感器的樹脂壓力傳感器5。來自該樹脂壓力傳感器5的輸出信號(樹脂壓力傳感器輸出信號)由A/D轉換器轉換為數字信號,輸入到伺服CPU15。螺桿3利用螺桿旋轉用伺服馬達M2并借助于由帶輪、帶等構成的傳動機構6可進行旋轉。另外,該螺桿3利用螺桿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Ml并借助于包含帶輪、帶、滾珠螺桿/螺母機構等的將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的機構的傳動機構7而被驅動,并可在螺桿3的軸向移動。再有,符號Pl表示通過檢測螺桿前進后退用馬達Ml的位置/速度來檢測螺桿3的軸向的位置/速度的位置/速度檢測器,符號P2表示通過檢測伺服馬達M2的位置/速度來檢測螺桿3的繞軸的旋轉位置/速度的位置/速度檢測器。符號4表示向注射圓筒I內供給樹脂的料斗。注塑機M具備為了將噴嘴2壓接(噴嘴接觸)在安裝了固定側模具31b的固定臺板32上而用于使注射部Mi向合模部Mc側前進的噴嘴接觸驅動裝置。該噴嘴接觸控制裝置包含安裝在底盤Mb上的噴嘴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M3 ;—端連接在該噴嘴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M3的負荷軸上、另一端以轉動自如的方式支撐在固定臺板32上的滾珠螺桿34 ;與該滾珠螺桿34螺紋結合的螺母33 ;固定在注射部Mi的注射單元39上的第一受壓板36 ;安裝在該螺母33上的第二受壓板37 ;插入第一受壓板36和第二受壓板37之間的彈簧35 ;以及測定第一受壓板36和第二受壓板37的間隔并檢測彈簧長度的傳感器38。在噴嘴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M3上安裝有位置/速度檢測器P3。該位置/速度檢測器P3的輸出信號由伺服CPU15反饋,用于噴嘴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M3的控制。 通過使噴嘴前進后退用伺服馬達M3旋轉而使滾珠螺桿34旋轉,從而噴嘴接觸驅動裝置使螺母33相對于固定臺板32前進、后退。利用該螺母33的前進、后退來調整第一受壓板36和第二受壓板37之間的間隔,進而調整彈簧35的彈力。在使圖I所示的彈簧35那樣的彈性體收縮,從而產生噴嘴推壓力的機構的情況下,通過測定該彈性體的長度從而能夠檢測噴嘴2的推壓力。作為彈性體,除了彈簧之外還能夠使用橡膠。由此,能夠產生噴嘴2向固定側模具31b的所期望的噴嘴推壓力(噴嘴接觸力)。來自檢測到彈簧35的長度的傳感器38的輸出信號借助于接口 27而作為噴嘴2的噴嘴推壓力存儲在RAM22中。由傳感器38進行的噴嘴2的噴嘴推壓力的檢測每隔時間間隔海隔取樣間隔)進行。在合模部Mc中,可動臺板30利用可動臺板前進后退馬達(未圖示)向朝向固定臺板32的方向移動(前進)進行閉模,在可動側模具31a和固定側模具31b接觸之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注塑機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伺服馬達,該伺服馬達用于使噴嘴前進,該噴嘴用于對模具進行噴嘴接觸;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將上述伺服馬達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彈性部件,該彈性部件與上述傳動機構連接且用于產生噴嘴接觸力;定位控制部,該定位控制部將上述伺服馬達定位在上述彈性部件與預先設定的噴嘴接觸力對應地被壓縮了的位置;以及轉矩限制部,在對上述伺服馬達進行定位期間,該轉矩限制部以比上述設定的噴嘴接觸力大且比與上述彈性部件的最大壓縮量對應的噴嘴接觸力小的轉矩限制值進行上述伺服馬達的轉矩限制。
【技術特征摘要】
2011.06.21 JP 2011-1370721.一種注塑機的噴嘴接觸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伺服馬達,該伺服馬達用于使噴嘴前進,該噴嘴用于對模具進行噴嘴接觸; 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將上述伺服馬達的旋轉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 彈性部件,該彈性部件與上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內山辰宏,西村浩一,
申請(專利權)人:發那科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