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譚徽霞專利>正文

    一種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126445 閱讀: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04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磨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包括固定在磨床上的拖板和沿工作臺移動方向布置的同步帶,工作臺固定在同步帶上,同步帶的一端繞設在齒輪上,該齒輪固定在轉動軸上,轉動軸連接轉動單元,從而帶動齒輪轉動,由于齒輪和同步帶嚙合,因此在齒輪轉動的同時同步帶實現平移,若轉動軸的轉動方向相反時同步帶的移動方向相反,從而實現工作臺的往復直線運動,該機構是通過齒輪與同步帶的嚙合進行傳遞動力,穩定性較高,傳動平穩,而且摩擦非常小,機構的使用壽命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磨床
    ,尤其涉及一種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由手輪、傳動軸和鋼絲繩組成,其中手輪安裝在傳動軸的一端,鋼絲繩纏繞在傳動軸的另一端,且鋼絲繩與磨床的拖板固定連接。由于鋼絲繩和拖板之間是滑動摩擦,摩擦力較大,·磨損嚴重,導致鋼絲繩的使用壽命非常短,通常三個月左右就要更換,費工費時,工作效率低。同時該裝置中的鋼絲繩拉力較小,易打滑,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防止打滑,使用壽命長的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包括固定在磨床上的拖板和沿工作臺移動方向布置的同步帶,工作臺固定在同步帶上,同步帶的一端繞設在齒輪上,該齒輪固定在轉動軸上,轉動軸連接轉動單元。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轉動單元驅動轉動軸轉動,從而帶動齒輪轉動,由于齒輪和同步帶嚙合,因此在齒輪轉動的同時同步帶實現平移,若轉動軸的轉動方向相反時同步帶的移動方向相反,從而實現工作臺的往復直線運動,該機構是通過齒輪與同步帶的嚙合進行傳遞動力,穩定性較高,傳動平穩,而且摩擦非常小,機構的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安裝在磨床中的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去除拖板后的進給機構的結構示意 圖4是去除拖板和支撐座后的進給機構的結構示意 圖5是本專利技術安裝在磨床中的另一結構示意 圖6是圖5的局部放大 圖7是同步帶與工作臺的裝配 圖8是固定座的結構意 圖9是連接板的結構示意 圖10是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和2所示,一種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包括固定在磨床上的拖板10和沿工作臺20移動方向布置的同步帶30,工作臺20固定在同步帶30上,同步帶30的一端繞設在齒輪41上,該齒輪41固定在轉動軸42上,轉動軸42連接轉動單元50。轉動單元50驅動轉動軸42轉動,從而帶動齒輪41轉動,由于齒輪41和同步帶30相互嚙合,因此在齒輪41轉動的同時同步帶30平動,若轉動軸42的轉動方向相反時同步帶30的移動方向相反,從而實現工作臺20的往復直線運動,該機構是通過齒輪41與同步帶30的嚙合進行傳遞動力,動力大,有效防 止打滑現象,穩定性較高,傳動平穩,而且摩擦非常小,機構的使用壽命長。如圖3和4,所述的轉動軸42的旁側設有軸線與之相平行的支撐軸43,支撐軸43上固設有張緊輪44,所述的支撐軸43和張緊輪44構成滾動配合,同步帶30的一端依次繞設在張緊輪44和齒輪41上,且同步帶30在張緊輪44上的繞設方向與同步帶30在齒輪41上的繞設方向相反。也就是說同步帶30在張緊輪44上的繞設方向為逆時針時在齒輪41上的繞設方向為順時針,起到張緊同步帶30的作用,防止同步帶30在長時間使用后出現松弛現象,進一步的避免打滑現象的產生,提高機構的穩定性。如圖5、6、7和8所示,所述的同步帶30的兩端均設有用于連接工作臺20的固定座60,所述的固定座60為矩形板狀,其中部開設有軸線沿豎直方向布置的通孔61,固定座60的側壁上開設有與通孔61相貫通且軸線相互垂直的固定孔63,所述的固定座60上還開設有齒形槽62,該齒形槽62位于水平面內且其開口端位于固定座60的一側面上,所述的齒形槽62的齒形及槽寬尺寸均與同步帶30吻合,同步帶30的兩個端頭部分別卡設在對應側的齒形槽62內,通孔61內設有軸承64,固定螺栓65穿過固定孔63后其端頭抵靠在軸承64的周壁上,連接螺栓66穿過軸承64后固連工作臺20。本專利技術中共設有三個固定孔63,這三個固定孔63沿著軸承64的外周面間隔布置,該結構實現可靠的固定軸承64,所述的軸承64使連接螺栓66可以在通孔61內發生轉動,因此能夠吸收同步帶30上傳遞過來的轉動力,有效防止同步帶30的帶面在長期使用后發生扭轉現象,確保同步帶30始終保持平整狀態,提高裝置的穩定性。如圖3和4,所述的轉動單元50為固定在轉動軸42 —端的轉動手輪51,該轉動手輪51輪緣處設有手柄511,操作工人握持手柄511旋轉轉動手輪51便可實現移動工作臺20,該結構的轉動單元50適應于工作臺20移動行程較短時,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如圖3和4,所述的轉動單元50包括固定在轉動軸42上的第一帶輪52和第二帶輪53,所述的第二帶輪53固定在電動機54的輸出軸上,第一帶輪52和第二帶輪53之間連接有傳動帶55,所述的電動機54為正反轉電機。電動機54驅動第二帶輪53轉動,從而通過傳動帶55帶動第一帶輪52轉動,繼而驅動轉動軸42。電動機54正轉和反轉交替進行,轉動軸42跟隨著正轉或是反轉,實現工作臺20的往復直線運動,該結構的轉動單元50效率高,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力成本。本專利技術中的轉動單元50同時采用轉動手輪51和電動機54驅動第一帶輪52的方式,也就是說轉動手輪51和第一帶輪52間隔固定在轉動軸42上。所述的支撐軸43的旁側設有固定在拖板10上的支撐座45,所述的支撐座45上設有用于容納支撐軸43的凹部,支撐軸43位于該凹部內,所述的支撐軸43和轉動軸42之間的距離可調。本專利技術中的支撐座45上設有開口朝向轉動軸42的凹部,凹部兩側的支腿上均設有開口朝上的U型槽,支撐軸43的兩端分別為方形結構,且分別卡設在對應側的U型槽,該U型槽的槽寬與支撐軸43端頭處的尺寸和形狀均吻合,也就是說支撐軸43的兩端分別初步固定在凹槽內,凹部兩側的支腿上分別開設有螺紋孔,該螺紋孔的軸線垂直于支撐軸43,緊固螺釘46穿過螺紋孔且其底部抵靠在支撐軸43上,實現支撐軸43的可靠固定,支撐軸43在U型槽的高度可調,從而實現支撐軸43和轉動軸42軸線距離的可調,發現同步帶30出現松弛時,只需調節支撐軸43和轉動軸42之間的距離便可實現張緊同步帶30的目的,進一步提聞機構的穩定性,有效防止打滑現象的廣生。所述的工作臺20的旁側設有兩個位置傳感器,這兩個位置傳感器分別位于工作臺20的兩個工作極限位置。工作臺20移動到最左或是最右位置即為工作臺的工作極限位置,傳感器21采集到工作臺20移動到極限位置時提醒電動機54反轉,實現自動控制工作臺20的移動,同時也可防止工作臺20移動過量。如圖5-10所述的同步帶30的任意一端或者兩端的固定座60和工作臺20之間設有調節單元70,換句話說,同步帶30的其中任意一端設有調節單元70,或者是同步帶30的兩端分別設有調節單元70,該調節單元70包括固定在工作臺20側面上的固定板71和固定在工作臺20下方的連接板72,所述的固定板71上開設有第一孔711和第二孔712,所設的第一孔711和第二孔712位于不同的高度且其軸線均水平布置;所述的連接板72上開設·有軸線相互垂直的中孔723和第三孔721,其中第三孔721的軸線與第二孔712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中孔723位于連接板72的中部,中孔723與通孔61的尺寸吻合且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所述的中孔723的兩側均設有腰形孔722,調節螺栓73穿過腰形孔722后與工作臺20螺紋連接,所述的連接螺栓66與中孔723構成螺紋配合;第一螺栓74穿過第一孔711后與工作臺20構成螺紋配合,第二螺栓75連接第二孔712和第三孔721。也就是說,固定板71的上端固定在工作臺上,下端通過第二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磨床上的拖板(10)和沿工作臺(20)移動方向布置的同步帶(30),工作臺(20)固定在同步帶(30)上,同步帶(30)的一端繞設在齒輪(41)上,該齒輪(41)固定在轉動軸(42)上,轉動軸(42)連接轉動單元(5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磨床上的拖板(10)和沿工作臺(20)移動方向布置的同步帶(30),工作臺(20)固定在同步帶(30)上,同步帶(30)的一端繞設在齒輪(41)上,該齒輪(41)固定在轉動軸(42 )上,轉動軸(42 )連接轉動單元(5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軸(42)的旁側設有軸線與之相平行的支撐軸(43 ),支撐軸(43 )上設有張緊輪(44),所述的支撐軸(43)和張緊輪(44)構成滾動配合,同步帶(30)的一端依次繞設在張緊輪(44)和齒輪(41)上,且同步帶(30)在張緊輪(44)上的繞設方向與同步帶(30)在齒輪(41)上的繞設方向相反。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帶(30)的兩端均設有用于連接工作臺(20)的固定座(60),所述的固定座(60)為矩形板狀,其中部開設有軸線沿豎直方向布置的通孔(61),固定座(60)的側壁上開設有與通孔(61)相貫通且軸線相互垂直的固定孔(63),所述的固定座(60)上還開設有齒形槽(62),該齒形槽(62)位于水平面內且其開口端位于固定座(60)的一側面上,所述的齒形槽(62)的齒形及槽寬尺寸均與同步帶(30)吻合,同步帶(30)的兩個端頭部分別卡設在對應側的齒形槽(62)內,通孔(61)內設有軸承(64),固定螺栓(65)穿過固定孔(63)后其端頭抵靠在軸承(64)的周壁上,連接螺栓(66)穿過軸承(64)后固連工作臺(20)。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單元(50 )為固定在轉動軸(42 ) 一端的轉動手輪(51),該轉動手輪(51)輪緣處設有手柄(511)。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磨床工作臺的進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動單元(50 )包括固定在轉動軸(42 )上的第一帶輪(52 )和第二帶輪(5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藍梁章
    申請(專利權)人:譚徽霞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日韩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蜜桃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莉萝无码AV在线播放|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超清纯白嫩大学生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院|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综合88|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