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輾環機的測量裝置,它包括固定于輾環機機架上的固定座,與固定座滑配的導桿,設置于導桿兩端的前梁和后梁,設置于前梁上的測量輪,其特征是所述前梁上設置容納測量輪的凹槽和設置于凹槽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后半個軸孔;還有固定于前梁上的前蓋,前蓋上設置有供測量輪穿過的通孔以及設置于通孔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前半個軸孔;后半個軸孔與前半個軸孔組合成完整的軸孔;在測量輪固定軸上設置直徑大于軸孔的固定軸臺階,在測量輪固定軸上套裝軸承使軸承內圈的一側與固定軸臺階相接觸,在測量輪固定軸上套裝隔套與軸承內圈另一側相接觸;在軸承外圈套裝測量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輾環機在輾環過程中對環件直徑的實時測量。輾環機用于制造高質量的無縫環形鍛件,如軸承環、齒圈、法蘭、輪轂、薄壁桶形等。
技術介紹
輾環(又稱碾環,軋環)過程中,環件直徑不斷増大,需要實時測量環件直徑,控制軋制過程。輾環機(又稱碾環機,軋環機)是輾環的有效設備。輾環過程參見圖I。輾環過程中環件4在主輥I和錐輥5的驅動下旋轉,帶動測量輪6旋轉。前梁8、后梁16,導桿10、測量輪6等組成移動部分,移動部分在固定座上左右移動。測量輪隨環件直徑的増大隨移動部分移動。輾環過程中測量輪與高溫環件接觸,并高速旋轉,因此其冷卻和潤滑尤為重要。同時,由于前梁和測量輪等工作在兩錐輥之間,為適應軋制高度小的環件,其軸向尺寸受空 間限制。目前的潤滑和冷卻方法一在測量輪轉軸上安裝油杯。因測量滾輪等移動部分在兩錐輥之間工作,為了滿足高度小的環件軋制,不能在移動部分上方安裝管路,而在固定軸上安裝油杯,只能停機潤滑。這種方法只能在軋環停止時人工實現,高溫環境下潤滑油流失大,轉動副得不到良好的冷卻和潤滑,測量輪及軸承(或軸瓦)經常損壞。目前的潤滑和冷卻方法ニ 在測量裝置導向桿上加工深孔,通過測量輪前座引入冷卻水和潤滑油。這種方法雖能在輾環過程中對測量輪進行潤滑和冷卻,但加工深孔在エ藝上難以實現。目前測量輪部分的結構使軸向尺寸不緊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測量裝置,解決潤滑和冷卻問題,并同時滿足軋制小高度的環件要求。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輾環機的測量裝置,它包括固定于輾環機機架上的固定座,與固定座滑配的導桿,設置于導桿兩端的前梁和后梁,設置于前梁上的測量輪,其特征是所述前梁上設置容納測量輪的凹槽和設置于凹槽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后半個軸孔;還有固定于前梁上的前蓋,前蓋上設置有供測量輪穿過的通孔以及設置于通孔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前半個軸孔;后半個軸孔與前半個軸孔組合成完整的軸孔;在測量輪固定軸上設置直徑大于軸孔的固定軸臺階,在測量輪固定軸上套裝軸承使軸承內圈的ー側與固定軸臺階相接觸;在軸承外圈套裝測量輪。本方案的具體特點還有,在測量輪上設置固定軸承外圈的擋環,在測量輪固定軸上套裝隔套與軸承內圈另ー側相接觸。在前梁與前蓋的連接面上通過銑削加工出潤滑油孔道和冷卻水孔道;潤滑油孔道通過潤滑油連接孔與油管連通;冷卻水孔道通過冷卻水連接孔與水管連通。所述油管和水管均為金屬管且穿過固定座連通前梁和后梁,在后梁上留有接ロ分別與潤滑主管路和冷卻主管路連通。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對測量滾輪在工作過程中潤滑和冷卻;良好的潤滑和冷卻提高了測量裝置的壽命,減少了維護工作量,同時測量裝置可靠性提高,在工作過程中,測量尺寸正確,減少了廢品率。潤滑和冷卻管路用金屬管穿過導向座;制造成本降低;導桿10長度一般在Im以上,大型輾環機的導桿10長度在2m以上,若在其中加工潤滑或冷卻孔,會給制造造成很大的困難。能夠軋制高度更低的環件。測量滾輪的安裝采用剖分結構,滾輪的固定軸卡在前蓋和前梁之間,省掉了為限制軸向位移,而需要的固定螺釘和法蘭等空間,軸向尺寸能夠降低;就能滿足高度低的環件的軋制要求。附圖說明圖I為無環過程不意圖;圖2為測量裝置不意圖;圖3為圖2中A-A的首I]視圖;圖4為前蓋7不意圖;圖中1一主棍;2—定心棍;3—芯棍;4一環件;5—維棍;6—測量輪;7—前蓋;8—前梁;9一測量輪固定軸;10—導桿;11一前固定座;12—金屬管;13—油缸;14一后固定座;15—管接頭;16—后梁;17—潤滑油孔道;18—軸承;19ー隔套;20—擋環;21—冷卻水孔道;22 —固定軸臺階;23—前半個軸孔;24—通孔;25—潤滑油連接孔;26—冷卻水連接孔。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2所示,一種輾環機的測量裝置,它包括固定于輾環機機架上的固定座,固定座包括前固定座11和后固定座14。與前固定座11和后固定座14滑配的導桿10,設置于導桿10兩端的前梁8和后梁16,設置于前梁8上的測量輪6,所述前梁8上設置容納測量輪6的凹槽和設置于凹槽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9的后半個軸孔;還有固定于前梁8上的前蓋7,如圖4所示,前蓋7上設置有供測量輪6穿過的通孔24以及設置于通孔24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9的前半個軸孔23 ;后半個軸孔與前半個軸孔23組合成完整的軸孔;在測量輪固定軸9上設置直徑大于軸孔的固定軸臺階22,在固定軸上套裝軸承18使軸承18內圈的ー側與固定軸臺階22相接觸,在測量輪固定軸9上套裝隔套19與軸承18內圈另ー側相接觸;在軸承18外圈套裝測量輪6。在測量輪6上設置固定軸承18外圈的擋環20。如圖3所示,在前梁8與前蓋7的連接面上通過銑削加工出潤滑油孔道17和冷卻水孔道21 ;潤滑油孔道17通過潤滑油連接孔25與油管連通;冷卻水孔道21通過冷卻水連接孔26與水管連通。 所述油管和水管均為金屬管12且穿過固定座連通前梁8和后梁16,在后梁16上留有接ロ分別與潤滑主管路和冷卻主管路連通。測量輪安裝吋,前蓋7和前梁8為分體結構,通過螺釘把前蓋7固定在前梁8上,測量輪固定軸9卡在軸孔中。測量輪6和軸承18安裝在測量輪固定軸9上。通過固定軸9的臺階22和隔套19把軸承18卡在前蓋7與前梁8之間的通孔24中,限制軸向位移。潤滑方法在前固定座11和后固定座14上開孔,用金屬管12穿過前固定座11和后固定座14連接前梁8和后梁16。在前梁8上通過潤滑油孔道17將潤滑油引到旋轉運動畐O。在后梁16上留有接ロ與潤滑主管路連接。旋轉運動副為滾動軸承。冷卻方法在前固定座11和后固定座14上開孔,用金屬管穿過前固定座11和后固定座14連接前梁8和后梁16。在前梁8上通過冷卻水孔道21將冷卻水引到測量滾輪,在后梁16上留有接ロ與冷卻主管路連接。油缸13固定在后固定座1 4上,當油缸13桿腔進油時,活塞桿向左縮入油缸,與活塞桿連接的后梁16帶動測量輪6壓向環件。當油缸8塞腔進油時,活塞桿伸出,后梁16帶動測量輪6離開環件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輾環機的測量裝置,它包括固定于輾環機機架上的固定座,與固定座滑配的導桿,設置于導桿兩端的前梁和后梁,設置于前梁上的測量輪,其特征是所述前梁上設置容納測量輪的凹槽和設置于凹槽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后半個軸孔;還有固定于前梁上的前蓋,前蓋上設置有供測量輪穿過的通孔以及設置于通孔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前半個軸孔;后半個軸孔與前半個軸孔組合成完整的軸孔;在測量輪固定軸上設置直徑大于軸孔的固定軸臺階,在測量輪固定軸上套裝軸承使軸承內圈的一側與固定軸臺階相接觸;在軸承外圈套裝測量輪。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輾環機的測量裝置,它包括固定于輾環機機架上的固定座,與固定座滑配的導桿,設置于導桿兩端的前梁和后梁,設置于前梁上的測量輪,其特征是所述前梁上設置容納測量輪的凹槽和設置于凹槽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后半個軸孔;還有固定于前梁上的前蓋,前蓋上設置有供測量輪穿過的通孔以及設置于通孔兩側面上用于安裝測量輪固定軸的前半個軸孔;后半個軸孔與前半個軸孔組合成完整的軸孔;在測量輪固定軸上設置直徑大于軸孔的固定軸臺階,在測量輪固定軸上套裝軸承使軸承內圈的ー側與固定軸臺階相接觸;在軸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單寶德,徐會彩,劉杰,
申請(專利權)人:濟南鑄造鍛壓機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