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體水玻璃利用高溫高壓溶解完成后,通過輸氣管路將蒸球內的一部分蒸汽直接導入到待進汽蒸球中,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然后利用蒸球中余壓送料,并對待進汽蒸球進行補汽,使待進汽蒸球滿足固體水玻璃的溶解條件。利用該方法的主要優點是不但可以減少對出料管道特別是彎頭部分的沖刷磨損,提高彎頭使用壽命,而且能夠將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得到循環利用,節省蒸汽用量高達40%以上,大大節約生產成本的同時明顯降低了生產能源的消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屬于ー種無機硅化學品生產エ藝中二次能源循環利用的方法。該方法不僅適用于對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的循環利用,而且對其它需要高溫高壓條件下溶解并且溶解設備結構類似的物質,其溶解蒸汽的循環利用均可利用此法。
技術介紹
高模數的固體水玻璃需要高溫高壓才能溶解,溶解完成后利用蒸汽壓カ將水玻璃溶液送到緩沖罐,目前幾乎所有廠家都利用汽液分離后的蒸汽將冷水加熱,甚至有的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在此過程中,由于蒸汽壓カ大,送料時對管道彎頭部分沖刷磨損極大,彎頭修補非常頻繁;很多廠家自己建窯生產水玻璃,水淬后的熱水可以滿足溶解的熱水需求,于是利用汽液分離后的蒸汽將冷水加熱的方法意義不是很大,同時熱效率也達不到保證,直 接將蒸汽排放到大氣中更是極大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ー種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該方法不僅減小固體水玻璃溶解后送料對管道彎頭部分沖刷磨損,而且可以節省蒸汽用量,降低生產成本。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ー種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體水玻璃利用高溫高壓溶解完成后,通過輸氣管路將蒸球內的一部分蒸汽直接導入到待進汽蒸球中,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然后利用蒸球中余壓送料,并對待進汽蒸球進行補汽,使待進汽蒸球滿足固體水玻璃的溶解條件。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待進汽蒸球由至少ー個的待進汽的蒸球組成,通過輸氣管路,該些待進汽蒸球同時與蒸球連通,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或者依次與蒸球連通,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輸氣管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為分別設置在蒸球和待進汽蒸球內的進氣及出料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固定在蒸球和待進汽蒸球的下料ロ的相對位置上,所述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浮動連接,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裝有壓カ表和循環截止閥,所述第二管道與第三管道連接,所述第三管道為與緩沖罐連接的總出料管道,所述第三管道上安裝有出料總截止閥,所述第二管道還旁接有與蒸汽鍋爐連接的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安裝有進汽截止閥。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蒸球和待進汽蒸球的第二管道均與第三管道連接。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循環截止閥包括相互并聯的出料截止閥和循環進汽截止閥。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蒸球和待進汽蒸球的傳動裝置上安裝有剎車裝置。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上還旁接有用于間接利用熱能的蓄熱器或者汽液分離裝置。在一實施例中,所述蒸球內的一半蒸汽直接導入到待進汽蒸球中,從第二蒸球開始,每一蒸球都可以循環利用一半左右的蒸汽,只需補充一半左右的蒸汽就能夠達到正常保壓溶解要求。當蒸球數較多并且溶解壓力控制較高時,溶解蒸汽可以進行二次循環利用甚至多次循環利用,即利用了其中的1/2后,將剩下的1/2再次供另一球利用……最后剩余的壓力能夠正常送料即可。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此方法不但可以減少對出料管道特別是彎頭部分的沖刷磨損,提高彎頭使用壽命,而且能夠將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得到循環利用,節省蒸汽用量高達40%以上,大大節約生產成本的同時明顯降低了生產能源的消耗。附圖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的輸氣管路連接示意圖。 圖中1蒸球,2待進汽蒸球,3第一管道,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第二管道,7第三管道,8第四管道,9下料口,10下料口,11壓力表,12壓力表,13循環截止閥,14循環截止閥,13-1出料截止閥,14-1出料截止閥,13-2循環進汽截止閥,14-2循環進汽截止閥,15出料總截止閥,16進汽截止閥,17進汽截止閥。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但本專利技術并不限于此。參閱附圖1,本專利技術的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體水玻璃利用高溫高壓溶解完成后,通過輸氣管路將蒸球I內的一部分蒸汽直接導入到待進汽蒸球2中,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然后利用蒸球I中余壓送料,并對待進汽蒸球2進行補汽,使待進汽蒸球2滿足固體水玻璃的溶解條件。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待進汽蒸球2由至少一個的待進汽的蒸球組成,通過輸氣管路,該些待進汽蒸球2同時與蒸球I連通,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或者該些待進汽蒸球2依次與蒸球I連通,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輸氣管路包括第一管道3和4、第二管道5和6、第三管道7和第四管道8,所述第一管道3、4為分別設置在蒸球I和待進汽蒸球2內的進氣及出料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3、4固定在蒸球I和待進汽蒸球2的下料口 9、10的相對位置上,所述第一管道3、4與第二管道5、6浮動連接,所述第二管道5、6上分別安裝有壓力表11、12和循環截止閥13、14,所述第二管道5、6與第三管道7連接,所述第三管道7為與緩沖罐連接的總出料管道,所述第三管道7上安裝有出料總截止閥15,所述第二管道5、6還旁接有與蒸汽鍋爐連接的第四管道8,所述第四管道8上安裝有進汽截止閥16、1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蒸球I和待進汽蒸球2的第二管道5、6均與第三管道7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循環截止閥13、14包括相互并聯的出料截止閥13-1、14_1和循環進汽截止閥13-2、14-2。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蒸球I和待進汽蒸球2的傳動裝置上安裝有剎車裝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三管道上還旁接有用于間接利用熱能的蓄熱器或者汽液分離裝置。參閱附圖1,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工藝步驟實現的(1)蒸球I保壓完成20— 40分鐘前,待進汽蒸球2開始下料(20 — 40分鐘完成),鎖緊待進汽蒸球2的球蓋后開啟傳動裝置的電機,使之轉動; (2)、蒸球I保壓溶解I.0 — 2. 0小時后停止于倒立位置,此時,下料ロ 9和球蓋朝下,且第一管道3位于上部位置; (3)、先后打開出料截止閥13-1和循環進汽截止閥14-2,觀察壓力表11和壓カ表12的變化情況,當兩者開始達到平衡時,先后關閉循環進汽截止閥14-2和出料截止閥13-1 ; (4)、轉動蒸球I至正立位置時停止,此時球蓋朝正上方,先后打開出料總截止閥15和出料截止閥13-1送料,此時壓カ約為0. 3 MPa 一 0. 5MPa。(5)、打開進汽截止閥17開始補汽,當壓カ從0.3MPa —0.5MPa升至0.6— I. OMPa時(30分鐘左右完成)關閉進汽截止閥17保壓溶解I. 0 — 2. 0小時。 (6)、待進汽蒸球2保壓溶解后,其蒸汽可供下一蒸球利用…依次循環。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專利技術的涵蓋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體水玻璃利用高溫高壓溶解完成后,通過輸氣管路將蒸球內的一部分蒸汽直接導入到待進汽蒸球中,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然后利用蒸球中余壓送料,并對待進汽蒸球進行補汽,使待進汽蒸球滿足固體水玻璃的溶解條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體水玻璃利用高溫高壓溶解完成后,通過輸氣管路將蒸球內的一部分蒸汽直接導入到待進汽蒸球中,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然后利用蒸球中余壓送料,并對待進汽蒸球進行補汽,使待進汽蒸球滿足固體水玻璃的溶解條件。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進汽蒸球由至少一個的待進汽的蒸球組成,通過輸氣管路,該些待進汽蒸球同時與蒸球連通,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或者依次與蒸球連通,以進行蒸汽的循環利用。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固體水玻璃溶解蒸汽循環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氣管路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為分別設置在蒸球和待進汽蒸球內的進氣及出料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固定在蒸球和待進汽蒸球的下料口的相對位置上,所述第一管道與第二管道浮動連接,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裝有壓力表和循環截止閥,所述第二管道與第三管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濤,周海波,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海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