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通過擊發乒乓球來實現健身娛樂的多人健身娛樂機,包括發射、上下往復、高低調節、旋轉機構,集球筐分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用管道與四個發射筒連通實現四個方向擊球,發射筒中安有擊球板和發射彈簧,不完全齒輪由擊球電動機帶動,從動齒輪與上線輪同軸安裝。上支架由4根角鋁圍成,其上裝有上支架橫梁,擊球電動機裝在上支架橫梁上。發球過程:擊球電動機帶動不完全齒輪轉動,不完全齒輪和從動齒輪嚙合時,從動齒輪旋轉同時其同軸上的上線輪也旋轉繞線,通過導繩輪、擊球拉繩拽動擊球板壓縮發射彈簧,使發射彈簧具有彈性勢能。不完全齒輪和從動齒輪不嚙合時,發射彈簧彈力恢復,拉動上線輪反轉同時使擊球板具有動能將乒乓球彈出。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運動健身娛樂器械,特別是一種通過擊發乒乓球來實現人們健身娛樂的多人健身娛樂機。
技術介紹
乒乓球運動深受我國廣大群眾的喜愛,但乒乓球的臺子占用面積較大,并且需要兩人配合進行鍛煉。雖然市面上有乒乓球發球機,但其結構復雜,價格昂貴(每臺5萬元左右),普通家庭難以支付,僅適合專業運動員訓練使用,其娛樂性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人健身娛樂機,開發乒乓球的娛樂性、趣味性、健身 性,使乒乓球不僅僅只是運動員的訓練項目,更是幼兒園、家庭、社區的娛樂項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多人健身娛樂機,包括發射機構、上下往復機構、高低調節機構、旋轉機構,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底座33及安裝于其下的萬向輪19,在底座33中心通過軸承安裝有鉛垂方向的支撐軸23,支撐軸23上固定中心齒輪21,在支撐軸23下端連接可上下調整的支撐座22,支撐座22底面安裝摩擦墊片36,在底座33上還安裝旋轉電動機26,旋轉電動機26軸上安裝行星齒輪20,行星齒輪20與中心齒輪21嚙合;所述的高低調節機構包括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17,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17的上下端通過連接板31鉸接,左右兩端通過螺母連接板32鉸接,左右兩端的螺母連接板32上配有螺桿18,上下兩連接板31分別固定到中支架29和底座33上,在底座33上設置下導桿15,中支架29沿下導桿15上下移動;所述的上下往復機構包括安裝于中支架29上的上支架導桿12,布置于上支架導桿12上的導桿彈簧13,位于導桿彈簧13之上并套于上支架導桿12上的上支架27,在中支架29上布置有往復電動機25,往復電動機25軸上固定下線輪16,上支架拉繩14的一端固定在下線輪16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架27的中心;所述的發射機構包括集球筐1,在集球筐I底部連通有管道2,管道2的出口與發射筒3出口連通,在發射筒3中設置有擊球板5和發射彈簧6,擊球拉繩10的一端固定在擊球板5上,另一端經導繩輪9后固定在上線輪11上,上線輪11與從動齒輪8同軸安裝在上支架27的中心,從動齒輪8與不完全齒輪7嚙合,不完全齒輪7固定在擊球電動機24軸上,擊球電動機24安裝在上支架27上。所述的集球筐I通過隔板分割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與相應的管道2連通,每個管道2與相應的發射筒3連通,每個發射筒3中均設置有擊球板5、發射彈簧6和擊球拉繩10,擊球拉繩10經過相應的導繩輪9后固定在同一個上線輪11上。所述的上支架27由四根角鋁圍成,其上固定上支架橫梁28,擊球電動機24安裝在上支架橫梁28上。所述的中支架29由四根角鋁圍成,其上固定中支架橫梁30,往復電動機25安裝在中支架橫梁30上。所述的底座33由四根角鋁圍成,其上固定底座橫梁34,底座連接板37固連在底座橫梁34下方,正中安裝有軸承,支撐軸23與軸承內圈固定,使底座連接板37與支撐軸23可相對旋轉,旋轉電動機26也安裝在底座連接板37上。所述的在支撐軸23下端連接可上下調整的支撐座22,是指在支撐軸23下端與支撐座22上端設置有兩個上下對應的銷孔,銷孔通過定位銷35定位。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I、本專利技術更具有娛樂性,可設計多種比賽規則。①每人初始50球,拍回發射出來的球進入自己的集球筐,直到自己方向的發射口不再出球,即時間久者獲勝。②集球筐接住發射出來的球,接球多者獲勝。2、設計靈巧,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每臺不足I萬),整機可旋轉,使玩家在旋轉運動 中接拍球,增加娛樂難度。3、致力于娛樂方向,培養人們的運動興趣、團結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鍛煉身體。4、可應用于幼兒園、小學、公園、社區、家庭,給各年齡段的人玩樂。5、可應用于動漫城等娛樂場所,增加其吸引力,體現商業價值。6、可應用于電視娛樂綜藝節目類的游戲互動,提高趣味性與收視率。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發射機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上下往復機構結構示意圖。圖4本專利技術旋轉機構結構示意圖。圖5本專利技術旋轉機構底座部分結構示意圖。I.集球筐,2.管道,3.發射筒,4.乒乓球,5.擊球板,6.發射彈簧,7.不完全齒輪,8.從動齒輪,9.導繩輪,10.擊球拉繩,11.上線輪,12.上支架導桿,13.導桿彈簧,14.上支架拉繩,15.下導桿,16.下線輪,17.連桿,18.螺桿,19.萬向輪,20.行星齒輪,21.中心齒輪,22.支撐座,23.支撐軸,24.擊球電動機,25.往復電動機,26.旋轉電動機,27.上支架,28.上支架橫梁,29.中支架,30.中支架橫梁,31.連接板,32.螺母連接板,33.底座,34.底座橫梁,35.定位銷,36.摩擦墊片,37.底座連接板。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可以從四個方向同時自動發球,發球的方向可調,落點隨機,整機高度可調節,整機可旋轉,移動方便。本專利技術包括發射機構、上下往復機構、高低調節機構、旋轉機構。如附圖所示,發射機構布置在上層,由集球筐I、管道2、發射筒3、乒乓球4、擊球板5、發射彈簧6、不完全齒輪7、從動齒輪8、擊球電動機24、導繩輪9、擊球拉繩10、上線輪11、上支架27、上支架橫梁28組成。集球筐I分成四個區域,每個區域用管道2分別與四個發射筒3連通實現四個方向的同時擊球,發射筒3中安有擊球板5和發射彈簧6,不完全齒輪7由擊球電動機24帶動,從動齒輪8與上線輪11同軸安裝。上支架27由4根角鋁圍成,其上安裝有上支架橫梁28,擊球電動機24裝在上支架橫梁28上。發球過程擊球電動機24帶動不完全齒輪7轉動,當不完全齒輪7和從動齒輪8嚙合時,從動齒輪8開始旋轉同時其同軸上的上線輪11也開始旋轉繞線,通過導繩輪9、擊球拉繩10拽動擊球板5壓縮發射彈簧6,使發射彈簧6具有彈性勢能。不完全齒輪7和從動齒輪8不嚙合時,發射彈簧6彈力恢復,拉動上線輪11反轉同時使擊球板5具有動能將乒乓球4彈出。如此反復,實現連續發球。人只需站在發射筒3出口處附近地面上,將從發射筒3擊發出的乒乓球4用球拍拍回集球筐I中自己的區域就可以了,也可以用球筐去接發射出來的乒乓球,接球多者獲勝。安裝在發射機構下方的是上下往復機構,上下往復機構的中支架29由4根角鋁圍成,其上安裝有中支架橫梁30,往復電動機25裝在中支架橫梁30上,下線輪16裝在往復電動機25軸上。四根上支架導桿12下端固定在中支架29上,上端穿過上支架27。上支架導桿12上套有導桿彈簧13,導桿彈簧13 —端與中支架29固定,另一端與上支架27固定。往復電動機25正轉時帶動下線輪16旋轉,上支架拉繩14 一端與下線輪16連接 ,另一端與上支架橫梁28連接,通過上支架拉繩14拉動上支架橫梁28,使發射機構沿上支架導桿12向下移動,此時上支架導桿12上的導桿彈簧13被壓縮;往復電動機25反轉的時候,下線輪16松開繞緊的上支架拉繩14,上支架導桿12上的導桿彈簧13彈力釋放,使得發射機構沿上支架導桿12向上移動。如此反復,便實現了發射機構上下往復運動,發球點的高度跟隨變化,使落球點的位置不斷改變,增加了接拍球的難度。高低調節機構布置在上下往復機構的下方,高低調節機構由4根圍成平行四邊形的連桿17、螺桿18、下導桿15、連接板31、螺母連接板32組成,連桿17的兩端分別與連接板31、螺母連接板32鉸接。螺母連接板32內制有螺紋,與螺桿1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人健身娛樂機,其特征是:包括發射機構、上下往復機構、高低調節機構、旋轉機構,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底座(33)及安裝于其下的萬向輪(19),在底座(33)中心通過軸承安裝有鉛垂方向的支撐軸(23),支撐軸(23)上固定中心齒輪(21),在支撐軸(23)下端連接可上下調整的支撐座(22),支撐座(22)底面安裝摩擦墊片(36),在底座(33)上還安裝旋轉電動機(26),旋轉電動機(26)軸上安裝行星齒輪(20),行星齒輪(20)與中心齒輪(21)嚙合;所述的高低調節機構包括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17),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17)的上下端通過連接板(31)鉸接,左右兩端通過螺母連接板(32)鉸接,左右兩端的螺母連接板(32)上配有螺桿(18),上下兩連接板(31)分別固定到中支架(29)和底座(33)上,在底座(33)上設置下導桿(15),中支架(29)沿下導桿(15)上下移動;所述的上下往復機構包括安裝于中支架(29)上的上支架導桿(12),布置于上支架導桿(12)上的導桿彈簧(13),位于導桿彈簧(13)之上并套于上支架導桿(12)上的上支架(27),在中支架(29)上布置有往復電動機(25),往復電動機(25)軸上固定下線輪(16),上支架拉繩(14)的一端固定在下線輪(16)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架(27)的中心;所述的發射機構包括集球筐(1),在集球筐(1)底部連通有管道(2),管道(2)的出口與發射筒(3)出口連通,在發射筒(3)中設置有擊球板(5)和發射彈簧(6),擊球拉繩(10)的一端固定在擊球板(5)上,另一端經導繩輪(9)后固定在上線輪(11)上,上線輪(11)與從動齒輪(8)同軸安裝在上支架(27)的中心,從動齒輪(8)與不完全齒輪(7)嚙合,不完全齒輪(7)固定在擊球電動機(24)軸上,擊球電動機(24)安裝在上支架(27)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人健身娛樂機,其特征是包括發射機構、上下往復機構、高低調節機構、旋轉機構,所述的旋轉機構包括底座(33)及安裝于其下的萬向輪(19),在底座(33)中心通過軸承安裝有鉛垂方向的支撐軸(23),支撐軸(23)上固定中心齒輪(21),在支撐軸(23)下端連接可上下調整的支撐座(22 ),支撐座(22 )底面安裝摩擦墊片(36 ),在底座(33 )上還安裝旋轉電動機(26 ),旋轉電動機(26 )軸上安裝行星齒輪(20 ),行星齒輪(20 )與中心齒輪(21)嚙合; 所述的高低調節機構包括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17),構成平行四邊形的四連桿(17)的上下端通過連接板(31)鉸接,左右兩端通過螺母連接板(32)鉸接,左右兩端的螺母連接板(32 )上配有螺桿(18 ),上下兩連接板(31)分別固定到中支架(29 )和底座(33 )上,在底座(33)上設置下導桿(15),中支架(29)沿下導桿(15)上下移動; 所述的上下往復機構包括安裝于中支架(29)上的上支架導桿(12),布置于上支架導桿(12)上的導桿彈簧(13),位于導桿彈簧(13)之上并套于上支架導桿(12)上的上支架(27),在中支架(29)上布置有往復電動機(25),往復電動機(25)軸上固定下線輪(16),上支架拉繩(14)的一端固定在下線輪(16)上,另一端固定在上支架(27)的中心; 所述的發射機構包括集球筐(I),在集球筐(I)底部連通有管道(2 ),管道(2 )的出口與發射筒(3)出口連通,在發射筒(3)中設置有擊球板(5)和發射彈簧(6),擊球拉繩(10)的一端固定在擊球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靜,陳云濤,房啟扉,姚晨,曹盛利,范成剛,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