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藥制劑:丹參5-8、醋炒延胡索5-8、獨活5-8、紅花5-8、艾葉5-8、五靈脂10-15、當歸10-15、懷牛膝10-15、制香附10-15、益母草10-15、醋炒川斷5-8、干姜5-8、黃芪8-10、熟地8-10、肉桂8-10、苦參8-10。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純中藥,經過科學的配伍,所制成的中藥具有溫經通脈,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尤其是對于胞宮寒冷,外感風寒而產生的陰寒內盛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幫助排除體內的寒氣,溫暖子宮,加強子宮生命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屬于中藥領域。
技術介紹
痛經是月經期和月經期前后出現的周期性下腹痛,常發生在月經前和月經期,偶爾發生在月經期后數日內。痛經有寒熱虛實之分,臨床可分氣滯血瘀、寒濕凝滯、氣血虛弱、濕熱下注四個證型。中醫學認為該病總體來說是經脈因風寒致使氣機受阻,血氣通行不調暢而引發的。痛經一癥,從內因來說,主要在于氣血的凝滯;從外因來說,主要由于瘀滯或寒凝。目前,治療痛經的方法主要有西藥治療及中藥治療,而以中藥治療居多。而目前市場上有許多中藥效果并不太理想,有的愈后還易復發,有的治療時間很長,但效果不太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種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治療痛經,治療時間短,愈后不再復發。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藥制劑丹參5-8、醋炒延胡索5-8、獨活5-8、紅花5-8、艾葉5-8、五靈脂10-15、當歸10-15、懷牛膝10-15、制香附10-15、益母草10-15、醋炒川斷5_8、干姜5_8、黃芪8_10、熟地8-10、肉桂 8-10、苦參 8-10。將上述各種藥物烘干后,共研細末,過150目篩,按18-20克的重量用紗布分裝即可。使用時,取盛放藥物的紗布袋,放入杯中,再沖入開水IOOml左右,保溫浸泡I小時左右,飲用即可。每日3次,每次一袋,10天為一療程。中醫認為,痛經是經血不暢、氣滯血瘀所致,“不通則痛”是中醫最根本的觀點,本專利技術的治療依據是祛瘀,理氣,溫宮。因此,本專利技術采用純中藥,經過科學的配伍,所制成的中藥具有溫經通脈,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尤其是對于胞宮寒冷,外感風寒而產生的陰寒內盛有很好的效果,能夠幫助排除體內的寒氣,溫暖子宮,加強子宮生命力。本專利技術配方中所采用的丹參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的功效;醋炒延胡索具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的功效;獨活具有祛風勝濕、止痛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通徑、散瘀止痛的功效;艾葉具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五靈脂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懷牛膝具有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的功效;制香附具有理氣解郁,止痛調經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的功效;醋炒川斷具有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的功效;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的功效;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的功效;熟地具有補血滋陰,又能補精益髓的功效;肉桂具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苦參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五年來,通過對216名患者的使用表明,總有效率達100%,治愈率達96%,輕者1-2療程即可痊愈,重者3-5個療程即可痊愈。下面結合具體病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效果。I、李某,29歲,未婚,每于經前一二天或月經期小腹脹痛,拒按,伴胸脅乳房脹,經量少,經色紫黯有塊,血塊排出后痛減,經凈疼痛消失,舌紫黯,脈弦滑。2007年過4月份開始服用本專利技術的中藥,連服三個療程,下次經期所有的痛經癥狀都消失,至今沒有復發過。2、樊某,32歲,已婚,癥見經前數日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經色黯黑有塊,有時畏冷身疼,其舌苔白膩,脈沉緊。2007年8月份開始服用本專利技術的中藥,連服三個療程。停藥后的第一次月經時,其所有痛經癥狀都消失,至今沒有復發過。3、姜某,36歲,已婚,癥見經期小腹隱隱作痛,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薄,其神疲乏力,舌淡,脈細弱。2008年I月份開始服用本專利技術的中藥,連服三個療程。停藥后的第一 次月經時,其所有痛經癥狀都消失,至今沒有復發過。4、毛某,34歲,已婚,癥見經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并伴腰骶疼痛,平時小腹時痛,經來疼痛加劇。低熱起伏,經色黯紅,質稠有塊,帶下黃稠,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而膩,脈弦數。2008年3月份開始服用本專利技術的中藥,連服三個療程。停藥后的第一次月經時,其所有痛經癥狀都消失,至今沒有復發過。具體實施例方式I、按重量稱取下列原料丹參5Kg、醋炒延胡索5Kg、獨活5Kg、紅花5Kg、艾葉5Kg、五靈脂10Kg、當歸10Kg、懷牛膝10Kg、制香附10Kg、益母草10Kg、醋炒川斷5Kg、干姜5Kg、黃芪8Kg、熟地8Kg、肉桂8Kg、苦參8Kg。將上述各種藥物烘干后,共研細末,過150目篩,按18-20克的重量用紗布分裝即可。2、按重量稱取下列原料丹參8Kg、醋炒延胡索8Kg、獨活8Kg、紅花8Kg、艾葉8Kg、五靈脂15Kg、當歸15Kg、懷牛膝15Kg、制香附15Kg、益母草15Kg、醋炒川斷8Kg、干姜8Kg、黃芪10Kg、熟地10Kg、肉桂10Kg、苦參10Kg。將上述各種藥物烘干后,共研細末,過150目篩,按18-20克的重量用紗布分裝即可。3、按重量稱取下列原料丹參6Kg、醋炒延胡索6Kg、獨活6Kg、紅花6Kg、艾葉6Kg、五靈脂13Kg、當歸13Kg、懷牛膝13Kg、制香附13Kg、益母草13Kg、醋炒川斷7Kg、干姜7Kg、黃芪9Kg、熟地9Kg、肉桂9Kg、苦參9Kg。將上述各種藥物烘干后,共研細末,過150目篩,按18-20克的重量用紗布分裝即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藥制劑:丹參5?8、醋炒延胡索5?8、獨活5?8、紅花5?8、艾葉5?8、五靈脂10?15、當歸10?15、懷牛膝10?15、制香附10?15、益母草10?15、醋炒川斷5?8、干姜5?8、黃芪8?10、熟地8?10、肉桂8?10、苦參8?10。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藥制劑丹參5-8、醋炒延胡索5-8、獨活5-8、紅花5-8、艾葉5-8、五靈脂10-1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于海華,
申請(專利權)人:于海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