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藥接口,屬于醫療器械制造技術領域。提供一種使用操作方便,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易折柄的存在而造成二次污染的混藥接口。所述混藥接口包括由混藥卡體和針筒體構成的混藥嘴,還包括含有易折柄的硬雙接口,硬雙接口上設置有混藥通道,硬雙接口與混藥嘴通過安裝在混藥通道和針筒體上的密封膠管連接為一個整體,易折柄設置在密封膠管內的混藥通道的末端,并將該混藥通道的末端封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混藥接口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藥接口,屬于醫療器械制造
技術介紹
在使用西林瓶盛裝的粉針劑、凍干粉針劑或水針劑時,需要通過注射器將輸液軟袋中的藥水或注射用水抽出注入西林瓶內,重復上述工作,直到西林瓶內有足夠的藥液;然后再將西林瓶反復搖動直到瓶內的藥劑混合均勻,再用注射器將西林瓶內藥液抽出注入輸液軟袋中,如此反復,直到瓶內的藥液被抽完為止。上述的混藥操作過程比較費時、費力、費耗材如注射器,且極易造成藥液的二次污染。專利號為ZL200520052561.2的專利,提供了一種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焊接在輸液軟袋上的混藥接口,這種混藥接口的優點在于:在混藥時,不需要反復的從輸液軟袋中抽取藥水,而是將西林瓶置于混藥接口的混藥卡體上,折斷易折柄,使西林瓶通過針筒體與輸液軟袋連通,然后輕壓輸液軟袋,將藥水注入西林瓶中,混合均勻后再將西林瓶置于高處,反復擠壓輸液軟袋即可,操作簡單,節約耗材。但是,這種混藥接口也有許多不足,其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1、所述混藥接口的易折柄位于輸液軟袋內,在使用時,折斷易折柄后,折柄段極易掉入輸液軟袋中,同時易折柄在折斷時,會產生塑料微粒污染輸液軟袋中的藥液,并且在折斷的過程中,由于易折柄使用的PP塑料的韌性,致使折斷力較大,折斷操作時極容易將輸液軟袋戳穿,使輸液軟袋無法使用;2、固定西林瓶的混藥卡體的密封是采用將支撐板粘貼到保護膜上,再通過粘合劑粘接在混藥卡體的敞開端實現的,這樣,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保護膜很容易掉落,造成混藥卡體內的針筒體污染,同時,粘合劑本身也會造成混藥卡體的污染。又由于該技術的針筒體采用的是聚丙烯材料,使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難以達到順利刺穿西林瓶蓋的效果,而且該針筒體和混合嘴是組裝結構,在運輸或使用過程中容易松動或掉落,造成漏液和污染。另外,所述混藥接口的連接底座的設計為表面部分光滑、座底兩端菱角鋒銳的船型結構,這樣的結構在與輸液軟袋的焊接過程中所使用的焊接溫度較高,容易造成軟袋的“過焊”,嚴重影響密封性能,造成漏液,且鋒銳的棱角在藥物的儲存、運輸過程中極易損傷輸液軟袋本身,同樣容易帶來漏液和原材料的浪費。為了克服上述易折柄被折斷后容易掉入輸液袋內,或折斷時容易刺破輸液袋的問題,現有技術中,根據混藥嘴與硬雙接口通過密封膠管連接的結構特點,也有將易折柄設置在密封膠管內的針筒體末端的結構,這種結構的缺點主要是,在使用過程中,易折柄位于輸液軟袋的下部,這樣液體會進入混藥通道,即使沒有折斷易折柄打開混藥通道,易折柄也會始終浸泡在液體,增加二次污染的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操作方便,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易折柄的存在而造成二次污染的混藥接口。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藥接口,包括由混藥卡體和針筒體構成的混藥嘴,還包括含有易折柄的硬雙接口,硬雙接口上設置有混藥通道,硬雙接口與混藥嘴通過安裝在混藥通道和針筒體上的密封膠管連接為一個整體,易折柄設置在密封膠管內的混藥通道的末端,并將該混藥通道的末端封閉。進一步的是,還包括由支撐板和保護膜構成的密封件,保護膜粘接在支撐板上;混藥卡體具有一個敞開端和一個密封端,針筒體位于密封端;密封件通過保護膜粘固在混藥卡體的敞開端的端面上,并將該敞開端密封,支撐板支撐在混藥卡體敞開端的內側壁上。進一步的是,易折柄由折柄段構成,易折柄通過折柄段與硬雙接口的混藥通道一體成型,或通過折柄段與硬雙接口的混藥通道的末端焊接連接。上述方案的優選方式是,易折柄的折柄段在其橫截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型或三個角結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易折柄設置到密封膠管內的混藥通道的末端來封閉混藥通道,保證了在將混藥接口組裝到輸液軟袋上后,在沒有折斷易折柄之前,易折柄不會處于液體中,降低了混藥接口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二次污染的機率;同時,由于組狀完成后,易折柄位于密封膠管內,在折斷時不用當心在折斷操作過程中易折柄會刺破輸液軟袋,操作十分方便、快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輸液軟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涉及到的硬雙接口的主視圖;圖3為圖2的俯視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涉及到的混藥嘴的主視圖存圖6為圖5的B-B剖視。圖中標記為:輸液軟袋1、硬雙接口2、混藥通道22、混藥嘴3、易折柄4、折柄段42、混藥卡體5、敞開端51、密封端52、針筒體6、密封膠管7、密封件9、支撐板91、保護膜92。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圖5以及圖6所示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使用操作方便,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易折柄的存在而造成二次污染的混藥接口。所述混藥接口包括由混藥卡體5和針筒體6構成的混藥嘴3,還包括含有易折柄4的硬雙接口2,硬雙接口2上設置有混藥通道22,硬雙接口2與混藥嘴3通過安裝在混藥通道22和針筒體6上的密封膠管7連接為一個整體,易折柄4設置在密封膠管7內的混藥通道22的末端,并將該混藥通道22的末端封閉。這樣,通過上述將易折柄4設置到密封膠管7內的混藥通道22的末端來封閉混藥通道22,保證了在將混藥接口組裝到輸液軟袋1上后,在沒有折斷易折柄4之前,易折柄4不會處于液體中,降低了本專利技術的混藥接口在使用過程中產生二次污染的機率;同時,由于易折柄4位于密封膠管7內,在折斷時不用當心在折斷操作過程中易折柄4會刺破輸液軟袋1,操作十分方便、快捷。上述實施方式中,混藥卡體可以敞開端51可以是非封閉的,這樣在混藥接口的儲存運輸過程中均容易被污染,為了保證混藥接口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不被二次污染,如圖1、圖6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混藥接口還包括由支撐板91和保護膜92構成的密封件9,保護膜92粘接在支撐板91上;混藥卡體5具有一個敞開端51和一個密封端52,針筒6體位于密封端52;密封件9通過保護膜92粘固在混藥卡體5的敞開端51的端面上,并將該敞開端51密封,支撐板91支撐在混藥卡體敞開端51的內側壁上。這樣,在混藥卡體的敞開端51上設置密封件9后,不管是混藥接口在制造過程中,還是在儲存運輸過程中,均不會由于裸露在空氣中而發生二次污染。上述實施方式中,為了使易折柄4的結構更簡單,制造更方便,如圖2、圖3以及圖4所示,易折柄4由折柄段42構成,易折柄4通過折柄段42與硬雙接口2的混藥通道22一體成型,或通過折柄段42與硬雙接口2的混藥通道22的末端焊接連接;易折柄4的折柄段42在其橫截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型或三個角結構。這樣,既可以使易折柄4的結構更簡單,也便于將易折柄4與硬雙接口2成整制造,節約制造成本。將折柄段42的橫截面制成十字型或三個角結構,既可以節約材料,降低成本,又方便在折柄段42上形成導流通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藥接口,包括由混藥卡體(5)和針筒體(6)構成的混藥嘴(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含有易折柄(4)的硬雙接口(2),硬雙接口(2)上設置有混藥通道(22),硬雙接口(2)與混藥嘴(3)通過安裝在混藥通道(22)和針筒體(6)上的密封膠管(7)連接為一個整體,易折柄(4)設置在密封膠管(7)內的混藥通道(22)的末端,并將該混藥通道(22)的末端封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藥接口,包括由混藥卡體(5)和針筒體(6)構成的混藥嘴(3),含有易折柄(4)的硬雙接口(2),硬雙接口(2)上設置有混藥通道(22),硬雙接口(2)與混藥嘴(3)通過安裝在混藥通道(22)和針筒體(6)上的密封膠管(7)連接為一個整體,其特征在于:易折柄(4)設置在密封膠管(7)內的混藥通道(22)的末端,并將該混藥通道(22)的末端封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藥接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由支撐板(91)和保護膜(92)構成的密封件(9),保護膜(92)粘接在支撐板(91)上;混藥卡體(5)具有一個敞開端(51)和一個密封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科,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