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設置鍵槽的殼體、功能鍵組件、以及功能鍵組件處的防水組件;功能鍵組件包括鍵帽和微動開關,微動開關位于殼體內部,鍵帽露出鍵槽;防水組件包括:硅膠體和防水膠條,硅膠體位于微動開關和鍵帽之間,其外沿通過防水膠條與鍵槽周邊的殼體內壁密封粘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防水組件的硅膠體位于功能鍵組件的鍵帽與微動開關之間,硅膠體的外沿通過防水膠條密封粘結于鍵槽周邊的殼體內壁,硅膠體的外沿與殼體內壁之間不存在摩擦,因此不存在硅膠體外沿的摩擦損傷現象,硅膠體的外沿與殼體內壁之間的密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的防水性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設備防水
,特別涉及一種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各種數碼類產品和移動終端產品等電子設備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升,電子設備產品防水性能的好壞已成為用戶在衡量產品質量時考慮的ー個重要因素。其中,由于電子設備中需要単獨安裝的功能鍵組件,如音量控制鍵、電源控制鍵以及拍照鍵等,其安裝結構比較特殊,因此,這些功能鍵組件處的防水性能是影響整個產品防水性能的ー個重要方面。為描述方便,下文以安裝于電子設備側面的側鍵組件為例進行描述。請參考圖1, 圖I為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結構示意圖。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結構包括后殼I和側鍵組件;側鍵組件包括鍵帽3和微動開關6 ;后殼I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鍵槽2,鍵帽3安裝于鍵槽2且露出鍵槽2 ;鍵帽3具有指向微動開關6的方向延伸的凸起31 ;當然,為了增加用戶按鍵時的手感,鍵帽3和微動開關6之間還設有硅膠體4 ;硅膠體4具有用于包裹上述凸起31的凹形槽,鍵槽2的側壁向內凹陷形成用于對硅膠體4進行限位的限位槽5,硅膠體4的外沿41部分伸入限位槽5。硅膠體4的尺寸大于鍵槽2的內部尺寸,硅膠體4的外沿14通過鍵帽3的凸起31對硅膠體4凹形槽槽底的頂壓之力壓緊在限位槽5的限位面51上;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的側鍵組件通過硅膠體4的外沿41與限位槽5的限位面51之間的壓緊形成硅膠體4與鍵槽2之間過盈配合實現對硅膠體4兩側的隔離,從而實現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防水功能;因此,硅膠體4還能起到一定的防水功能,硅膠體4限位槽5共同形成了電子設備的防水組件。當按動鍵帽3時,鍵帽3通過其設置的凸起31將動カ傳遞給硅膠體4具有的凹形槽,硅膠體4的凹形槽在凸起31的壓カ下向靠近微動開關6的方向拉伸,從而將動カ傳遞給微動開關6。但是,硅膠體4的外沿41壓緊于限位槽5的限位面51,當硅膠體4中間形成凹形架構的部分向靠近微動開關6的方向拉伸時,娃膠體4的外沿41也會被拉伸,從而外沿41與限位槽5的限位面51之間會產生摩擦,對硅膠體4的外沿41造成磨損,從而使硅膠體4的外沿41與鍵槽2之間的密封性,降低了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防水功能,因此,現有技術中的電子設備防水性能的穩定性較差。因此,如何提供ー種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穩定性的電子設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ー。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ー種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穩定性的電子設備。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ー種電子設備,包括設置鍵槽的殼體、功能鍵組件、以及所述功能鍵組件處的防水組件;所述功能鍵組件包括鍵帽和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位于殼體內部,所述鍵帽露出鍵槽;所述防水組件包括硅膠體和防水膠條,所述硅膠體位于微動開關和鍵帽之間,其外沿通過防水膠條與所述鍵槽周邊的殼體內壁密封粘結。優選地,所述防水組件還包括位于所述殼體內并將硅膠體的外沿壓緊于殼體內壁上的支架。優選地,所述支架固定連接于殼體內壁上。優選地,所述殼體內壁在鍵槽的兩側,分別設有至少ー個固定臺;·所述支架對應每ー個固定臺,設有ー個固定耳,所述固定臺與對應固定耳通過緊固件緊固。優選地,所述支架壓緊硅膠體的周邊間隔設有若干定位槽,所述硅膠體上與每ー個定位槽對應的位置設有與定位槽卡接的定位塊。優選地,所述支架的制作材料為鐵鎳合金。優選地,所述硅膠體與所述微動開關的接觸凸起之間設有防護片,所述防護片通過背膠粘于所述硅膠體。優選地,所述防護片為PC片。 優選地,所述功能鍵組件為側鍵組件。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包括設置鍵槽的殼體、功能鍵組件、以及所述功能鍵組件處的防水組件;所述功能鍵組件包括鍵帽和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位于殼體內部,所述鍵帽露出鍵槽;所述防水組件包括硅膠體和防水膠條,所述硅膠體位于微動開關和鍵帽之間,其外沿通過防水膠條與所述鍵槽周邊的殼體內壁密封粘結。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防水組件的硅膠體位于功能鍵組件的鍵帽與微動開關之間,硅膠體的外沿通過防水膠條密封粘結于鍵槽周邊的殼體內壁,將鍵帽與微動開關之間密封隔離,防止水以及水汽等通過鍵槽進入電子設備的殼體內部,實現電子設備的殼體鍵槽處的防水性能;當用戶操作功能鍵組件吋,鍵帽受到的壓カ傳遞至硅膠體,然后通過硅膠體傳遞至微動開關的接觸凸起上,從而實現對功能鍵組件的操作;硅膠體的外沿通過防水膠條密封粘接于殼體內壁來實現硅膠體的外沿部分與殼體內壁之間的密封關系,相對于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硅膠體與鍵槽之間的過盈配合,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其硅膠體的外沿與殼體內壁之間不存在摩擦,因此不存在硅膠體外沿的摩擦損傷現象,硅膠體的外沿與殼體內壁之間的密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因此,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的防水性具有良好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I為現有技術中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中支架與殼體之間的固定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中硅膠體與支架的定位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考圖2和圖3,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側鍵組件處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包括設置鍵槽112的殼體11、功能鍵組件、以及功能鍵組件處的防水組件;功能鍵組件包括鍵帽13和微動開關19,微動開關19位于殼體11內部,鍵帽13露出鍵槽112 ;防水組件包括硅膠體14和防水膠條12,硅膠體14位于微動開關19和鍵帽13之間,其外沿143通過防水膠條12與鍵槽112周邊的殼體內壁111密封粘 結。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防水組件的硅膠體14位于功能鍵組件的鍵帽13與微動開關19之間,硅膠體14的外沿143通過防水膠條12密封粘結于鍵槽112周邊的殼體內壁111,將鍵帽13與微動開關19之間密封隔離,防止水以及水汽等通過鍵槽112進入電子設備的殼體11內部,實現電子設備的殼體11鍵槽112處的防水性能;當用戶操作功能鍵組件時,鍵帽13受到的壓カ傳遞至硅膠體14,然后通過硅膠體14傳遞至微動開關19的接觸凸起191上,從而實現對功能鍵組件的操作;硅膠體14的外沿143通過防水膠條12密封粘接于殼體內壁111來實現硅膠體14的外沿143部分與殼體內壁111之間的密封關系,相對于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硅膠體與鍵槽之間的過盈配合,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其硅膠體14的外沿143與殼體11之間不存在摩擦,因此不存在硅膠體14外沿143的摩擦損傷現象,硅膠體14的外沿143與殼體內壁111之間的密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因此,本技術提供的電子設備的防水性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具體的,為了增加硅膠體14與殼體內壁111之間密封的穩定性,上述技術方案中提到的防水組件還包括位于殼體11內并將硅膠體14的外沿143壓緊于殼體內壁111上的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設備,包括設置鍵槽的殼體、功能鍵組件、以及所述功能鍵組件處的防水組件;所述功能鍵組件包括鍵帽和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位于殼體內部,所述鍵帽露出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組件包括:硅膠體和防水膠條,所述硅膠體位于微動開關和鍵帽之間,其外沿通過防水膠條與所述鍵槽周邊的殼體內壁密封粘結。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電子設備,包括設置鍵槽的殼體、功能鍵組件、以及所述功能鍵組件處的防水組件;所述功能鍵組件包括鍵帽和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位于殼體內部,所述鍵帽露出鍵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組件包括硅膠體和防水膠條,所述硅膠體位于微動開關和鍵帽之間,其外沿通過防水膠條與所述鍵槽周邊的殼體內壁密封粘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組件還包括位于所述殼體內并將硅膠體的外沿壓緊于殼體內壁上的支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連接于殼體內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壁在鍵槽的兩側,分別設有至少ー個固定臺;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英杰,高斌,
申請(專利權)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