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放纜車,其結構包括至少一個車體,所述車體包括車架及車輪,在所述車架上對稱設置有可上下移位的第一電纜架、用于支撐所述電纜架的千斤頂以及用于安置千斤頂的支撐臺架,所述電纜架上設置有電纜支撐座及成對的沿縱向排布的用于撐架所述支撐座的支撐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新建高速鐵路區間線路的施工,具有放纜快捷,運輸設備方便、高效、安全等特點,是高速鐵路放纜、設備運輸理想的交通工具。(*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鐵四電施工機械,具體的說是一種多功能放纜車。
技術介紹
隨著高速鐵路的發展,特別是300km/h以上的高速鐵路已經逐漸成為四電施工的主題。然而,300km/h以上的高速鐵路橋梁部分往往占到整條線的70%以上,甚至達到全線的82. 6%。橋梁地段施工時線路旁的施工便道往往已經恢復耕用,而且緊急通道少而狹窄,極容易造成人身、設備損傷。橋梁部分的設備、材料的運輸、安裝給工期緊迫的四電施工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也給高質量、高標準的施工要求帶來了壓力。對于四電工程施工,首先進行的是電纜敷設,不僅工作量大而且要求時間緊張,特別是通信信號電纜電纜敷設要求高,敷設電纜方式不當極容易造成電纜損傷。電纜敷設完成后,就要進行設備安裝施工,由于高·速鐵路線路大多由橋梁地段構成,設備運輸極為不便。另外,由于工期的限制,四電工程施工時往往與站前單位交叉施工,例如,四電工程電纜敷設、設備運輸時,站前單位一般在進行軌道板鋪設等施工,因此運輸車只能在軌道板間狹窄的范圍內行走,作業車寬度受限制,且為保證作業車能夠掉頭,要求施工作業車必須具有一定的機動靈活性。現有的運輸車不能充分滿足電纜敷設、設備運輸的施工要求,從一定程度上對施工進度和質量造成了不利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多功能放纜車,以解決現有的運輸車不能充分滿足電纜敷設、設備運輸的施工要求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多功能放纜車包括至少一個車體,所述車體包括車架及車輪,在所述車架上對稱設置有可上下移位的第一電纜架、用于支撐所述電纜架的千斤頂以及用于安置千斤頂的支撐臺架,所述電纜架上設置有電纜支撐座及成對的沿縱向排布的用于撐架所述支撐座的支撐牙。本技術中,在電纜架上從高到低依次設置有多對支撐牙,由此可根據電纜盤的大小,選擇合適高度的支撐牙,再將電纜支撐座放置于該支撐牙上,以使電纜盤的軸桿方便地落于其下方的電纜支撐座上。本技術設置千斤頂來支撐第一電纜架,使得第一電纜架的高度可方便地進行調節,以實現電纜盤離開地面從而或繞軸桿轉動的目的,進而實現放纜功能。在上述技術方案下,本技術可以這樣實現所述的多功能放纜車包括有首尾連接的至少兩個車體,位于最外端的車體的車架上固定有成對的第二電纜架,所述第二電纜架上設有開口向外的沿縱向排布的支撐口。所述的多功能放纜車包括首尾連接的三個車體,所述車體之間采用可即時拆卸、安裝的連接方式連接。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本多功能放纜車,可以是一個車體,也可以是首尾連接的兩個或三個車體,所述車體之間采用可即時拆卸、安裝的鉸接方式連接,以方便裝載電纜時各車體之間的拆卸、組裝;鉸接的連接方式可以滿足運輸車轉彎需要。本多功能放纜車的前部安裝動力驅動機構,即可快速、高效完成放纜、運輸任務。圖I所示,本技術包含兩個或以上車體時,前面車體可以采用如下結構所述車體包括第一車架I及車輪2,所述第一車架I上對稱設置有可上下移位的第一電纜架4,所述電纜架上部設置有起頂架5,所述電纜架4下部設置有沿縱向排布的支撐牙8以及靠 支撐牙8支撐的電纜支撐座7,所述電纜支撐座7可以安置于任意一對支撐牙8上。所述第一車架I上還對稱設置有支撐臺架3,所述支撐臺架3的臺面和所述電纜支架的起頂架5之間設置有千斤頂9。后面車體的結構為位于最外端的第二車架10上固定有成對的第二電纜架11,所述第二電纜架上設有開口向外的沿縱向排布的支撐口 12。本技術包含三個車體時,前兩個車體結構基本相同,首尾連接即可。后面的車體做為第三個車體與第二個車體首尾連接。本技術作為放纜車時的工作過程各車體在處于未連接的獨立狀態下完成電纜裝載過程。首先將第一車架I的前端下放至地面,此時該車架處于前低后高狀態,將電纜盤自車架前端推至寬度寬于電纜盤軸長的車架I內,根據電纜盤大小,將電纜支撐座7放置于高度適宜的支撐牙8上,將軸桿穿接于電纜盤的軸孔內,此時,軸桿高度應稍高于電纜支撐座7的高度。啟動千斤頂9,千斤頂向上支頂起頂架5,使所述電纜架4的位置向上移動,帶動電纜支撐座7及其承載的電纜盤上升,至電纜盤離地一定距離時將電纜架定位,離地的電纜盤可自由轉動而實現放纜功能。位于尾端的車體的電纜裝載時,將第二車架10的后端下放至地面,此時該車架處于后低前高的狀態,將電纜盤自車架后端推至寬度寬于電纜盤軸長的第二車架10內,使電纜盤軸孔位置與支撐口 12的位置相對應,穿接軸桿,并將軸桿推入支撐口 12內,再將該車架前端下壓,使尾端上翹,當該車架的前端足夠長并壓至足夠低時,第二車架內的電纜盤即可離地,實現自由轉動從而實現放纜功能。當所有車體的電纜盤裝載完畢,即可將其首尾連接,啟動放纜車的動力驅動機構,即可進行放纜。本技術除進行放纜外,還可用于設備運輸。對于接觸網桿,僅使用一節車體即可。可以使用吊車吊至車架上,每次可以運輸5根接觸網支柱。對于箱盒、材料的運輸,需將加工好的平板車架在車架上作為平板使用,在設備、材料運送到達目的地后,將平板車自車架上卸下,即可在軌道上進行短距離運輸。為穩定考慮,本技術的車輪不宜過大。本技術的車架由槽鋼焊制而成,以保證有足夠的強度。本技術中,車架設計為框架式,不僅能使電纜方便運輸(不依靠吊車等其他機械),而且對于運輸接觸網支柱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技術適用于新建高速鐵路區間線路的施工,具有放纜快捷,運輸設備方便、 高效、安全等特點,是高速鐵路放纜、設備運輸理想的交通工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放纜車,包括至少一個車體,所述車體包括車架(1)及車輪(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車架(1)上對稱設置有可上下移位的第一電纜架(4)、用于支撐所述電纜架的千斤頂(9)以及用于安置千斤頂的支撐臺架(3),所述電纜架上設置有電纜支撐座(7)及成對的沿縱向排布的用于撐架所述支撐座的支撐牙(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放纜車,包括至少一個車體,所述車體包括車架(I)及車輪(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車架(I)上對稱設置有可上下移位的第一電纜架(4)、用于支撐所述電纜架的千斤頂(9 )以及用于安置千斤頂的支撐臺架(3 ),所述電纜架上設置有電纜支撐座(7 )及成對的沿縱向排布的用于撐架所述支撐座的支撐牙(8 )。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鳳林,趙波波,孫前進,吳洪國,李鵬輝,牛學福,姜遠航,趙恒,單培軍,郭紫炎,李飛,祁玉祥,王祥,耿藏軍,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建電氣化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