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插針制程的技術領域,公開了插針機,用于對產品進行插針操作,包括多個可依序對產品進行送端、送端導正、裁切、插針、鉚壓以及折料且呈直線狀布置的插針模組、可將所述產品送至第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上料模組以及多個可分別將經由上一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至下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呈直線狀布置,且置于所述插針模組的一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的插針機的上料模組以及送料模組可以使得產品在多個插針模組中依序傳遞,依序進行加工,且可根據實際產品插針的需要,自由組合多個插針模組,從而使得該插針機可以滿足對多種不同產品的加工,成本低,且其操作也簡單。(*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插針制程的
,尤其涉及插針機的
技術介紹
很多電子等產品上設有PIN針,在現實中,一般都是利用插針機在產品上加工PIN針的。產品上的PIN針的數目并不是完全一樣的,根據實際需求,各類產品上的PIN針的數目一般都不相等?,F有技術中,對每一類產品上的PIN針的加工都需要針對的插針機,而不能在同一個插針機上完成,這樣,當需要加工多類產品時,不僅成本高,且操作繁瑣、復 雜,難以滿足現時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插針機,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插針機不能對各類PIN針數目不等的產品進行操作以及成本高、操作過程繁瑣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插針機,用于對產品進行插針操作,包括多個可依序對產品進行送端、送端導正、裁切、插針、鉚壓以及折料且呈直線狀布置的插針模組、可將所述產品送至第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上料模組以及多個可分別將經由上一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至下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呈直線狀布置,且置于所述插針模組的一側。進一步地,所述插針模組的另一側設有可將經由多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回初始位置的回程流道。進一步地,所述插針模組與所述送料模組的數量一致。進一步地,多個所述插針模組包括呈直線狀布置的第一插針模組、第二插針模組、第三插針模組、第四插針模組以及第五插針模組,依產品于多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的流動方向,所述上料模組置于所述第一插針模組前方,多個所述送料模組包括呈直線狀布置的第一送料模組、第二送料模組、第三送料模組、第四送料模組以及第五送料模組,所述第一送料模組位于所述第一插針模組與所述第二插針模組之間的一側,所述第二送料模組位于所述第二插針模組與所述第三插針模組之間的一側,所述第三送料模組位于所述第三插針模組與所述第四插針模組之間的一側,所述第四送料模組位于所述第四插針模組與所述第五插針模組之間的一側,所述第五送料模組位于所述第五插針模組后方的一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中的插針機的上料模組以及送料模組可以使得產品在多個插針模組中依序傳遞,依序進行加工,且可根據實際產品插針的需要,自由組合多個插針模組,從而使得該插針機可以滿足對多種不同產品的加工,成本低,且其操作也簡單。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插針機的布局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插針機的俯視簡單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技術提供了插針機,用于對產品進行插針操作,包括多個可依序對產品進行送端、送端導正、裁切、插針、鉚壓以及折料且呈直線狀布置的插針模組、可將所述產品送至第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上料模組以及多個可分別將經由上一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至下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呈直線狀布置,且置于所述插針模組的一側。本技術中的插針機可以實現對不同類產品的加工,滿足實際要求,大大降低插針機的成本,且其操作也簡單。 以下結合具體附圖對本技術的實現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I 2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較佳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的插針機I用于對需要設置PIN針的產品進行操作,在產品上制備PIN 針。上述中的插針機I包括上料模組101、多個可依序對產品進行送端、送端導正、裁切、插針、鉚壓、折料的插針模組以及多個可送料模組,上料模組101與多個插針模組依序呈直線布置,多個送料模組置于多個插針模組的一側,呈直線狀布置,且分別可將經由上一個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至下一個插針模組中。上述的插針機I上的上料模組101以及多個送料模組可以使得產品在多個插針模組中依序傳遞,且產品可以在每個插針模組中依序完成送端、送端導正、裁切、插針、鉚壓、折料操作,當加工好一類產品后,需要對另一類產品進行加工時,則可根據實際需要,自由組合多個插針模組,使得該插針機I滿足另一類產品的插針需求,從而該插針機I可以滿足各類產品的插針要求,大大降低對各類產品插針操作成本,其操作過程非常簡單。當然,當產品分別在多個插針模組中加工后,需要進行回到原始的位置,以便操作人員的取放,因此,該插針機I還包括回程流道100,該回程流道100位于多個插針模組的另一側,其可以將分別經由多個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回產品的初始位置,此處的“初始位置”指的是產品在位于上料模組101中的位置,即在被送至插針模組。本實施例中,插針模組的數量和送料模組的數量是一致的,這樣,可以保證經由上一個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可以由對應的送料模組送至下一個插針模組中。具體地,插針模組和送料模組的數量都為五個,當然,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設置為其它數量,具體可視實際情況而定。五個插針模組分別為依序且呈直線狀布置的第一插針模組101、第二插針模組102、第三插針模組103、第四插針模組104以及第五插針模組105,依產品沿第一插針模組101、第二插針模組102、第三插針模組103、第四插針模組104以及第五插針模組105的流動方向,上述中的上料模組101位于第一插針模組101的前方。相對應地,五個送料模組分別為依序且呈直線狀布置的第一送料模組106、第二送料模組107、第三送料模組108、第四送料模組109以及第五送料模組110,第一送料模組106位于第一插針模組101與第二插針模組102之間的一側,第二送料模組107位于第二插針模組102與第三插針模組103之間的一側,第三送料模組108位于第三插針模組103與第四插針模組104之間的一側,第四送料模組109位于第四插針模組104與第五插針模組105之間的一側,第五送料模組110位于第五插針模組105后方的一側。本實施例中,經由第五插針模組105操作后的產品送至第五送料模組110中,并由第五送料模組110送至回程流道100中。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插針機,用于對產品進行插針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可依序對產品進行送端、送端導正、裁切、插針、鉚壓以及折料且呈直線狀布置的插針模組、可將所述產品送至第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上料模組以及多個可分別將經由上一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至下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呈直線狀布置,且置于所述插針模組的一側。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插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針模組的另一側設有可將經由多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回初始位置的回程流道。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插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針模組與所述送料模組的數量—致。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插針機,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插針模組包括呈直線狀布置的 第一插針模組、第二插針模組、第三插針模組、第四插針模組以及第五插針模組,依產品于多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的流動方向,所述上料模組置于所述第一插針模組前方,多個所述送料模組包括呈直線狀布置的第一送料模組、第二送料模組、第三送料模組、第四送料模組以及第五送料模組,所述第一送料模組位于所述第一插針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插針機,用于對產品進行插針操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可依序對產品進行送端、送端導正、裁切、插針、鉚壓以及折料且呈直線狀布置的插針模組、可將所述產品送至第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上料模組以及多個可分別將經由上一個所述插針模組加工后的產品送至下一個所述插針模組中的送料模組,所述送料模組呈直線狀布置,且置于所述插針模組的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澗鳴,劉運斌,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君澤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