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板對板連接器,包括有絕緣座體、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其中絕緣座體具有一對接部,并于對接部兩側處分別設有嵌置部及插接部,且嵌置部與對接部間所內凹的容置槽道設有可供第一端子組定位的多個端子槽,而插接部上具有定位凸體,且定位凸體與對接部間形成有對接空間,并于定位凸體定位有第二端子組,即可將另一絕緣座體插接部的定位凸體嵌插于嵌置部的容置槽道內,其對接部便會嵌入于對接空間中,同時使第二端子組與第一端子組呈相對應抵持接觸,此種公母同體的公端連接器配合另一結構相同的母端連接器作對接使用,只需利用一套模具即可制造,使生產及組裝成本得以有效降低。(*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提供一種板對板連接器,尤指公母同體的公端連接器可配合另一結構相同的母端連接器對接使用,即可將另一絕緣座體的插接部嵌插于嵌置部內,使第二端子組與第一端子組呈相對應抵持接觸,只需利用一套模具即可制造,使生產及組裝成本得以有效降低。
技術介紹
現今電子科技的快速發展,使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各種電子產品,皆已普遍存在于社會上各個角落,且時下電子產品都趨向于輕、薄、短、小,而為了能使電子產品體積縮小,電子產品內部電路板上的零組件構造,則需要更為的精密且小型化,整體結構強度亦需隨的加強,以因應目前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再者,傳統的連接器(如板對板連接器、線對板連接器或其它型式的連接器)通常 會利用一個公端連接器及一個母端連接器進行配合對接,并將信號或電源通過電路板來傳送至控制電路中,但因此種公端連接器及母端連接器可供端子組定位的座體構造不同,便需要利用兩套模具及不同的制作過程分別進行生產,造成整體成本無法有效降低,且公端連接器及母端連接器于設計時,即需要考量到座體結構如何設計及模具使用成本是否較為低廉,亦需要配合端子組與其它零組件的形狀及結構來進行設計,才可使連接器制造品質、生產成本及結構穩定性得以有效控制。然而,當公端連接器及母端連接器的座體對接時,可將公座與母座上的端子組相互抵持接觸,從而實現兩個平行相對的電路板間的電性對接,但因公座與母座結構大都不相同,其兩組規格的端子組的外觀尺寸及形狀上亦有些許的差異,當公座與母座于對接時,便會因公座與母座上并無任何匹配的導引或防呆結構,讓使用者極易因未注意到端子組的設置型態,進而將公座誤插于母座內部所造成端子組產生過度變形或結構破壞,或是因端子組變形造成抵接處的抵持接觸力量不足而產生松動或脫落的情況。此外,公座與母座的底部大都皆設計成封閉式的結構,并使端子組為分別與公座或母座內部的端子槽間緊密結合,當公座與母座于對接時,便會因端子槽上并無足夠的空間可作較佳的彈性變形,極易使端子組間相互刮擦、損傷而影響信號傳輸的穩定性,甚至很可能產生有公座、母座因端子組間形成卡制而無法拔出的情況發生,使得整體操作上較為不便與困難且不順手,故,座體的模塊化結構設計上便需要更加小心與謹慎,并在座體有限的空間下要如何妥善安排端子組與其它零組件整體空間配置,亦將是影響連接器設計上的高度能否降低且更為薄型化的關鍵所在,而有待從事于此行業者重新設計來加以有效解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設計人有鑒于上述現有公母連接器的問題與缺失,于是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的評估及考量,并利用從事于此行業的多年研發經驗不斷試作與修改,始設計出此種板對板連接器技術誕生。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絕緣座體所具的對接部兩側處分別設有嵌置部及插接部,并于嵌置部與對接部間內凹的容置槽道設有可供第一端子組定位的多個端子槽,而插接部上所具的定位凸體與對接部間則形成有對接空間,并于定位凸體定位有第二端子組,即可將另一絕緣座體插接部的定位凸體嵌插于嵌置部的容置槽道內,其對接部便會嵌入于對接空間中,同時使第二端子組與第一端子組呈相對應抵持接觸后形成電性對接,此種模塊化的公母同體結構設計,只需利用一套模具即可制造,使生產及組裝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且可妥善安排端子組整體空間配置,并達到結構穩定、組裝容易、便于量產且成本低廉的效用。本技術的次要目的在于絕緣座體的對接部的基底一側處向上凸伸出第一邊板及第一邊板兩側的第二邊板,且第一邊板、第一邊板與第二邊板間形成有連通于對接空間凹陷狀的軌槽,當另一絕緣座體的對接部嵌插時,可使另一基底沿著軌槽嵌插于對接空間中,且第一邊板抵靠于基底側邊處的導引與限位作用,便可將另一對接部與絕緣座體的對接部呈相對應互補狀的嵌合卡固,以有效避免因誤插所造成端子組產生變形或結構破·壞,甚至是絕緣座體形成卡制而無法拔出等問題,并具有良好的防呆功能。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第一端子組的基部一側處向下彎折有具第一凸點的抵持部及懸臂,并于懸臂底面朝端子槽向上斜伸形成有抵止面,且抵止面末端以一彎折部朝抵持部向上反折有接觸部,而接觸部朝抵持部向上彎折形成有第二凸點,再朝端子槽反折有轉折端,以此懸臂結構設計,可增加第二凸點至彎折部的力臂長度,使第一端子組的接觸部受力時具有較佳的彈性而不會產生過度變形或結構破壞,整體結構更為穩定,當另一絕緣座體的對接部嵌插時,可使第二端子組的連接部進入于第一端子組的彈性空間內,同時憑借第一端子組的第一凸點與第二凸點相對夾抵于第二端子組上形成電性對接,更能增加端子組的抵持接觸力量,并確保良好的電性接觸效果。本技術的再一目的在于絕緣座體嵌置部的各端子槽沿著容置槽道延伸至對接部壁面處的頂部位置皆形成有一退縮空間,而第二端子組抵觸于第一端子組的過程中,其接觸部便以基部為支點朝端子槽彈性位移至退縮空間內,以供第一端子組對接時的彈性位移行程變大,并利用懸臂抵緊于端子槽底面處作為接觸部抵持時的彈性行程限位,使第一端子組的接觸部不會產生過度變形或結構破壞。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板對板連接器,包括有絕緣座體、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其中該絕緣座體具有一對接部,并于對接部兩側處分別設有嵌置部及插接部,且嵌置部與對接部間所內凹的容置槽道長邊方向設有供第一端子組定位的多個端子槽,而插接部上具有嵌插于另一插接部的容置槽道內的定位凸體,且定位凸體與對接部間形成有供另一對接部嵌入的對接空間,并于定位凸體長邊方向定位有第二端子組;該第一端子組具有一基部,并于基部一側處向下彎折有抵持部及由抵持部延伸對應于容置槽道底部的懸臂,而懸臂底面朝端子槽向上斜伸形成有抵止面,且抵止面末端以一彎折部朝抵持部向上反折有接觸部,且抵持部、懸臂與接觸部間形成有彈性空間;該第二端子組也具有一基部,并于該第二端子組的基部一側處設有能夠抵持于另一第一端子組上形成至少一點電性接觸且位于彈性空間內的連接部。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的對接部具有呈長矩形的基底,并于基底一側處沿著長邊方向垂直向上凸伸出平行于嵌置部的第一邊板,且第一邊板兩側同向延伸有較基板的寬度短的第二邊板,再于基底、第一邊板與第二邊板間形成有連通于對接空間且供另一基底嵌入的凹陷狀軌槽。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的對接部各第二邊板后方朝插接部為縱向形成有供另一第二邊板嵌入的鏤空部。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的嵌置部具有由對接部延伸而成的基板,并于基板沿著長邊方向垂直向上凸伸出第一側壁,而基板相鄰于第一側壁的另一側兩邊處沿著短邊方向垂直向上凸伸出延伸至插接部上的階面狀第二側壁,而絕緣座體的插接部具有由對接部延伸而成的底板,并于底板沿著長邊方向垂直向上凸伸出平行于第一側壁的定位凸體。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中該嵌置部上的多個端子槽呈間隔排列狀,且各端子槽由第一側壁沿著基板延伸至對接部位置。 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中該定位凸體兩側處延伸至第二側壁上且遠離于第一側壁,且定位凸體的寬度與長度皆分別小于容置槽道的寬度與長度。所述的板對板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嵌置部的各端子槽沿著容置槽道延伸至對接部壁面處皆形成有一退縮空間,而第一端子組的抵持部分別向下伸入于容置槽道內,懸臂末端的接觸部分別由端子槽向上伸入且位于退縮空間內,并于基部相對于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板對板連接器,包括有絕緣座體、第一端子組及第二端子組,其特征在于:該絕緣座體具有一對接部,并于對接部兩側處分別設有嵌置部及插接部,且嵌置部與對接部間所內凹的容置槽道長邊方向設有供第一端子組定位的多個端子槽,而插接部上具有嵌插于另一插接部的容置槽道內的定位凸體,且定位凸體與對接部間形成有供另一對接部嵌入的對接空間,并于定位凸體長邊方向定位有第二端子組;該第一端子組具有一基部,并于基部一側處向下彎折有抵持部及由抵持部延伸對應于容置槽道底部的懸臂,而懸臂底面朝端子槽向上斜伸形成有抵止面,且抵止面末端以一彎折部朝抵持部向上反折有接觸部,且抵持部、懸臂與接觸部間形成有彈性空間;該第二端子組也具有一基部,并于該第二端子組的基部一側處設有能夠抵持于另一第一端子組上形成至少一點電性接觸且位于彈性空間內的連接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俊元,
申請(專利權)人: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