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電容接觸器,包括將限流觸頭組與接觸器主體并聯連接的電阻線組,限流觸頭組的基座按上下式安裝在接觸器主體上,限流觸頭組的附動觸頭具有初始和釋放兩個穩態位置,該釋放穩態位置是由附觸頭支持、反力彈簧和基座上的蓋板所限定,并且附動觸頭處在初始穩態位置時,接觸器主體的主觸頭分斷,限流觸頭組的磁力耦合機構吸合。附動觸頭處在釋放穩態位置時,接觸器主體的主觸頭閉合,磁力耦合機構釋放。在初始穩態位置,限流觸頭組的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之間具有初始開距L1,而在釋放穩態位置,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之間具有釋放開距L11,并且在接觸器的每次操作中,附觸頭對之間的開距都在這兩個不同的開距值之間自動切換,可應用于任意規格的接觸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容接觸器,特別是指一種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通用性極強、可防止限流觸頭二次接通的電容接觸器,可用于自動補償無功功率的補償設備中,通過切換電容器,以改善功率因數。
技術介紹
采用電容接觸器投切電容器是一種傳統的電容投切方式。電容接觸器在直動式交 流接觸器上派生,在結構上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如公開號為CN1262774A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或授權公告號為CN2606963Y的技術專利所公開的上下式結構,它們的限流觸頭組設在接觸器主體的上方;另一種是如授權公告號為CN2480973Y的技術專利所公開的左右式結構,它的限流觸頭組處在接觸器主體的左右。電容接觸器由設有主電路的接觸器主體、設有限流電路的限流觸頭組和限流電阻線組成,接觸器主體串聯連接在主電路與投切的低壓電容之間,主電路包含該串聯連接接觸器主體的電路;限流觸頭組通過限流電阻線并聯連接在接觸器主體的兩側,即限流電路包含該并聯連接限流觸頭組和電阻線的電路。常規的電容接觸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結構為當接觸器主體的接通操作過程中,限流觸頭組先閉合,使由限流觸頭組和限流電阻線所組成的限流電路先接通,執行抑制浪涌電流及吸收過電壓的任務,然后接觸器主體閉合,使主電路接通,執行投切電容器的任務。接觸器主體包括一個各極共用的主觸頭支持、每極一對主動觸頭和主靜觸頭,各極的主動觸頭分別安裝在主觸頭支持上,并隨主觸頭支持的上下移動而分別與各極的主靜觸頭執行閉合或分斷配合操作。限流觸頭組包括一個各極共用的附觸頭支持、每極一對附動觸頭和附靜觸頭,各極的附動觸頭安裝在附觸頭支持上,并隨附觸頭支持的上下移動而分別與各極的附靜觸頭執行閉合或分斷配合操作。限流觸頭組由基座、附觸頭支持、上蓋及反力彈簧等組成,設在接觸器主體上方的限流觸頭組通過基座與接觸器主體的外殼連接安裝。接觸器主體的每一極的主動觸頭與主靜觸頭分別串聯連接在每一極的主電路中,限流觸頭組的每一極的附動觸頭、附靜觸頭分別串聯連接在每一個極的限流電路中,主電路與限流電路通過限流電阻線連接,形成限流電路和主電路并聯結構,即由主動觸頭、主靜觸頭串聯構成的主電路與由附動觸頭、附靜觸頭、限流電阻線串聯構成的限流電路并聯連接。限流觸頭組的附觸頭支持組件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包括附觸頭支持和各極的附動觸頭,下部分包括一個可上下移動的操作桿(或叫引伸柄),并通過設在上部分的一永久磁鐵連接,下部分與接觸器本體的觸頭支持掛接并實現聯動。通常情況下,永磁鐵設在附觸頭支持上,導磁板設在操作桿上,永磁鐵作用于附觸頭支持上的磁力方向向下,反力彈簧的彈力也作用于附觸頭支持上,但其作用力方向向上,即作用在附觸頭支持上的彈力方向與作用在附觸頭支持上的磁力方向相反。在永磁鐵與導磁板之間的距離小于臨界距離時,磁力大于彈力,從而致使附觸頭支持能隨操作桿向下聯動。在永磁鐵與導磁板之間的距離大于臨界距離時,磁力小于彈力,從而致使附觸頭支持與操作桿之間無聯動關系,附觸頭支持在彈力作用下回到穩定的初始狀態。在初始狀態下,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分斷,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之間保持正常的開距,操作桿與接觸器本體的主觸頭支持掛接并實現聯動。在電容接觸器的接通操作過程中限流觸頭組組件的永磁鐵與導磁板先處于吸合狀態,使附觸頭支持與操作桿聯動并隨接觸器主體的主觸頭支持一起向下移動;由于限流觸頭組的附觸頭開距小于接觸器主體的主觸頭開距,所以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先閉合而使限流電路先接通,此時限流電路中的限流電阻絲起到抑制涌流的作用。接著,主觸頭支持帶動操作桿繼續向下移動,要求永磁鐵與導磁板之間的距離小于臨界距離而使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仍保持閉合,并在一定延遲時間后主動觸頭與主靜觸頭再閉合而使主電路后接通,如果在此過程出現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分斷,則造成二次分斷的故障。然后主觸頭支持帶動操作桿繼續向下移動,到一個永磁鐵與導磁板之間的距離大于臨界距離的特定位置后,使限流觸頭組的附觸頭支持在反力彈簧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并且使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分斷,從而切斷限流電路并使接觸器主體進入正常的投切工作狀態。在電容接觸器的分斷過程中,限流觸頭組的操作桿先隨接觸器主體的主觸頭支持一起向上移動,使主動觸頭與主靜觸頭先分斷并切斷主電路,然后主觸頭支持和操作桿繼續向上移動到達另一個永磁鐵與導磁板之間的距離小于臨界距離的特定位置后,使限流觸頭組的永磁鐵與導磁板吸合,附觸頭支持向下移動但要求 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仍保持分斷。如果在此附觸頭支持向下移動過程中出現附動觸頭與附靜觸頭閉合,則會造成限流電路二次接通的故障。接著,主觸頭支持和操作桿再繼續向上,帶動附動觸頭支持向上移動,直到附觸頭支持再回到初始位置,從而使電容接觸器進入分斷狀態,即撤出投切工作狀態。從以上介紹的現有電容接觸器的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可見,目前的電容接觸器,特別是上下式結構電容接觸器,普遍存在與原理性結構設計不盡合理所致的技術問題。例如,現有的限流觸頭組采用單穩態原理結構設計,即在電容接觸器不管處于接通常態還是分斷常態,附觸頭支持和附動觸頭都處在同一個初始位置的穩定狀態,從而導致了設計制造中難以克服的兩大問題一是各聯動件的行程、位置關系及變化(運動)特性之間的匹配矛盾,二是各行程、位置的變量的設計特性與實際特性之間存在較大的隨機漂移。具體地說,由于各聯動件的行程、位置變量構成了復雜的多重封閉尺寸鏈,而各變量不僅要滿足電容接觸器的工作原理要求,而且還要滿足各自的結構要求,所以要在封閉尺寸鏈中同時滿足兩種要求是非常困難的,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并且由于各聯動件的行程、位置變量構成了復雜的多重封閉尺寸鏈,而一個變量又要受多重隨機因素的影響,如永磁鐵與導磁板之間的距離小于臨界距離實際上會受到永磁鐵的性能、尺寸誤差、安裝誤差,反力彈簧和超程彈簧的彈力誤差等因素影響,所以變量的設計特性與實際特性之間必然會出現隨機漂移,而當其中一個變量出現漂移時必然會引發其它變量的隨機漂移,從而導致了可靠性差(如在接通過程中的二次分斷、在分斷過程中的二次接通的故障率高)、穩定性差(如對溫升的敏感度高)、生產制造困難(如對相關零件的加工精度、裝配精度要求高,安裝調試困難)、通用性差(同一種限流觸頭組不能適用于不同規格的接觸器主體)和難以提升產品的質量等級等一系列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上下式結構的電容接觸器,它可以不受限流附觸頭的開距限制,既能保證限流附觸頭先于主觸頭接通,又能完全避免限流電路二次接通的故障,并且可以應用于任意規格的接觸器。上述目的由本技術如此來實現一種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電容接觸器,包括具有按超程方式安裝在主觸頭支持22上的主動觸頭23和固定安裝在殼座21上的主靜觸頭25的接觸器主體2、限流觸頭組I以及用于將限流觸頭組I與接觸器主體2并聯連接的電阻線組3,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包括安裝在基座11上的附觸頭支持12和附觸頭下部15、固定在基座11上的附靜觸頭14及與其閉合/分斷配合的安裝在附觸頭支持12上的附動觸頭13、設置在附觸頭支持12與附觸頭下部15之間的磁力耦合機構16、設置在附觸頭支持12與基座11之間的反力彈簧17和限位機構18,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的基座11按上下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電容接觸器,包括具有按超程方式安裝在主觸頭支持(22)上的主動觸頭(23)和固定安裝在殼座(21)上的主靜觸頭(25)的接觸器主體(2)、限流觸頭組(1)以及用于將限流觸頭組(1)與接觸器主體(2)并聯連接的電阻線組(3),所述的限流觸頭組(1)包括安裝在基座(11)上的附觸頭支持(12)和附觸頭下部(15)、固定在基座(11)上的附靜觸頭(14)及與其閉合/分斷配合的安裝在附觸頭支持(12)上的附動觸頭(13)、設置在附觸頭支持(12)與附觸頭下部(15)之間的磁力耦合機構(16)、設置在附觸頭支持(12)與基座(11)之間的反力彈簧(17)和限位機構(18),所述的限流觸頭組(1)的基座(11)按上下組合方式固定安裝在接觸器主體(2)的殼座(21)上,其附觸頭下部(15)與接觸器主體(2)的主觸頭支持(22)連接并相互聯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流觸頭組(1)的附動觸頭(13)具有一個初始穩態位置和一個釋放穩態位置,該釋放穩態位置是由附觸頭支持(12)、反力彈簧(17)和基座(11)上的蓋板(111)所限定,并且所述的附動觸頭(13)處在初始穩態位置時,接觸器主體(2)的主動觸頭(23)與主靜觸頭(25)分斷,限流觸頭組(1)的磁力耦合機構(16)吸合;所述的附動觸頭(13)處在釋放穩態位置時,接觸器主體(2)的主動觸頭(23)與主靜觸頭(25)閉合,限流觸頭組(1)的磁力耦合機構(16)釋放;在所述初始穩態位置,所述的限流觸頭組(1)的附動觸頭(13)與附靜觸頭(14)之間具有初始開距L1,而在所述釋放穩態位置,限流觸頭組(1)的附動觸頭(13)與附靜觸頭(14)之間具有釋放開距L11,并且在接觸器的每次操作中,所述的限流觸頭組(1)的附觸頭對(13、14)之間的開距都在這兩個不同的開距值之間自動切換。...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1.31 CN 201210022040.71.一種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電容接觸器,包括具有按超程方式安裝在主觸頭支持(22)上的主動觸頭(23)和固定安裝在殼座(21)上的主靜觸頭(25)的接觸器主體(2)、限流觸頭組(I)以及用于將限流觸頭組(I)與接觸器主體(2)并聯連接的電阻線組(3),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包括安裝在基座(11)上的附觸頭支持(12)和附觸頭下部(15)、固定在基座(11)上的附靜觸頭(14)及與其閉合/分斷配合的安裝在附觸頭支持(12)上的附動觸頭(13)、設置在附觸頭支持(12)與附觸頭下部(15)之間的磁力耦合機構(16)、設置在附觸頭支持(12)與基座(11)之間的反力彈簧(17)和限位機構(18),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的基座(11)按上下組合方式固定安裝在接觸器主體(2)的殼座(21)上,其附觸頭下部(15)與接觸器主體(2)的主觸頭支持(22)連接并相互聯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的附動觸頭(13)具有一個初始穩態位置和一個釋放穩態位置,該釋放穩態位置是由附觸頭支持(12)、反力彈簧(17)和基座(11)上的蓋板(111)所限定,并且所述的附動觸頭(13)處在初始穩態位置時,接觸器主體(2)的主動觸頭(23)與主靜觸頭(25)分斷,限流觸頭組(I)的磁力耦合機構(16)吸合;所述的附動觸頭(13)處在釋放穩態位置時,接觸器主體(2)的主動觸頭(23)與主靜觸頭(25)閉合,限流觸頭組(I)的磁力耦合機構(16)釋放; 在所述初始穩態位置,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的附動觸頭(13)與附靜觸頭(14)之間具有初始開距LI,而在所述釋放穩態位置,限流觸頭組(I)的附動觸頭(13)與附靜觸頭(14)之間具有釋放開距L11,并且在接觸器的每次操作中,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的附觸頭對(13、14)之間的開距都在這兩個不同的開距值之間自動切換。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電容接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動觸頭(13)在釋放穩態位置時與附靜觸頭(14)之間的釋放開距Lll大于附動觸頭(13)在初始穩態位置時與附靜觸頭(14)之間的初始開距LI,并且該初始開距LI小于接觸器主體(2)在穩定的分斷狀態時的主動觸頭(23)與主靜觸頭(25)之間的開距L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雙穩態限流觸頭的電容接觸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限流觸頭組(I)的磁力耦合機構(16)包括永久磁鐵(161)和吸鐵(162),當永久磁鐵(161)與吸鐵(162)之間的吸引力等于反力彈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海淵,田軍,李偉,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諾雅克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