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車輛排放后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包括ECU(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單元。所述ECU(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單元之間兩兩連接。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能夠精確的控制尿素的噴射量,有效的降低排放尾氣中的PM和NOx的含量。同時也能夠根據需要獨立的控制管路加熱和罐加熱電磁閥的開啟或關閉,實現了整個尾氣處理系統在低溫下正常運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車輛排放后處理
,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汽車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 (碳氫化合物),NOx (氮氧化合物),CO及PM(微粒)等,它們主要通過汽車排氣管排放,有近45%的HC和極少數的其它污染物質由曲軸箱和燃油系統排放。國家于2012年I月I日起對重型柴油機車底盤實施國4排放,國4排放法規的限值要求與國3排放法規的限值要求相比,PM排放要減少80%,NOx排放要減少30%。柴油機主要污染物ΡΜ、Ν0χ僅通過發動機本身技術進步較難達到限值要求,對其增加針對PM、NOx減小的后處理系統已成為汽車、發動機制造商的經濟可行的方式。為迎接國4排放法規 的實施,開發出一種能夠精確控制尿素噴射量、使車輛尾氣排放的污染物含量能夠滿足國4排放標準的汽車尾氣處理裝置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精確的控制尾氣處理器中尿素的噴射量,降低排放尾氣中的PM(微粒)和NOx(氮氧化合物)的含量的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包括ECU、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単元。所述ECU、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単元之間兩兩連接。進ー步地,還包括第一終端電阻、第二終端電阻及鑰匙開關。所述第一終端電阻的ー個管腳分別與所述ECU的端ロ 11、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I連接,另ー個管腳分別與所述E⑶的端ロ 21、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2連接。所述第二終端電阻的一個管腳分別與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I、所述尿素加料単元的端ロ 28連接,另ー個管腳分別與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2、所述尿素加料単元的端ロ 22連接。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4與所述尿素加料単元的端ロ 16連接后通過所述鑰匙開關與電源正極連接。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3與所述尿素加料單元的端ロ 23連接后接至電源負極。所述ECU的端ロ 01接地。進ー步地,還包括繼電器、管路加熱、環境溫度傳感器、進ロ溫度傳感器、出口溫度傳感器、罐液位傳感器、罐溫度傳感器、空氣電磁閥。所述ECU的端ロ 38與所述ECU的端ロ 36、端ロ 49、端ロ 09、端ロ 50及端ロ 40之間——對應的依次連接有所述罐溫度傳感器、罐液位傳感器、出口溫度傳感器、進ロ溫度傳感器、環境溫度傳感器。所述尿素加料裝置的端ロ 35、端ロ 36之間連接有所述空氣電磁閥。所述E⑶的端ロ 48與所述E⑶的端ロ 14、端ロ 58之間一一對應的依次連接有所述罐加熱電磁閥、繼電器。所述管路加熱的一端與所述繼電器連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繼電器還通過所述鑰匙開關接至電源正扱。進ー步地,還包括第一保險和第二保險。所述第一保險連接在所述繼電器和所述鑰匙開關之間的電路上。所述第二保險連接在所述尿素加料単元的端ロ 16與所述鑰匙開關之間的電路上。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能夠精準的控制尿素的噴射量,有效的降低排放尾氣中的PM(微粒)和NOx(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同時也能夠根據需要獨立的控制管路加熱和罐加熱電磁閥的開啟或關閉,實現了整個排放在低溫下正常運行。附圖說明圖I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的主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包括ECU (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NOx傳感器17、尿素加料単元10、第一終端電阻8a、第二終端電阻Sb、第二保險Ib及鑰匙開關。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NOx傳感器17及尿 素加料単元10之間兩兩連接,具體如下參見圖1,第一終端電阻8a的一個管腳分別與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11、Ν0χ傳感器17的端ロ I連接。第一終端電阻8a的另一個管腳分別與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21、NOx傳感器17的端ロ 2連接。第二終端電阻8b的一個管腳分別與NOx傳感器17的端ロ I、尿素加料單元10的端ロ 28連接,另ー個管腳分別與NOx傳感器17的端ロ 2、尿素加料裝置10的端ロ 22連接。NOx傳感器17的端ロ 4與尿素加料単元10的端ロ 16連接后依次通過第二保險Ib和鑰匙開關與電源正極連接。NOx傳感器17的端ロ 3與尿素加料單元10的端ロ 23連接后接至電源負極。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01接地。參見圖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還包括第一保險la、繼電器15、管路加熱13、環境溫度傳感器3、進ロ溫度傳感器4、出口溫度傳感器5、罐液位傳感器6、罐溫度傳感器7及空氣電磁閥9。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38與端ロ 36之間連接有罐溫度傳感器7,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38與端ロ 49之間連接有罐液位傳感器6,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38與端ロ 09之間連接有出ロ溫度傳感器5,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38與端ロ 50之間連接有進ロ溫度傳感器4,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的端ロ 38與端ロ 40之間連接有環境溫度傳感器3。尿素加料單元10的端ロ 35、端ロ 36之間連接有空氣電磁閥9。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的端ロ 48與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的端ロ 14、端ロ 58之間一一對應的依次連接有罐加熱電磁閥2、繼電器15。管路加熱13的一端與繼電器15連接,另一端接地。第一保險I的一端與繼電器15連接,另一端通過鑰匙開關接至電源正扱。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工作原理如下ECU (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內集成有SCR后處理系統,用于監測廢氣排放濃度的NOx傳感器17發出的模擬信號傳送至SCR處理系統,經SCR處理系統分析和計算后發送J1939信息給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E⑶(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通過J1939信息精確控制尿素加料単元10的尿素噴射量。尿素加料単元10使用來自車輛系統的壓縮空氣使尿素溶液霧化,并通過非常精確的計量和泵送系統輸送到尾氣處理器內的噴嘴,與熾熱的排氣一接觸,水就迅速蒸發,尿素變成氨。氨與NOx在催化器內發生發應,這ー過程的結果就是從排氣管中排放出無害的氮氣和水。另ー方面,用于監測整個尾氣處理系統的罐溫度傳感器7、罐液位傳感器6、出口溫度傳感器5、進ロ溫度傳感器4及環境溫度傳感器3發送模擬信號給ECU (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ECU (發動機智能電控單元)12將收集的模擬信號經過分析和處理后根據需要可以獨立的控制罐加熱電磁閥2 (用于加熱尿素罐)的關閉(當整個尾氣處理系統溫度過高時),或者控制管路加熱13的開啟(當整個尾氣處理系統溫度過低吋),使整個尾氣處理系統在低溫下正常運行。本申請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能夠精準的控制尿素的噴射量,有效的降低排放尾氣中的PM (微粒)和NOx (氮氧化合物)的含量。2、能夠獨立的控制管路加熱13和罐加熱電磁閥2開啟或關閉,實現了整個尾氣處理系統在低溫下正常運行。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ECU、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單元;所述ECU、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單元之間兩兩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ECU、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単元; 所述ECU、NOx傳感器及尿素加料単元之間兩兩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終端電阻、第ニ終端電阻及鑰匙開關; 所述第一終端電阻的ー個管腳分別與所述E⑶的端ロ 11、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I連接;另ー個管腳分別與所述E⑶的端ロ 21、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2連接; 所述第二終端電阻的ー個管腳分別與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I、所述尿素加料単元的端ロ 28連接;另ー個管腳分別與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2、所述尿素加料單元的端ロ 22連接; 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4與所述尿素加料単元的端ロ 16連接后通過所述鑰匙開關與電源正極連接; 所述NOx傳感器的端ロ 3與所述尿素加料単元的端ロ 23連接后接至電源負極; 所述E⑶的端ロ 01接地。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后處理技術的車輛電氣控制裝置,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呂艷蕊,魏峰,劉偉,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航天技術研究院特種車輛技術中心,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