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幕墻外裝飾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幕墻外裝飾條在需要檢修時拆卸方便且不損壞幕墻外裝飾條。所述幕墻外裝飾條包括:裝飾條和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連接件(4),所述裝飾條與所述連接件(4)連接在一起;所述裝飾條包括不拆卸基部(5)和可拆卸裝飾條(7),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的一端底面設有卡接部(72),所述不拆卸基部(5)與該可拆卸裝飾條(7)的卡接部(72)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卡槽(51),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一端的卡接部(72)插入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卡槽(51)后,另一端用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所述不拆卸基部(5)上。(*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幕墻的裝飾構件,尤其涉及幕墻外裝飾條。
技術介紹
幕墻外裝飾條是一個建筑幕墻的外裝飾構件,與幕墻骨架、面板材料組成了建筑幕墻的立面形式。通常情況下,裝飾條連接件穿過膠縫連接于幕墻立柱或橫梁上,外裝飾條通過螺栓或卡槽與裝飾條連接件固定在一起,達到固定裝飾條的目的。上述構造方式的外裝飾條受到與裝飾條連接件連接方式的局限,在拆卸檢修的時候,需將整根裝飾條全部拆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損壞外裝飾條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幕墻外裝飾條在需要檢修時拆卸方便且不損壞幕墻外裝飾條。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幕墻外裝飾條,包括裝飾條和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連接件,所述裝飾條與所述連接件連接在一起;所述裝飾條包括不拆卸基部和可拆卸裝飾條,所述可拆卸裝飾條的一端底面設有卡接部,所述不拆卸基部與該可拆卸裝飾條的卡接部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卡槽,所述可拆卸裝飾條一端的卡接部插入所述不拆卸基部的卡槽后,另一端用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所述不拆卸基部上。所述不拆卸基部的主體呈凹槽結構,所述凹槽的槽口開設在不拆卸基部中不與所述連接件相接的任一面上;該凹槽的槽口一側設置有所述卡槽,另一側設置有向內彎折部,所述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該向內彎折部處。所述可拆卸連接件連接之后其頭部與所述可拆卸裝飾條的上表面保持平整。所述可拆卸裝飾條連接在所述不拆卸基部之上,兩者之間形成一個空腔。所述可拆卸裝飾條的外側邊緣與所述不拆卸基部的外側邊緣平齊,該可拆卸裝飾條的內側邊緣與建筑物相接,該相接處涂有密封膠。所述可拆卸裝飾條連接到所述不拆卸基部上后,在所述可拆卸裝飾條的上表面覆蓋一防水涂層。所述連接件通過緊固件固定在幕墻立柱或幕墻橫梁上,該連接件與所述不拆卸基部以卡接方式連接在一起。所述緊固件為螺栓、固定卡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I、不會因拆卸而損壞幕墻外裝飾條;2、拆卸方便、連接牢固。附圖說明圖I是幕墻外裝飾條安裝在幕墻時的垂直剖面圖;圖2是幕墻外裝飾條的形狀結構示意圖;圖3是幕墻外裝飾條安裝在幕墻時的水平剖面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技術所公開的幕墻外裝飾條,其技術方案是通過結構的改進,裝飾條由不拆卸基部和可拆卸裝飾條組成;對幕墻外裝飾條進行檢修時,無需將整根裝飾條全部拆下,而只需將可拆卸裝飾條取下即能實現檢修的工作效果。以下將參照圖f圖3,對幕墻外裝飾條的實施方式作詳細介紹本技術的幕墻外裝飾條的連接關系如下本技術包括裝飾條和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連接件4,裝飾條與連接件4連接在一起;上述裝飾條包括不拆卸基部5和可拆卸裝飾條7,可拆卸裝飾條7的一端底面設有卡接部72,不拆卸基部5與該可拆卸裝飾條7的卡接部72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卡槽51,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 —端的卡接部72插入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卡槽51后,另一端用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不拆卸基部5上??刹鹦哆B接件可以選用如螺釘、沉頭螺釘等既可拆卸又具有緊固功能的零件。上述的連接件4通過螺栓41、卡槽43固定在幕墻立柱I或幕墻橫梁2上,若選用其它具有緊固功能的現有零件作為緊固件,亦可實現本技術的目的;該連接件4與所述不拆卸基部5以卡接方式固定在一起,所述連接件4的上下端均設置有卡接裝置42,所述不拆卸基部5與所述連接件4相連接一側的相應位置上均設置有連接裝置54,連接裝置54呈倒鉤狀,如圖2所示;連接裝置54與卡接裝置42連接在一起后,卡接裝置42和連接裝置54相互牢固卡緊,如圖I所示。所述不拆卸基部5和所述連接件4若采用現有技術的其他卡接結構,亦能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本技術選用主體呈凹槽結構的不拆卸基部5時,凹槽的槽口開設在不拆卸基部5中不與所述連接件4相接的任一面上;而該凹槽的槽口一側設置有卡槽51,另一側設置有向內彎折部52,當可拆卸裝飾條7 —端的卡接部72插入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卡槽51后,另一端用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該向內彎折部52處,該可拆卸連接件的頭部與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的上表面能保持平整。使用不同的可拆卸連接件有相應的實施方式當使用沉頭螺釘8時,就需要在可拆卸裝飾條7上設置相應的沉孔71,在向內彎折部52上設置與沉頭螺釘8旋配的螺孔55,該沉頭螺釘8連接在該向內彎折部52處后,沉頭螺釘8的頭部與可拆卸裝飾條7的上表面保持平整,如圖I或圖3所示;若使用普通螺釘,在可拆卸裝飾條7上設置相應的下沉小孔,在向內彎折部52上設置與普通螺釘旋配的小孔,擰緊普通螺釘后,在下沉小孔處蓋上螺釘帽,此螺釘帽能扣緊在下沉小孔上,而且螺釘帽的表面與可拆卸裝飾條7的上表面保持平整(注普通螺釘的實施方式沒有在說明書附圖中表示);因篇幅有限,不能在此全數列舉其他各種可拆卸連接件的頭部與可拆卸裝飾條7的上表面保持平整的實施方式。當可拆卸裝飾條7連接在所述不拆卸基部5上之后,兩者之間形成一個空腔53,此空腔53可用于放置管線或LED燈控制器6等物,而LED燈等需要經常維護的物件既可固定在可拆卸裝飾條7的上表面,也可固定在不拆卸基部5的外表面上;可拆卸裝飾條7外側邊緣與所述不拆卸基部5外側邊緣平齊,該可拆卸裝飾條7的內側邊緣與建筑物相接,該相接處涂有密封膠,如圖I所示,這樣既有利于增強幕墻與外裝飾條無縫連接的美感,也能保護連接件4和不拆卸基部5不易被銹蝕??刹鹦堆b飾條7連接到不拆卸基部5上后,在可拆卸裝飾條7及其接縫處涂覆一防水涂層(防水層在附圖中未表示出來)。選用主體呈凹槽結構且槽口設置在頂部的不拆卸基部5、可拆卸連接件為沉頭螺釘8,緊固件為螺栓41、固定卡槽43時,本技術的幕墻外裝飾條的實施方式如下從圖2可見,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主體呈凹槽結構,凹槽槽口設置在不拆卸基部5的頂部,該凹槽的槽口一側設置有卡槽51,另一側設置有向內彎折部52,該向內彎折部52開設有與沉頭螺釘8旋配的螺孔55,不拆卸基部5的卡接裝置42與連接件4的連接裝置54卡接在一起,連接件4通過螺栓41、卡槽43固定在幕墻立柱I或幕墻橫梁2上??刹鹦堆b飾條7的外形應與建筑物的表面相匹配,可以是矩形或弧形,其一端設有沉孔71,另一端底 面設有卡接部72,本實施例的卡接部72為懸掛在可拆卸裝飾條主體底面的“L”形插接片,與不拆卸基部5的“L”形卡槽51方向相反,兩者正好相互卡接。所述卡接部72和卡槽51的形狀可采用現有技術的其他卡接結構,均能實現本技術的目的。所設的沉孔71可保證當沉頭螺釘8插入并擰緊后,可拆卸裝飾條7的表面仍能保持平整,如圖3所示。可拆卸裝飾條7和不拆卸基部5連接在一起之后,可拆卸裝飾條7的外側邊緣與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外側邊緣平齊,該可拆卸裝飾條7的內側邊緣與建筑物相接,該相接處涂有密封膠,如圖I所示。本技術的安裝過程如下先通過擰緊螺栓41和卡緊卡槽43把連接件4固定到建筑幕墻的立柱I或橫梁2上,然后把不拆卸基部5上呈倒鉤狀的連接裝置54和連接件4上的卡接裝置42卡接在一起,再把可拆卸裝飾條7 —端的卡接部72向前推入不拆卸基部5卡槽51后,另一端用沉頭螺釘8固定在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螺孔55上,可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幕墻外裝飾條,包括裝飾條和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連接件(4),所述裝飾條與所述連接件(4)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條包括不拆卸基部(5)和可拆卸裝飾條(7),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的一端底面設有卡接部(72),所述不拆卸基部(5)與該可拆卸裝飾條(7)的卡接部(72)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卡槽(51),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一端的卡接部(72)插入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卡槽(51)后,另一端用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所述不拆卸基部(5)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幕墻外裝飾條,包括裝飾條和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連接件(4),所述裝飾條與所述連接件(4)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飾條包括不拆卸基部(5)和可拆卸裝飾條(7),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的一端底面設有卡接部(72),所述不拆卸基部(5)與該可拆卸裝飾條(7 )的卡接部(72 )對應位置上設置有卡槽(51),所述可拆卸裝飾條(7 ) —端的卡接部(72)插入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卡槽(51)后,另一端用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所述不拆卸基部(5)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幕墻外裝飾條,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拆卸基部(5)的主體呈凹槽結構,所述凹槽的槽ロ開設在不拆卸基部(5)中不與所述連接件(4)相接的任一面上;該凹槽的槽ロー側設置有所述卡槽(51),另ー側設置有向內彎折部(52),所述可拆卸連接件連接在該向內彎折部(52)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幕墻外裝飾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連接件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立成,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方大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