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包括閥本體、止水閥,消聲裝置,閥本體里設有背壓腔,止水閥設置于閥本體的進水腔室內;其特征在于,該進水閥還包括設置于閥本體內腔的消聲裝置;在止水狀態下,止水閥上的止水膠墊與本體上的止水面相抵靠,將過水通道密封;在通水狀態下,水先通過閥本體內的消聲裝置降噪,受水壓作用止水閥沿背壓腔方向移動,將過水通道打開,水流到出水端。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大大降低水流進入進水閥聲音。(*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公開了ー種進水閥,特別涉及ー種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
技術介紹
馬桶水箱作為對馬桶底部或側壁進行沖洗的水流儲水裝置,當水箱內的水位降低時,進水閥開啟后自來水進入水箱。水流通過進水閥進入水箱的過程中,由于自來水的水壓較大,進水閥在進水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聲。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ー種可以降低進水噪聲的 進水閥。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提供ー種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包括閥本體(10)、設有止水膠墊(22)的止水閥(20),閥本體(10)里設有背壓腔(11),止水閥(20)設置于閥本體(10)的進水腔室內;其特征在于,該進水閥還包括設置于閥本體(10)內腔的消聲裝置(30);在止水狀態下,止水膠墊(22)與閥本體(10)的止水面(13)相抵靠并將過水通道密封;在通水狀態下,水流通過閥本體(10)內的消聲裝置(30)實現降噪,止水閥(20)的止水膠墊(22)受水壓作用沿背壓腔(11)方向移動并將過水通道打開,水流進入出水端。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消聲裝置(30)的內壁為中空的過水內腔室(32),所述消聲裝置(30)的外壁過水面為螺旋壁面(34)。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消聲裝置(30)的過水內腔室(32)的壁面上設有多個過水槽孔(322)。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消聲裝置(30)與所述止水閥(20)相抵靠的一側設有凸臺(36),在該凸臺(36)上設有供水流通過的濾網(362)。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閥本體(10)具有進水管(12)與出水管(14),進水管(12)與自來水管連通,出水管(14)與水箱連通,所述止水閥(20)設置在進水管(12)與出水管(14)相接處。作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出水管(14)的一端插設于所述消聲裝置(30)的過水內腔室(32),且出水管(14)插設于過水內腔室(32)內管壁部分的外徑小于過水內腔室(32)的內徑。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術所述的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在止水狀態下,止水閥與消聲裝置和閥本體上的止水面相互抵靠在一起;在通水狀態下,止水閥受水壓作用沿背壓腔方向移動,止水閥與消聲裝置產生過水通道。因此,采用本用新型所述的進水閥,可以大大降低水流進入進水閥聲首。(2)本技術所述的消聲裝置,其內壁為中空的過水內腔室,外壁過水面為螺旋壁面,水流經閥本體的進水管后,經過消聲裝置的螺旋外壁面,然后進入過水內腔室,整個過程對水流的流速起到降速的作用。(3)消聲裝置的過水內腔室的壁面上設有多個過水槽孔。當水流經過過水內腔室時,會經過過水槽孔流出。而過水槽孔對稱地設置在過水內腔室上,可以使水流穩定地經過過水內腔室,避免水流不穩定而產生噪聲。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ー步理解,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I是本技術所述的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一剖面示意圖; 圖2是圖I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的消聲裝置一側視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的消聲裝置ー視角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所述的消聲裝置另一視角不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I、圖2所示,本技術所述的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包括閥本體10、止水閥20,閥本體10內設有背壓腔11,止水閥20設置于閥本體10的進水腔室內;閥本體10具有進水管12與出水管14,進水管12與自來水管連通,出水管14與水箱連通,止水閥20設置在進水管12與出水管14相接處。止水閥20上設有止水膠墊22,止水閥20對閥本體10內的進水、出水的控制為現有技術,在此不累述。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進水閥還包括消聲裝置30 ;在止水狀態下,止水膠墊22與閥本體10的止水面13相抵靠并將過水通道密封,實現進水管12與出水管14的阻隔;在通水狀態下,水流通過閥本體10內的消聲裝置30實現降噪,止水閥20的止水膠墊22受水壓作用沿背壓腔11方向移動并將過水通道打開,水流進入出水端,實現閥本體10的進水管12與出水管14的連通。如圖3、圖4、圖5所示,本技術所述的消聲裝置30的內壁為中空的過水內腔室32,消聲裝置30的外壁過水面為螺旋壁面34。消聲裝置30的過水內腔室32的壁面上設有多個過水槽孔322,水流可以穩定地經過這些過水槽孔322時,從而進ー步降低噪聲。另外,消聲裝置30與止水閥20相抵靠的ー側設有凸臺36,在該凸臺36上設有供水流通過的濾網362,水流經濾網362過濾后進入背水腔11,防止水流中的雜質將背壓腔11封阻影響背壓腔11的性能。再者,出水管14的一端插設于消聲裝置30的過水內腔室32,且出水管14插設于過水內腔室32內管壁部分的外徑小于過水內腔室32的內徑。因此,水流經過過水內腔室32內壁后,經過止水閥20,并流向出水管14。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所述的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的進水及止水過程。當水箱(圖中未示出)中的水位降低后,進水閥需要對水箱進行補水。此時水流經過閥本體10的進水管12進入閥本體10內。其中,一部分水流經過消聲裝置30凸臺36上的濾網362進入背壓腔11,而大部分水流經環繞消聲裝置30的螺旋壁面34,并進入消聲裝置30的過水內腔室32。由于過水內腔室32上多個過水槽孔322的存在,水流穩定地通過過水槽孔322。由于水流壓カ較大,將止水閥20頂開,水流則進入出水管14,最終流向水箱。當水箱進水結束后,止水膠墊22與閥本體10的止水面13相抵靠,并將過水通道密封,從而實現進水閥的止水。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技術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技術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 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包括閥本體(10)、設有止水膠墊(22)的止水閥(20),閥本體(10)里設有背壓腔(11),止水閥(20)設置于閥本體(10)的進水腔室內;其特征在于,該進水閥還包括設置于閥本體(10)內腔的消聲裝置(30);在止水狀態下,止水膠墊(22)與閥本體(10)的止水面(13)相抵靠并將過水通道密封;在通水狀態下,水流通過閥本體(10)內的消聲裝置(30)實現降噪,止水閥(20)的止水膠墊(22)受水壓作用沿背壓腔(11)方向移動并將過水通道打開,水流進入出水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包括閥本體(10)、設有止水膠墊(22)的止水閥(20),閥本體(10)里設有背壓腔(11),止水閥(20)設置于閥本體(10)的進水腔室內;其特征在于,該進水閥還包括設置于閥本體(10)內腔的消聲裝置(30);在止水狀態下,止水膠墊(22)與閥本體(10)的止水面(13)相抵靠并將過水通道密封;在通水狀態下,水流通過閥本體(10)內的消聲裝置(30)實現降噪,止水閥(20)的止水膠墊(22)受水壓作用沿背壓腔(11)方向移動并將過水通道打開,水流進入出水端。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聲裝置(30)的內壁為中空的過水內腔室(32),所述消聲裝置(30)的外壁過水面為螺旋壁面(3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消聲功能的進水閥,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明昌,
申請(專利權)人:李飛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