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即在工作臺上通過定位銷設置旋轉靠模,旋轉靠模一側設置定位模,前后固定鐵墩分別設于所述工作臺兩側,鐵棒穿入前固定鐵墩通孔后固定連接固定鐵板,螺栓穿入定型模后通過連接環(huán)后連接鐵棒,C形夾具設于旋轉靠模周邊,定滑輪設于后固定鐵墩上,鐵鏈圍繞旋轉靠輪外圈并一端通過卸扣連接C形夾具、另一端連接鋼絲繩一端,鋼絲繩另一端穿入定滑輪后連接牽拉部件。本彎圓裝置降低了銅管彎圓的勞動強度,并使彎制成形后的矩形銅管四周外壁平整光潔,成形后的感應器平整度好,橢圓度小,從而提高了感應器的制作質量和工件表面淬火的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ー種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
技術介紹
中頻淬火感應器的大直徑筒軸采用彎圓后的矩形銅管制作,彎圓的矩形銅管要求四周外壁表面光潔平整,制成的感應器平整度好,橢圓度小?,F(xiàn)行的矩形銅管彎圓方式為首先將銅管退火,然后一端銅管封閉,另一端灌入石英沙,石英沙灌滿后將銅管封閉,最后采用人工將灌滿石英沙的矩形銅管貼靠在大直徑模板上彎制成圓。顯然該矩形銅管彎圓方式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大,矩形銅管退火難以掌握,如規(guī)格為50X50X5000的矩形銅管需加熱到650°C以上,然后再水冷,且矩形銅管退火后變形嚴重,整形工作難且效果差,同時矩形銅管人工彎制后,銅管四壁不平整,內外壁凹凸不平,導致制成的感應器平整度和橢圓度均大于2_,嚴重影響了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筒軸的制作質量,降低了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利用本彎圓裝置降低了銅管彎圓的勞動強度,并使彎制成形后的矩形銅管四周外壁平整光潔,成形后的感應器平整度好,橢圓度小,從而提高了感應器的制作質量和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包括工作臺、旋轉靠模、定位銷、鐵鏈、鋼絲繩、卸扣、定位摸、C形夾具、螺栓、連接環(huán)、鉄棒、定型模、前固定鐵墩、后固定鐵墩、固定鉄板、定滑輪和牽拉部件,所述旋轉靠模通過所述定位銷設于所述工作臺上并旋轉靠模以定位銷為軸心旋轉,所述定位模設于所述工作臺上并位于所述旋轉靠模ー側,所述前固定鐵墩和后固定鐵墩分別設于所述工作臺兩側,所述前固定鐵墩設有通孔,所述固定鉄板位于所述前固定鐵墩外側,所述鐵棒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鐵墩通孔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鉄板,所述定型模中心開有通孔,所述螺栓穿入所述定型模中心通孔并通過所述連接環(huán)連接所述鐵棒后端,所述定型模位于所述旋轉靠模與定位模之間,所述C形夾具設于所述旋轉靠模周邊,所述定滑輪通過連桿設于所述后固定鐵墩上,所述鐵鏈圍繞所述旋轉靠模外圈并一端通過所述卸扣連接所述C形夾具、另一端連接所述鋼絲繩一端,所述鋼絲繩另一端穿入所述定滑輪后連接牽拉部件。進ー步,本彎圓裝置包括墊塊,所述墊塊位于所述C形夾具內。由于本技術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即在工作臺上通過定位銷設置旋轉靠模,旋轉靠模ー側設置定位模,前后固定鐵墩分別設于所述工作臺兩側,鉄棒穿入前固定鐵墩通孔后固定連接固定鉄板,螺栓穿入定型模后通過連接環(huán)后連接鉄棒,C形夾具設于旋轉靠模周邊,定滑輪設于后固定鐵墩上,鐵鏈圍繞旋轉靠輪外圈并一端通過卸扣連接C形夾具、另一端連接鋼絲繩一端,鋼絲繩另一端穿入定滑輪后連接牽拉部件。本彎圓裝置降低了銅管彎圓的勞動強度,并使彎制成形后的矩形銅管四周外壁平整光潔,成形后的感應器平整度好,橢圓度小,從而提高了感應器的制作質量和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彎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圖3為本彎圓裝置中鉄棒與定型模連接的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和圖3所示,本技術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 包括工作臺I、旋轉靠模3、定位銷2、鐵鏈5、鋼絲繩14、卸扣18、定位模4、C形夾具13、螺栓11、連接環(huán)12、鐵棒9、定型模10、前固定鐵墩6、后固定鐵墩7、固定鐵板8、定滑輪15和牽拉部件16,所述旋轉靠模3通過所述定位銷2設于所述工作臺I上并旋轉靠模3以定位銷2為軸心旋轉,所述定位模4設于所述工作臺I上并位于所述旋轉靠模3 —側,所述前固定鐵墩6和后固定鐵墩7分別設于所述工作臺I兩側,所述前固定鐵墩6設有通孔,所述固定鐵板8位于所述前固定鐵墩6外側,所述鐵棒9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鐵墩6通孔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鉄板8,所述定型模10中心開有通孔,所述螺栓11穿入所述定型模10中心通孔并通過所述連接環(huán)12連接所述鐵棒9后端,所述定型模10位于所述旋轉靠模3與定位模4之間,所述C形夾具13設于所述旋轉靠模3周邊,所述定滑輪15通過連桿17設于所述后固定鐵墩7上,所述鐵鏈5圍繞所述旋轉靠模3外圈并一端通過所述卸扣18連接所述C形夾具13、另一端連接所述鋼絲繩14 一端,所述鋼絲繩14另一端穿入所述定滑輪15后連接牽拉部件16。進ー步,本彎圓裝置包括墊塊19,所述墊塊19位于所述C形夾具13內。在矩形銅管20彎圓作業(yè)時,墊塊19塞入矩形銅管20前端內,然后通過C形夾具13固定于旋轉靠模3周邊,避免矩形銅管20前端由于C形夾具13的夾緊カ而變形。墊塊19的尺寸與矩形銅管20內壁截面匹配。矩形銅管20彎圓作業(yè)時,矩形銅管20套入等長的鐵棒9,定型模10和螺栓11位于矩形銅管20內,矩形銅管20的前端放置于定位模4與旋轉靠模3之間,此時定型模10位于旋轉靠模3和定位模4的切點,定位模4緊貼矩形銅管20外壁并牢牢固定,矩形銅管20前端位于旋轉靠模3和定位模4切點的外側;采用火焰將矩形銅管20前端加熱,然后用C形夾具13通過墊塊19將加熱后的矩形銅管20前端與旋轉靠模3夾緊,此時矩形銅管20前端緊貼旋轉靠模3外圈;采用火焰加熱定位模4后側的矩形銅管20,矩形銅管20加熱至600°C時,用牽拉部件16拉動鋼絲繩14,此時,鋼絲繩14通過定滑輪15帶動鐵鏈5,位于旋轉靠模3外圈的鐵鏈5帶動旋轉靠模3轉動,被C形夾具13固定的矩形銅管20也貼著旋轉靠模3外圈向前彎曲移動。矩形銅管20彎曲移動時,矩形銅管20內的鉄棒9和定型模10由于受前固定鐵墩6及固定鉄板8的牽拉固定,其位置不會隨矩形銅管20向前移動,因此定型模10的位置始終處于旋轉靠模3和定位模4的切點處,從而保證矩形銅管20的彎圓。不斷用火焰局部加熱矩形銅管20,同步拉動鋼絲繩14使鐵鏈5帶動旋轉靠模3旋轉,直至矩形銅管20彎曲至整圓,完成矩形銅管20的彎圓作業(yè)。本彎圓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極大降低了彎圓作業(yè)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矩形銅管彎圓質量,滿足了制成的感應器對平整度和橢圓度的要求,提高了エ件表面淬火的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其特征在于:本彎圓裝置包括工作臺、旋轉靠模、定位銷、鐵鏈、鋼絲繩、卸扣、定位模、C形夾具、螺栓、連接環(huán)、鐵棒、定型模、前固定鐵墩、后固定鐵墩、固定鐵板、定滑輪和牽拉部件,所述旋轉靠模通過所述定位銷設于所述工作臺上并旋轉靠模以定位銷為軸心旋轉,所述定位模設于所述工作臺上并位于所述旋轉靠模一側,所述前固定鐵墩和后固定鐵墩分別設于所述工作臺兩側,所述前固定鐵墩設有通孔,所述固定鐵板位于所述前固定鐵墩外側,所述鐵棒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鐵墩通孔并固定連接所述固定鐵板,所述定型模中心開有通孔,所述螺栓穿入所述定型模中心通孔并通過所述連接環(huán)連接所述鐵棒后端,所述定型模位于所述旋轉靠模與定位模之間,所述C形夾具設于所述旋轉靠模周邊,所述定滑輪通過連桿設于所述后固定鐵墩上,所述鐵鏈圍繞所述旋轉靠模外圈并一端通過所述卸扣連接所述C形夾具、另一端連接所述鋼絲繩一端,所述鋼絲繩另一端穿入所述定滑輪后連接牽拉部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中頻淬火感應器大直徑矩形銅管的彎圓裝置,其特征在于本彎圓裝置包括工作臺、旋轉靠模、定位銷、鐵鏈、鋼絲繩、卸扣、定位模、C形夾具、螺栓、連接環(huán)、鐵棒、定型模、前固定鐵墩、后固定鐵墩、固定鐵板、定滑輪和牽拉部件,所述旋轉靠模通過所述定位銷設于所述工作臺上并旋轉靠模以定位銷為軸心旋轉,所述定位模設于所述工作臺上并位于所述旋轉靠模一側,所述前固定鐵墩和后固定鐵墩分別設于所述工作臺兩側,所述前固定鐵墩設有通孔,所述固定鐵板位于所述前固定鐵墩外側,所述鐵棒前端穿入所述前固定鐵墩通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徐新華,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寶鋼工業(y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