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的是ー種具有氧氣從一塔頂部均壓到另一塔底部裝置的制氧設備,屬于變壓吸附空氣分離
技術介紹
近幾年,由于變壓吸附(PSA)技術的快速發展,PSA制氧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且傳統的深冷制氧技術的成熟,這就要求PSA技術的不斷創新,節約成本,降低能耗,參與市場競爭。目前變壓吸附制氧設備采用的是兩只吸附塔通過管道相互連接組成,使用時,一只吸附塔正常工作時,另ー只吸附塔可以作為再生塔進行再生,反之可以相互調換使用,從而得到不間斷的制氧效果;但上述利用吸附原理進行制氧的設備,存在著可以不斷創新的可能,以便能夠降低能耗,提高制氧效率。現有的PSA制氧機存在著在結構頂部、底部不能同時均壓以及制氧機產氧量不高、制氧純度低(不超過93%)等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ー種結構更加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夠降低能耗,提高產氧量及制氧純度的具有氧氣從一塔頂部均壓到另一塔底部裝置的制氧設備。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它包括在一底座上設置有A吸附塔、B吸附塔以及緩沖罐,所述的A吸附塔和B吸附塔各自連通于同一進氣管,還各自通過相連的A出氣管和B出氣管連通于所述的緩沖罐;與所述A出氣管和B出氣管連通有一再生進氣管并通過一流量計、一再生輸氣管以及連管與A吸附塔和B吸附塔作再生連通,A吸附塔和B吸附塔上還分別連通有一供再生后廢氣排出的廢氣管,并在廢氣管上連通有消音器;所述的緩沖罐上還設置有一根再生用輸出管,它通過一回氣管與再生輸氣管連通;所述的A出氣管和B出氣管分別通過閥三、閥四相接在一起;所述A吸附塔的底部相連有一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氧氣從一塔頂部均壓到另一塔底部裝置的制氧設備,它包括:在一底座(14)上設置有A吸附塔?(8)?、B吸附塔(11)以及緩沖罐(15),所述的A吸附塔(8)和B吸附塔(11)各自連通于同一進氣管(6),還各自通過相連的A出氣管(9)和B出氣管(12)連通于所述的緩沖罐(15);與所述A出氣管(9)和B出氣管(12)連通有一再生進氣管(1)并通過一流量計(2)、一再生輸氣管(3)以及連管(4)與A吸附塔?(8)?和B吸附塔(11)作再生連通,A吸附塔?(8)?和B吸附塔(11)上還分別連通有一供再生后廢氣排出的廢氣管,并在廢氣管上連通有消音器;所述的緩沖罐(15)上還設置有一根再生用輸出管,它通過一回氣管與再生輸氣管(3)連通;所述的A出氣管(9)和B出氣管(12)分別通過閥三(V3)、閥四(V4)相接在一起;所述A吸附塔?(8)的底部相連有一A支管(7),B吸附塔底部相連有B支管(10),A支管(7)一端與B支管(10)另一端通過閥八(V8)與閥七(V7)對接在一起,并在閥三(V3)與閥四(V4)的中間和閥八(V8)和閥七(V7)的中間上相接有一根均壓管(1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氧氣從一塔頂部均壓到另一塔底部裝置的制氧設備,它包括在一底座(14)上設置有A吸附塔(8)、B吸附塔(11)以及緩沖罐(15),所述的A吸附塔(8)和B吸附塔(11)各自連通于同一進氣管(6),還各自通過相連的A出氣管(9)和B出氣管(12)連通于所述的緩沖罐(15);與所述A出氣管(9)和B出氣管(12)連通有一再生進氣管(I)并通過一流量計(2)、一再生輸氣管(3)以及連管(4)與A吸附塔(8)和B吸附塔(11)作再生連通,A吸附塔(8)和B吸附塔(11)上還分別連通有一供再生后廢氣排出的廢氣管,并在廢氣管上連通有消音器;所述的緩沖罐(15)上還設置有一根再生用輸出管,它通過一回氣管與再生輸氣管(3)連通;所述的A出氣管(9)和B出氣管(12)分別通過閥三(V3)、閥四(V4)相接在一起;所述A吸附塔(8)的底部相連有一 A支管(7),B吸附塔底部相連有B支管(10),A支管(7)—端與B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建軍,季偉民,徐利民,金暉,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鼎岳空分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