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前車架載物自行車后輪為驅動輪,后輪直徑不限。前輪直徑小于0.5米,前輪輪胎通過前叉時的位置至龍頭車把扶手的距離大于0.15米,小于2米。前車架前端左右兩側設有載物支架或其它載物結構,或將搭載物捆綁在前車架左右兩側。前車架前端左右載物支架可單獨載物,可聯合載物。若在后輪兩側也設置載物支架或其它載物結構,則前后載物結構可聯合載物。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開拓了自行車前車架新的載物功能,擴展了自行車載物的空間和載物的形式,增加了自行車載物的種類和載重量,使很多以前不能用自行車搭載的物體現在可以用自行車搭載,為自行車的發展和應用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確立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使自行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更好的為人類服務。(*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前車架載物自行車
本專利技術屬輕工機械,小型交通運輸工具。
技術介紹
任何自行車(指目前公知的自行車和今后將出現的自行車)都有一個車架,盡管車架的結構和形狀各不相同,但必須有一個車架,各零部件以車架為依托,組裝成自行車整體。本專利技術將自行車車架的坐墊與中軸連線之前的部分稱為前車架,剩余部分稱為后車架。自行車在行駛時,前車架承載部分車重、騎車者體重、塔載物重,除這三種重量外不承載其它重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開拓自行車前車架新的載物功能,擴展自行車載物的空間,載物的形式,增加自行車載物的種類和載重量,使前車架在自行車行駛時除承載部分車重、騎車者體重、塔載物重外還能承載其它物體,為自行車的發展和應用開辟一條新的道路,使自行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本專利技術展示的下述小前輪前車架載物自行車能實現這個目的。 本車后輪為驅動輪,后輪直徑不限,前輪直徑小于O. 5米,前輪輪胎通過前叉時的位置至龍頭車把扶手的距離大于O. 15米,小于2米,在前車架前端左右兩側設有載物支架(見圖5)或其它載物結構(其它載物結構種類非常多,本說明書中不可能列舉完全,可由生產本車的廠家和本車的用戶自行確定,按自己的意愿創作,本前車架部分為這些作品提供了安裝的位置),或將搭載物捆綁在前車架左右兩側。以上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要技術特征,在具體應用時可以這些特征為主,進一步展示本車的能力和潛力,使本專利技術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可制作一個“U”形斗(見圖8),將其中一部分放在左側載物支架上,另一部分放在右側載物支架上,形成左右載物支架聯合載物。例如,可在后車架的后方,依架的兩側各設置一個與前車架兩側的載物支架相同的載物支架或其它載物結構,則前后載物支架或前載物支架與其它載物結構可以聯合載物,搭載門框(見圖9)形狀的物體。例如,可在前輪或后輪輪軸上增設直流電機,用蓄電池供電,則可制成前車架載物電動自行車。如后輪用汽油機驅動,則可制成前車架載物摩托車。本說明書未提及的本自行車的結構,如剎車系統、傳動系統等與公知的自行車的結構相同。綜上所述可知,本專利技術開拓了自行車前車架新的載物功能,擴展了自行車載物的空間和載物的形式,增加了自行車載物的種類和載重量,使很多以前不能用自行車搭載的物體現在可以用自行車搭載,為自行車的發展和應用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確立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使自行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更好的為人類服務。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共有9個附圖。圖I圖2是二個緊固零件圖,圖3是這二零件的裝配圖,這二零件裝配時安裝在前車架上,并將左右載物支架固定在前車架左右兩側。圖4是左載物支架圖(左右載物支架結構與自行車縱剖面相對稱),圖中圓孔全部為通孔,供固定本載物支架和搭載物用。圖5圖6是整車裝配圖,主視圖采用了拆卸畫法,將左側載物支架拆除,這樣能更清楚的表達龍頭、前車架、前叉之間的連接情況。圖7是圖5圖6位置排列圖。圖8是“U”形斗結構圖,主視圖采用了全剖視。圖9是門框結構圖,主視圖采用了全剖視。具體實施方式圖5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圖中各附圖標記所表不的意義如下1、前輪。2、前輪擋泥板。3、前叉。4、右載物支架。5、龍頭。6、緊固零件I。7、螺栓。8、緊固零件2。9、緊固零件I。10、螺栓。11、緊固零件2。12、左曲拐。13、中軸。14、左踏腳。15、坐墊。16、車架。17、包鏈殼。18、依架。19、后輪擋泥板。20、后輪。圖中左右載物支架可單獨載物,每個載物支架可載I 2個直徑為32厘米,高為68厘米的家用液化石油氣罐或其它物體,可聯合載物,如可將圖8所示“U”形斗的一部分放在左載物支架上,一部分放在右載物支架上,一部分位于前車架前方,用螺栓螺母將斗固定在左右載物支架上,斗內放置要搭載的物體。如在后輪兩側設置與前車架兩側相同的載物支架,則前后載物支架可聯合載物,如可將圖9所示門框的一部分放在左側前后載物支架上,一部分放在右側前 后載物支架上,一部分位于前車架前方,用繩子將門框捆綁在前后載物支架上,騎行或扶行運送門框(前后載物支架聯合載物時要注意安全,能騎行則騎行,不能騎行則扶行,既不能騎行又不能扶行時此物不能搭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行車,其特征是:后輪為驅動輪,前輪直徑小于0.5米,前輪輪胎通過前叉時的位置至龍頭車把扶手的距離大于0.15米,小于2米,前車架前端左右兩側設有載物支架或其它載物結構或將搭載物捆綁在前車架左右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自行車,其特征是后輪為驅動輪,前輪直徑小于O. 5米,前輪輪胎通過前叉時的位置至龍頭車把扶手的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涂來涇,
申請(專利權)人:涂來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