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防撞條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它包括模板,所述模板內設置有貫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叉流道,所述主流道與所述分叉流道連通,所述分叉流道為三條以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同時可以擠出三條以上防撞條,不需要更換擠出機或者增加擠出模具,生產效率提高兩倍以上,而且不增加電費等,有效地控制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防撞條生產設備
,特別是涉及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
技術介紹
防撞條又稱防護條,防護角等。防撞條主要分為水上用品防撞條、車用防撞條、家用防撞條等。水上用品防撞條主要用于充氣艇、沖鋒舟、漂流艇、游艇以及各種水上游樂設備設施的防護。車用防撞條主要用于防止車體側面被外來物擦傷或 撞傷,起到保護作用;同時增加車體的線條和動感,起到裝飾作用。家用防撞條主要用于室內的門窗、各種家具等,起到減振、消音和密封的作用。防撞條的應用非常廣泛。現有的防撞條擠出模具只有一條擠出流道,每小時擠出300米,生產效率低。如需提高生產率,則需要更換大型的擠出機,或者增加一套或者多套擠出模具,這樣增加了設備的投入和電費,增加了生產成本。另外,現有的防撞條擠出模具沒有通氣道,由于防撞條呈軟性,制備所得的防撞條易變形,減振、消音和密封的效果差,質量不符合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克服現有技術的生產效率低的缺陷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來實現的?!N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它包括模板,所述模板內設置有貫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叉流道,所述主流道與所述分叉流道連通,所述分叉流道為三條以上。其中,所述分叉流道內設有型芯。其中,所述模板設有輸氣道,所述型芯設有通氣道,所述輸氣道與所述通氣道連通。其中,所述模板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通過螺桿連接。其中,所述通氣道貫穿設置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所述輸氣道設置于第三模板,所述輸氣道與所述通氣道于第三模板處連通。其中,所述分叉流道包括左分叉流道、中間分叉流道和右分叉流道,中間分叉流道為直流道,左分叉流道和右分叉流道的前部傾斜設置,三條分叉流道的前部相交,三條分叉流道的后部平行設置。其中,所述分叉流道的后部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的縱截面呈圓弧形,所述下部的縱截面呈倒n字形,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首尾連接。其中,所述主流道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從外至內逐漸縮小,等腰梯形的兩腰的延長線相交所成的夾角為a,每相鄰兩個分叉流道的前部的中線相交所成的夾角為b,所述夾角a的大小為所述夾角b的大小的四倍。其中,所述夾角a為80°,所述夾角b為20°。其中,所述模板設有控溫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結構簡單,同時可以擠出三條以上防撞條,不需要更換擠出機或者增加擠出模具,生產效率提高兩倍以上,而且不增加電費等,有效地控制生產成本。附圖說明 圖I為本技術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I的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的第四模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I——模板2——流道3——型芯4——輸氣道5——通氣道6——控溫口7——氣室11——第一模板12——第二模板13—第三模板14—第四模板15-螺桿21——主流道22——分叉流道221——左分叉流道222——中間分叉流道223——右分叉流道。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如圖f圖6所示,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它包括模板1,所述模板I內設置有貫通的流道2,所述流道2包括主流道21和分叉流道22,所述主流道21與所述分叉流道22連通,所述分叉流道22為三條以上。本實施例所述分叉流道22內設有型芯3。PVC或者橡膠原料從分叉流道22與型芯3的縫隙中擠出成型,制得防撞條。分叉流道22和型芯3的形狀可以根據防撞條的形狀而具體設置。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模板I設有輸氣道4,所述型芯3設有通氣道5所述輸氣道4與所述通氣道5連通。氣體從輸氣道4進入,輸送至型芯3的通氣道5,氣體通過通氣道5進入防撞條的內腔,從而達到防止防撞條變形、保持防撞條形狀穩定的效果,同時起到及時冷卻防撞條的作用,使制得的防撞條減振、消音和密封的效果好,質量好。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模板I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模板11、第二模板12、第三模板13、第四模板14,所述第一模板11、第二模板12、第三模板13、第四模板14通過螺桿15連接。主流道21設置于第四模板14,分叉流道22貫通設置于第一模板11、第二模板12、第三模板13,采用四塊模板的結構,便于加工模具,便于維修和保養模具。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述通氣道5貫穿設置于第一模板11、第二模板12、第三模板13,所述輸氣道4設置于第三模板13,所述輸氣道4與所述通氣道5于第三模板13處連通。氣體從輸氣道4進入第三模板13,然后進入通氣道5,持續地充入氣體,保持防撞條的形狀穩定。第三模板13還設有氣室7,氣室7可使通氣道5內各處的氣壓一致。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分叉流道22包括左分 叉流道221、中間分叉流道222和右分叉流道223,中間分叉流道222為直流道,左分叉流道221和右分叉流道223的前部傾斜設置,三條分叉流道22的前部相交,三條分叉流道22的后部平行設置。PVC或者橡膠原料從主流道21進入三條分叉流道22,進行同步擠出,生產效率高。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所述主流道21的截面呈等腰梯形,從外至內逐漸縮小,等腰梯形的兩腰的延長線相交所成的夾角為a,每相鄰兩個分叉流道22的前部的中線相交所成的夾角為b,所述夾角a的大小為所述夾角b的大小的四倍。由于中間分叉流道222為直流道,左分叉流道221和右分叉流道223的前部傾斜設置,因此,PVC或者橡膠原料從主流道21進入三條分叉流道22時,三條分叉流道22受到壓力不同,擠出速度可能存在不均勻的現象。因此,需要設置夾角a和夾角b的大小。夾角a、夾角b的倍數關系與擠出速度的關系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模板,所述模板內設置有貫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叉流道,所述主流道與所述分叉流道連通,所述分叉流道為三條以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模板,所述模板內設置有貫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叉流道,所述主流道與所述分叉流道連通,所述分叉流道為二條以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叉流道內設有型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設有輸氣道,所述型芯設有通氣道,所述輸氣道與所述通氣道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通過螺桿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道貫穿設置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所述輸氣道設置于第三模板,所述輸氣道與所述通氣道于第三模板處連通。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流道防撞條擠出模具,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志昆,唐輝文,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華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