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夾持環形工件的夾持系統,尤其涉及對環形工件的夾持方式的改進。
技術介紹
利用數控機床加工較大型的環形工件時,首先需要將環形工件定位,然后對定位之后的環形工件利用圓鼻銑刀等通過編程完成環形工件的曲面加工。但是,利用數控機床加工環形工件尤其是弧狀環形工件時存在定位困難的問題,一般會導致在表面加工之前的較長的定位調整時間。在需要批量生產環形工件的情況下,縮短環形工件的定位調整時間從而提高定位的效率和準確率是現有技術中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用于夾持環形工件的夾持系統,以提高對環形工件的定位效率和準確率,同時也便于對環形工件的曲面加工。根據本技術,提出了一種用于夾持環形工件的夾持系統,所述夾持系統包括底盤;多個內壓板組件,每一個內壓板組件包括一個內壓板,所述內壓板適于從所述環形工件的環的內側朝向所述底盤按壓所述環形工件;設置在底盤上的與內壓板配合的多個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朝向所述內壓板支撐所述環形工件;多個外壓板組件,每一個外壓板組件包括一個外壓板,所述外壓板適于從所述環形工件的環的外側朝向所述底盤按壓所述環形工件;設置在底盤上的與外壓板配合的多個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朝向所述外壓板支撐所述環形工件,其中所述內壓板和所述外壓板適于從按壓所述環形工件的按壓位置移動到不接觸所述環形工件的釋放位置,或者適于從所述夾持系統可拆卸地移除。有利地,上述夾持系統中,每一個內壓板組件還包括一個內壓板螺栓和一個內壓板螺母,所述內壓板螺栓的一端螺紋配合在所述底盤中、另一端穿過所述內壓板,所述內壓板螺母與所述內壓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夾持環形工件的夾持系統,所述夾持系統包括底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系統還包括:多個內壓板組件,每一個內壓板組件包括一個內壓板,所述內壓板適于從所述環形工件的環的內側朝向所述底盤按壓所述環形工件;設置在底盤上的與內壓板配合的多個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朝向所述內壓板支撐所述環形工件;多個外壓板組件,每一個外壓板組件包括一個外壓板,所述外壓板適于從所述環形工件的環的外側朝向所述底盤按壓所述環形工件;設置在底盤上的與外壓板配合的多個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朝向所述外壓板支撐所述環形工件,其中:所述內壓板和所述外壓板適于從按壓所述環形工件的按壓位置移動到不接觸所述環形工件的釋放位置,或者適于從所述夾持系統可拆卸地移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夾持環形工件的夾持系統, 所述夾持系統包括底盤,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夾持系統還包括 多個內壓板組件,每一個內壓板組件包括一個內壓板,所述內壓板適于從所述環形工件的環的內側朝向所述底盤按壓所述環形工件; 設置在底盤上的與內壓板配合的多個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朝向所述內壓板支撐所述環形工件; 多個外壓板組件,每一個外壓板組件包括一個外壓板,所述外壓板適于從所述環形工 件的環的外側朝向所述底盤按壓所述環形工件; 設置在底盤上的與外壓板配合的多個第二支撐件,所述第二支撐件朝向所述外壓板支撐所述環形工件, 其中所述內壓板和所述外壓板適于從按壓所述環形工件的按壓位置移動到不接觸所述環形工件的釋放位置,或者適于從所述夾持系統可拆卸地移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內壓板組件還包括一個內壓板螺栓和一個內壓板螺母,所述內壓板螺栓的一端螺紋配合在所述底盤中、另一端穿過所述內壓板,所述內壓板螺母與所述內壓板螺栓的另一端螺紋配合且適于朝向底盤擠壓所述內壓板,所述內壓板螺栓位于所述環形工件的環以內; 每一個外壓板組件還包括一個外壓板螺栓和一個外壓板螺母,所述外壓板螺栓的一端螺紋配合在所述底盤中、另一端穿過所述外壓板,所述外壓板螺母與所述外壓板螺栓的另一端螺紋配合且適于朝向底盤擠壓所述外壓板,所述外壓板螺栓位于所述環形工件的環以外。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內壓板組件包括擠壓環形工件的一端和與所述一端相對的另一端,每一個內壓板組件還包括一個位于所述環形工件的環以內的設置在底盤上的內支柱件,所述內支柱件支撐所述內壓板的另一端; 每一個外壓板組件包括擠壓環形工件的一端和與所述一端相對的另一端,每一個外壓板組件還包括一個位于所述環形工件的環以外的設置在底盤上的外支柱件,所述外支柱件支撐所述外壓板的另一端。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內壓板組件還包括內壓板球形墊圈,所述內壓板上所述內壓板螺栓通過的位置設置有內壓板弧形凹部,所述內壓板球形墊圈適于球面配合在所述內壓板弧形凹部內,所述內壓板螺母朝向所述內壓板擠壓所述內壓板球形墊圈; 每一個外壓板組件還包括外壓板球形墊圈,所述外壓板上所述外壓板螺栓通過的位置設置有外壓板弧形凹部,所述外壓板球形墊圈適于球面配合在所述外壓板弧形凹部外,所述外壓板螺母朝向所述外壓板擠壓所述外壓板球形墊圈。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內壓板和所述外壓板與所述環形工件的接觸面為弧面或球面。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第一支撐件和每一個第二支撐件支撐所述環形工件的支撐面為球面或弧面。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所述第一支撐件上設置有對齊用標記或缺口。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第一支撐件和/或每一個第二支撐件從所述底盤朝向所述環形工件突出的高度是可調的。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夾持系統,其特征在于 每一個第一支撐件和/或每一個第二支撐件關于所述底盤的中心在底盤的徑向方向 上的位置是可調的。10.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澤慶,李方,劉晶,于光偉,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核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