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機械加工
,更具體的說,本技術是涉及一種鏜銑機床夾具結構的改迸。
技術介紹
起重機行業的套筒在銑兩個端面及鏜內孔吋,由于被夾持的エ件均是鍛鑄件毛坯,外圓柱面不圓,又比較粗糙;因此,傳統的夾具在夾持過程中,夾持面對エ件的夾緊カ不均勻;并且,通常夾持面與エ件表面無法完全貼合,這導致了エ件在鏜孔及套車外圓時,實際軸線與エ件的理論軸線偏差較大,使得鏜銑后的エ件內孔壁厚不均勻,甚至造成廢品。如在裝夾過程中,想要避免夾緊カ不均勻,夾持面與エ件表面無法完全貼合的問題,則需要進行繁瑣的調試,這樣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ー種加工產品質量好,生產效率高,實用性強的鏜銑機床夾具。為實現本技術的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技術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第一夾持座和第二夾持座,其結構要點所述的第一夾持座上固定設置有固定V形夾爪;第二夾持座上設置有活動V形夾爪,所述的活動V形夾爪通過轉軸同第二夾持座上的圓弧槽相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加工產品質量好由于本技術的第二夾持座上設置活動V形夾爪,在對エ件進行夾持吋,活動V形夾爪會繞轉軸徑向擺動;使夾持面與エ件表面貼合,保證了エ件夾緊和同軸度的要求,產品質量好。2、生產效率高本技術的活動V形夾爪可隨著工件表面的形狀自行調整,無需人工調整;因此,大大節省了調試所需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3、實用性強由于本技術的結構特點,本技術可在鏜銑機床和銑端面機床上使用,加工鏜內孔、銑端面質量好,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I為同步齒、2為齒輪、3為齒條、4為第二夾持 ...
【技術保護點】
鏜銑機床夾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第一夾持座(11)和第二夾持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夾持座(11)上固定設置有固定V形夾爪(9);第二夾持座(4)上設置有活動V形夾爪(6),所述的活動V形夾爪(6)通過轉軸(5)同第二夾持座(4)上的圓弧槽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鏜銑機床夾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設置有第一夾持座(11)和第二夾持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夾持座(11)上固定設置有固定V形夾爪(9);第二夾持座(4)上設置有活動V形夾爪(6),所述的活動V形夾爪(6)通過轉軸(5)同第二夾持座(4)上的圓弧槽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鏜銑機床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夾持座(11)同驅動裝置(13)相連,第一夾持座(11)和第二夾持座(4)之間通過同步反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包家營,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市大鑫數控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