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y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氣胸引流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對于肺壓縮>20%或者肺功能差的氣胸患者,多采用胸腔閉式引流裝置,該裝置的不足之處在于需要患者臥床,對于一些高齡患者,臥床幾天后可能導致肌肉萎縮、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副作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此,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便患者攜帶、可方便患者活動佩戴的氣胸引流裝置,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氣胸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夾板、第二夾板以及設于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的氣囊和彈簧,所述氣囊的進氣口上通過第一單向活瓣連接有一個引流瓶,所述引流瓶上部連接有一引流管;所述氣囊的出氣口通過第二單向活瓣連接另一根引流管。為方便氣胸引流裝置綁在患者的腹部,所述第一夾板兩端設有連接耳,所述連接耳上連接有束縛帶。在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彈簧有四根,分設在氣囊的橫向四角。為達到很好的集水作用,所述引流瓶的集水部位低于所述第一單向活瓣位置。有了該氣胸引流裝置,患者可以將其束縛在腹部使用,利用呼吸時腹部的起伏來按壓氣囊,導致氣囊正負壓轉換,通過兩個單向活瓣,進而將胸膜腔內(nèi)的氣體引流到肺外。由于該氣胸引流裝置結構簡單、也不需要再借助其它外部設備、只需束縛在患者腹部就可以工作,即使患者活動時也可以佩戴。因此,本技術的氣胸引流裝置具有方便患者攜帶、可方便患者活動佩戴的優(yōu)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未裝夾板時的立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00-第一夾板,200-第二夾板,300-氣囊,400-引流瓶,50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氣胸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夾板、第二夾板以及設于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的氣囊和彈簧,所述氣囊的進氣口上通過第一單向活瓣連接有一個引流瓶,所述引流瓶上部連接有一引流管;所述氣囊的出氣口通過第二單向活瓣連接另外一根引流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胸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夾板、第二夾板以及設于第一夾板和第二夾板之間的氣囊和彈簧,所述氣囊的進氣口上通過第一單向活瓣連接有一個引流瓶,所述引流瓶上部連接有一引流管;所述氣囊的出氣口通過第二單向活瓣連接另外一根引流管。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羅志兵,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奉賢區(qū)中心醫(yī)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