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護理床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多功能扶癱屋,包括支架、設于支架一側的便溺室、置設于便溺室內的便溺器、設于支架上升降裝置、掛設于升降裝置上的綱索總成、掛設于綱索總成上的扶癱套,所述扶癱套套于病人身上,由于設有上述裝置,該扶癱屋能讓癱瘓病人自身完成翻身、起坐、騰空離床、用餐、看書、寫字、玩電腦、如廁等一系列動作,使用方便,實現癱瘓病人的自理。(*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護理床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多功能扶癱屋。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人口逐漸進入老齡社會,癱瘓和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在逐年増加,這種病人一般生活不能自理,而護理癱瘓病人是一件非常費心、費カ的的事,臥床者在床上大小便極為不便,需多人操作護理,給個人家庭帶來極大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多功能扶癱屋,使截癱或偏癱的病人可生活自理,能讓癱瘓病人自身完成翻身、起坐、騰空離床、用餐、如廁等一系列動作。多功能扶癱屋,包括支架、設于支架ー側的便溺室、置設于便溺室內的便溺器、設干支架上的2升降裝置、掛設于升降裝置上的綱索總成、掛設于綱索總成上的扶癱套,所述扶癱套套于病人身上。所述支架一側設有折疊桌,所述支架上部設為方框,兩長平行框邊上設有數個齒牙,所述兩具有齒牙的長平行框邊之設有活動梁,所述活動梁兩端設有擋塊,所述活動梁的橫截面成三角形,齒牙可防止活動梁滑動,為了便于使用,支架的支臂設為上支臂和下支臂,所述下支臂上端設有插管,所述插管上設有緊固螺釘,所述上支臂下端插設于插管內。所述便溺室內側設有可向內向外擺動且能自動關閉的密封門,所述密封門大小與便溺器相當,所述便溺室上設有水龍頭對便溺器進行沖洗,所述便溺器通過伸縮管連接下水管,所述便溺器上設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有噴水ロ,所述噴水ロ通過伸縮管與水龍頭相連,所述便溺器上設有拉繩,便于病人移出使用。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安裝干支架ー側的電動葫蘆、設于支架上頂部ー側的轉向滑輪、掛設于活動梁上的滑輪、繞設于轉向滑輪和滑輪上的鋼絲繩、設于鋼絲繩末端的提鉤,所述活動梁上側設有數個齒牙,可防止滑輪側滑。所述綱索總成包括掛圈、系設于掛圈上的數條長短不一的掛繩、設于掛繩末端的掛鉤。所述扶_套包括上扶_套、中扶_套、下扶_套及_臂套,所述上扶_套包括兩個套圈、固設于兩套圈上的掛圈、設于兩套圈之間的連接帶、設于兩套圈之間扣帶,使用時,兩套圈套于肩膀上,掛圈則掛在綱索總成的掛鉤上;所述中扶癱套包括腰扣帶、套設于腰扣帶帶上的兩掛圈、設于腰帶兩端部的連接圈、連接于連接圈上的腿套;所述下扶癱套包括兩大腿套、兩小腿套、設于大腿套和小腿套上的掛圈;所述癱臂套包括上臂套、前臂套、連接上臂套和前臂套的連接繩、固設于上臂套和前臂套上的掛圈,為便于穩定及使用,支架與扶癱套之間還設有平衡帯,病人身上還設有遮襠裙。為便娛樂生活,支架旁還設有書架、茶具、灶具、食品柜裝置。所述電動葫蘆的啟動開關為有線開關,也可為遙控開關。由于設有上述裝置,該扶癱屋能讓癱瘓病人自身完成翻身、起坐、騰空離床、用餐、看書、寫字、玩電腦、如廁等一系列動作,使用方便,實現癱瘓病人的自理。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多功能扶癱屋的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側視圖。圖3為上扶癱套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中扶癱套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下扶癱套的結構示意圖?!D6為癱臂套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綱索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I、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所示,多功能扶癱屋,包括支架I、設于支架I ー側的便溺室2、置設于便溺室2內的便溺器3、設于支架I上的升降裝置4、掛設于升降裝置上的綱索總成、掛設于綱索總成上的扶癱套,所述扶癱套套于病人身上。所述支架I 一側設有折疊桌11,所述支架I上部設為方框,兩長平行框邊12上設有數個齒牙13,所述兩具有齒牙的長平行框邊12之設有活動梁14,所述活動梁14兩端設有擋塊15,所述活動梁14的橫截面成三角形,齒牙13可防止活動梁14滑動,為了便于使用,支架I的支臂設為上支臂和下支臂,所述下支臂上端設有插管,所述插管上設有緊固螺釘,所述上支臂下端插設于插管內。所述便溺室2內側設有可向內向外擺動且能自動關閉的密封門21,所述密封門21大小與便溺器3相當,所述便溺室2上設有水龍頭對便溺器3進行沖洗,所述便溺器3通過伸縮管32連接下水管,所述便溺器3上設有密封蓋31,所述密封蓋31上設有噴水口,所述噴水口通過伸縮管33與水龍頭相連,所述便溺器3上設有拉繩,便于病人移出使用。所述升降裝置4包括安裝干支架I 一側的電動葫蘆41、設于支架I上頂部ー側的轉向滑輪42、掛設于活動梁14上的滑輪43、繞設于轉向滑輪42和滑輪43上的鋼絲繩44、設于鋼絲繩44末端的提鉤,所述活動梁14上側設有數個齒牙141,可防止滑輪側滑。所述綱索總成包括掛圈51、系設于掛圈51上的數條長短不一的掛繩52、設于掛繩52末端的掛鉤53。所述扶_套包括上扶_套、中扶_套、下扶_套及_臂套,所述上扶_套包括兩個套圈611、固設于兩套圈611上的掛圈612、設于兩套圈611之間的連接帶613、設于兩掛圈612之間扣帶614,使用吋,兩套圈611套于肩膀上,掛圈612則掛在綱索總成的掛鉤53上;所述中扶癱套包括腰扣帶621、套設于腰扣帶621帶上的兩掛圈622、設于腰帯621兩端部的連接圈623、連接于連接圈623上的腿套624 ;所述下扶癱套包括兩大腿套631、兩小腿套632、設于大腿套631和小腿套632上的掛圈633,所述癱臂套包括上臂套641、前臂套643、連接上臂套641和前臂套643的連接繩642、固設于上臂套641和前臂套643上的掛圈644,為便于穩定及使用,支架I與扶癱套之間還設有平衡帶,病人身上還設有遮襠裙。為便娛樂生活,支架I旁還設有書架、茶具、灶具、食品柜裝置。所述電動葫蘆41的啟動開關為有線開關,也可為遙控開關。使用吋,該扶癱屋置于床上,操作過程I、外人幫助下把上扶癱套、中扶癱套、下扶癱套、癱臂套、遮襠裙、平衡帶按順序穿戴系好。2、用綱索鉤住肩、胸、腰、大、小腿、膝等所需部位的掛圈。3、根據左、右側翻身及起坐或騰空等動作的需要,由癱瘓病人的健側手持操縱桿移動活動梁14及滑輪43的位置,左翻身將滑輪移左、右翻身將滑輪移右,起坐時將活動梁移前,騰空離床時將活動梁移中間。4、將電動葫蘆的吊鉤套進綱索總成的掛圈51內,根據活動姿勢的需要也可不用綱索而另任選掛圈。5、掛圈51鉤穩后由健側手把握升降開關,根據或升或降或停的需要,分別按動升、降或停止按動按鈕。6、仰臥姿的全身提離床鋪時(清掃或換床墊之需),可先把癱側臂拉往健側套牢,然后將綱索套牢扶癱服的肩、胸、腰、大、小腿等部位雙側的對稱掛圈,再由健側手持操縱桿或升降開關操作。7、需要起坐用餐或工作吋,則先將活動梁移前,然后將電動葫蘆的吊鉤鉤進上扶癱套的掛圈,或采用綱索系牢雙肩及胸的及中扶癱套等所需掛圈,然后由健側手持升降開關,將人扶起,再系好平衡帯。8、需要使用桌面平臺時,則以健側手持操縱桿將緊貼支撐柱的桌面平臺翻到與床面平行的位置。并扳下桌面支撐腳。桌面可根據需要一直架著或收回原處。9、需要如廁時,則先將活動梁移中,然后將綱索系牢肩、腰及大腿雙側的掛圈,再將電動葫蘆41的吊鉤鉤進綱索的掛圈,然后將人以坐姿吊離床面20厘米左右。再將便溺器3拉近檔步,掀開便溺器3的密封蓋,再將便溺器3推進襠下,同時對好用便位置、把便溺器3的密封蓋蓋住 小便ロ,再放低體位讓其坐穩在便溺器3上。10、便畢后,適當升高體位后,蓋緊密封蓋,把便溺器3推回便溺室2,而后用健側手開關水龍頭沖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多功能扶癱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設于支架一側的便溺室、置設于便溺室內的便溺器、設于支架上升降裝置、掛設于升降裝置上的綱索總成、掛設于綱索總成上的扶癱套,所述扶癱套套于病人身上。
【技術特征摘要】
1.多功能扶癱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設于支架一側的便溺室、置設于便溺室內的便溺器、設于支架上升降裝置、掛設于升降裝置上的綱索總成、掛設于綱索總成上的扶癱套,所述扶癱套套于病人身上。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扶癱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一側設有折疊桌,所述支架上部設為方框,兩長平行框邊上設有數個齒牙,所述兩具有齒牙的長平行框邊之設有活動梁,所述活動梁兩端設有擋塊,所述活動梁的橫截面成三角形,支架的支臂設為上支臂和下支臂,所述下支臂上端設有插管,所述插管上設有緊固螺釘,所述上支臂下端插設于插管內。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扶癱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溺室內側設有可向內向外擺動且能自動關閉的密封門,所述密封門大小與便溺器相當,所述便溺室上設有水龍頭對便溺器進行沖洗,所述便溺器通過伸縮管連接下水管,所述便溺器上設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上設有噴水口,所述噴水口通過伸縮管與水龍頭相連,所述便溺器上設有拉繩。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扶癱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安裝于支架一側的電動葫蘆、設于支架上頂部一側的轉向滑輪、掛設于活動梁上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文木,
申請(專利權)人:曾文木,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