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潤濕性的測量。具體而言,本專利技術涉及測量如下多孔介質的潤濕性特性和/或其中改變,該多孔介質中具有包含的流體,例如包括兩相或者更多相(其中至少一相是液體)的混合相流體。
技術介紹
在油氣行業中,取得對含油氣(hydrocarbon-bearing)地下地層(subsurfaceformation)(“儲集層(reservoir)”)的潤濕性特性或者潤濕條件的理解可能特別有利。例如這一理解可以幫助優化現場開發,因為潤濕性可能對儲量(reserve)計算和/或儲集層的動態行為具有影響。潤濕性可以定義為一種流體在存在其他不混溶流體(immiscible fluid)時在固 體表面上展開或者粘附于固體表面的傾向。因此例如潤濕性可以描述巖石被某個相(例如水或者油)覆蓋的相對偏好。例如,如果巖石對于水比對于油而言具有大得多的親合性,則巖石可以稱為親水的(water-wet)。因此,在親水的多孔巖石在它的孔內包水合和油相的情況下,孔的基本上所有內表面將由水層覆蓋。在這一情況下,水可以稱為“潤濕相”。反言之,在油潤濕多孔巖石的情況下,孔的基本上所有內表面將由油層覆蓋。在這一情況下,油可以稱為“潤濕相”。類似地,混合潤濕性的多孔巖石可以包含親水的一些孔和油潤濕的一些孔。單獨孔的一些區域可以是親水的而其他區域是油潤濕的。在實踐中,將理解極端親水的或者油潤濕在含油儲集層中罕見。然而應當理解,對于多孔巖石內的兩相流體,潤濕相將覆蓋更多孔表面區域并且具有比非潤濕相更強的與孔壁的表面親和性。在包括氣相的流體系統(例如氣體-液體系統)中,可以安全地假設氣體不是潤濕相。多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09.12.16 EP 09252811.6;2010.05.06 GB 1007694.11.一種比較二次采油過程與三次采油過程的方法,所述二次采油過程和所述三次采油過程應用于包含油相和水相的基本上流體飽和的多孔介質,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所述多孔介質的第一樣本,所述樣本在其孔內具有已知初始體積的所述油相; (b)測量用于所述第一樣本內的所述流體的弛豫時間; (C)使所述第一樣本受到所述二次采油過程; Cd)在所述二次采油過程之后測量用于所述第一樣本內剩余的所述流體的弛豫時間; (e)提供所述多孔介質的第二樣本,所述第二樣本在其孔內具有基本上相似的已知初始體積的所述油相; Cf)測量用于所述第二樣本內的所述流體的弛豫時間; (g)使所述第二樣本受到所述三次采油過程或者在步驟(d)之后并且未執行步驟(e)和(f)就使所述第一樣本受到所述三次采油過程; (h)在所述三次采油過程之后測量用于所述第二樣本或者所述第一樣本內剩余的所述流體的弛豫時間;并且 (i)在計算用于所述油相或者所述水相的潤濕性指數修改因子中使用弛豫時間測量,由此比較所述三次采油過程與所述二次采油過程。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對于所述油相和/或所述水相進行所述弛豫時間測量。3.如權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本上流體飽和的多孔介質是儲集層巖石或者其復制物并且包含從活原油和與所述儲集層巖石關聯的地面脫氣原油中選擇的油相以及從原生水和與所述儲集層巖石關聯的地層水中選擇的水相。4.如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二次采油過程包括利用從海水、微咸水、蓄水層水、采出水、原生水、地層水和實驗室準備的其復制物中選擇的鹽水溶液的水驅和/或鹽水吸取。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鹽水溶液包含從桿菌、梭菌、假單胞菌、烴降解細菌和反硝化細菌中選擇的微生物。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鹽水溶液是低鹽度水,所述低鹽度水具有在500至5000 ppm的范圍中的總溶解固體含量,并且所述低鹽度水的多價陽離子含量與所述原生水或者地層水的多價陽離子含量之比小于I、優選地小于O. 9。7.如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弛豫時間測量是使用NMR光譜學來產生的自旋-自旋(橫向)弛豫時間(T2)。8.如任一前述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通過參照對由單個水相飽和的所述多孔介質的樣本和/或對由單個油相飽和的所述多孔介質的樣本和/或對所述水相和/或所述油相的總試樣進行的弛豫時間測量來歸一化所述測量。9.一種評價包圍井筒的區域中的多孔和可滲透含油氣地層的潤濕性改變的方法,所述井筒穿透所述地層,所述方法包括 (i)在與所述含油氣地層的間隔對應的深度在所述井筒內定位NMR測井工具; (ii)測量用于位于所述含油氣地層內的流體的弛豫時間; (iii)可選地從所述井筒移開所述NMR測井工具;(iv)向所述含油氣地層內注入二次或者三次采集過程流體或者EOR過程流體持續一段時間,使得向所述地層中注入已知孔體積或者分數孔體積的所述流體; (V)可選地關井持續一段時間; (vi)使所述井返回到開采并且開采并且可選地采集注入的流體; (vii)在已經開采注入的流體之后,如果必要則在與以前基本上相同的深度在所述井筒內重新定位所述NMR測井工具;并且 (viii)測量位于所述含油氣地層內的所述流體的弛豫時間; (ix)可選地用與在步驟(iV)中原先使用的采集流體不同的采集流體重復步驟號(iV)至(viii)。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個或者多個時機重復所述方法以測量所述地層在二次和/或三次采油過程之前、期間和/或之后的所述潤濕性特性的改變。11.如權利要求9或者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與單井化學示蹤劑(SWCT)測試組合,其中在步驟(iv)中向所述含油氣地層中注入的所述二次或者三次采集流體是劃分成次要部分和主要部分的水流體,其中所述次要部分由反應化學示蹤劑標注,所述化學反應示蹤劑與水反應以形成在所述地層的所述烴相中不可溶的產物示蹤劑,并且其中 在步驟(iv)中,在水相的所述主要部分之前向所述地層中注入由所述反應化學示蹤劑標注的水流體的所述次要部分,并且所述水流體的所述主要部分的量足以從所述井筒將水流體的所述次要部分推動至少5英尺的徑向距離; 在步驟(V)中,關井持續用于所述反應化學示蹤劑與水反應以形成可檢測量的所述產物示蹤劑的充分時間段; 在步驟(Vi )中,從所述含油氣地層回采所述水流體并且針對反應化學示蹤劑含量和產物示蹤劑含量分析所述水流體,并且根據在所述產物示蹤劑與反應化學示蹤劑的峰濃度之間的分析的間距確定殘留油飽和度;并且 使用在步驟(viii)中確定的所述弛豫時間測量來計算的在所述二次或者三次采油過程之后的所述潤濕性指數改變與根據所述SWCT...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Q陳,IR科林斯,
申請(專利權)人:英國石油勘探運作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