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立體顯示裝置與一快門裝置配合。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模塊以及一紅外線發射組件。顯示模塊具有一可視區及一光學膜片。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顯示模塊內,紅外線發射組件所發出的光線穿過光學膜片及可視區,并由快門裝置接收,且控制快門裝置動作。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立體顯示裝置可降低成本,并使得立體顯示裝置的外觀具有較佳的整體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立體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各種顯示裝置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已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而現行的顯示裝置除了不斷的朝向高畫質、高分辨率方面發展外,也在仿真立體空間的立體顯示技術方面上蓬勃發展,其中,立體顯示裝置為業者主要發展領域之一。現行的立體顯示方式基本可分為兩種,其一為人眼裸視的方式,其二則為使用者要配戴快門眼鏡的方式。立體顯示裝置若利用人眼裸視的方式來呈現立體感,大都必須在顯示面板的顯示面之上再設置一遮光層并配合透鏡的折射,以將顯示面板上的左眼像素所輸出的畫面可被傳送至使用者的左眼,而顯示面板上右眼像素所輸出的畫面可被傳送至使用者的右眼,使得使用者的兩眼可分別接受到具有兩眼視差(binocular parallax)的不同影像,進而形成 立體影像。另一方面,立體顯示裝置若配合快門眼鏡(shutter glasses)(俗稱3D眼鏡)來顯示立體感時,則必須另外設置一 3D眼鏡同步發射器,其包含電路板以及設置在電路板上的紅外線發射組件。由于紅外線發射組件具有指向性,故發射器的擺設位置必須要指向3D眼鏡,以確保紅外線發射組件可以不受干擾的將紅外線信號傳遞給快門眼鏡,不然可能會發生快門眼鏡收不到紅外線信號的窘境而造成快門眼鏡無法正常操作。請參照圖IA及圖IB所示,其分別為一種公知的立體顯示裝置I的示意圖。為了確保3D眼鏡同步發射器11上的紅外線發射組件11 I可以不受干擾的將紅外線信號傳遞給快門眼鏡2,公知的作法如圖IA所示,是將3D眼鏡同步發射器11設置在立體顯示裝置I內,其中紅外線發射組件111鑲嵌在立體顯示裝置I的機殼12上,而使紅外線發射組件111直接外露在機殼12 ;另一種作法則如圖IB所示,是使用外接的方式將3D眼鏡同步發射器11設置在立體顯示裝置I外,并以導線與立體顯示裝置I作電性連結,以確保紅外線發射組件111所發射的3D眼鏡控制信號可直接射至快門眼鏡2。然而,不論是將3D眼鏡同步發射器11鑲嵌在機殼12或是與屏幕外接的方式,都需額外的電路板來設置紅外線發射組件111,如此,使得立體顯示裝置I的成本較高。另外,3D眼鏡同步發射器11若采用嵌鑲在機殼12的方式,則需對立體顯示裝置I的機殼12進行鉆孔,如此,不僅費時費力,也破壞顯示裝置I的整體性及美觀。此外,采用外接3D眼鏡同步發射器11的方式也讓立體顯示裝置I的外觀不夠簡潔,而使得立體顯示裝置I的整體性不佳。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可降低其成本,并可使立體顯示裝置的外觀較簡潔而具有較佳的整體性,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降低成本,并可使立體顯示裝置的外觀較簡潔而具有較佳的整體性的立體顯示裝置。為達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立體顯示裝置與一快門裝置配合。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模塊以及一紅外線發射組件。顯示模塊具有一可視區及一光學膜片。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顯示模塊內,紅外線發射組件所發出的光線穿過光學膜片及可視區,并由快門裝置接收,且控制快門裝置動作。在一實施例中,顯不模塊包含一背光單兀及一顯不面板,光學膜片及紅外線發射組件均設置在背光單元。在一實施例中,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背光單元的側邊、角落或內側。在一實施例中,背光單元包含至少一個光源,光源包含一冷陰極熒光燈、一發光二極管、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紅外線發射組件鄰設在光源。在一實施例中,紅外線發射組件與光源間隔設置。在一實施例中,顯模塊包含一自發光顯面板,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自發光顯示面板。在一實施例中,背光單元包含一驅動控制電路板,驅動控制電路板產生一立體眼鏡控制信號到紅外線發射組件,以控制紅外線發射組件發光。在一實施例中,紅外線發射組件與驅動控制電路板電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快門裝置包含一紅外線接收器,紅外線接收器接收紅外線發射組件所發出的光線,以控制快門裝置。在一實施例中,快門裝置是一頭戴式快門裝置或一快門眼鏡。在一實施例中,快門裝置包含一同步控制單元、一左眼快門單元及一右眼快門單元,同步控制單元與左眼快門單元及右眼快門單元電連接。在一實施例中,同步控制單元與紅外線發射組件同步以控制左眼快門單元及右眼快門單元開啟或關閉。在一實施例中,顯示模塊交替的輸出一左眼影像及一右眼影像。承上所述,因本專利技術的立體顯示裝置具有顯示模塊以及紅外線發射組件,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顯示模塊內,其中,紅外線發射組件所發出的光線穿過光學膜片及可視區,并由快門裝置接收,且控制快門裝置動作。由此,與公知相比較,不需額外的電路板來設置紅外線發射組件,且紅外線發射組件也不需嵌鑲在機殼或使用外接的方式來設置,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立體顯示裝置可降低其成本,且立體顯示裝置的外觀也較簡潔而具有較佳的整體性。附圖說明圖IA及圖IB分別為一種公知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2A至圖2G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顯示裝置不同的實施態樣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顯示裝置的功能方塊示意圖;以及圖4為快門裝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l、3、3a 3g :立體顯示裝置11 :3D眼鏡同步發射器12 :機殼111 :紅外線發射組件2、4:快門裝置31 :顯示模塊311a 311g :背光單元312 :顯示面板32 :紅外線發射組件·41:同步控制單元42:左眼快門單元421、431 :液晶組件422、423、432、433 :偏光組件43:右眼快門單元B :基板C :驅動控制電路板D :立體眼鏡控制信號F :光學膜片Fl :擴散板F2 :擴散片F3 :導光板F4:增亮膜Il :左眼影像IN :入光側Ie :右眼影像S :光源V :可視區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參照相關附圖,說明依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元件符號加以說明。請參照圖2A所示,其為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一種立體顯示裝置3a的實施態樣示意圖。立體顯示裝置3a與一快門裝置4配合,而快門裝置4的快門單元實質上位在人眼與立體顯示裝置3a之間。換言之,快門單元位在人眼與立體顯示裝置3a的光路徑上,使用者可通過快門裝置4觀賞立體顯示裝置3a。立體顯示裝置3a包括一顯示模塊31以及一紅外線發射組件32。其中,立體顯示裝置3a例如可作為家庭用的顯示裝置(例如電視、數字相框或監視器)、電影院用的顯示裝置或電子裝置的顯示屏幕等。另外,快門裝置4例如可為一快門眼鏡,或者其它可交替的遮蔽使用者左右眼的裝置,例如具有主動式轉動或移動組件的快門裝置。在此,快門裝置4以快門眼鏡為例,當然也可以是其它的頭戴式快門裝置,然其非限制性。顯示模塊31具有一可視區V (viewable area)及一光學膜片F。其中,顯示模塊31的可視區V是指實際穿出外機殼而能顯示影像畫面的區域。本實施例中,顯示模塊31以一非自發性發光的液晶顯示模塊為例,而顯示模塊31更包含一背光單元311a及一顯示面板312,可視區V即指顯示面板312上外機殼未遮蔽的區域,光線可由可視區V射至觀賞者。光學膜片F設置在背光單元311a之上,且鄰設在顯示面板312。其中,光學膜片F包括一擴散板Fl及一擴散片F2,以均勻化背光單元311a所射出的光線。當然,在其它的實施態樣中,光學膜片F的數量也可以大于兩片,并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與一快門裝置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包括:顯示模塊,具有可視區及光學膜片;以及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所述顯示模塊內,所述紅外線發射組件所發出的光線穿過所述光學膜片及所述可視區,并由所述快門裝置接收,且控制所述快門裝置動作。
【技術特征摘要】
1.ー種立體顯示裝置,與ー快門裝置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立體顯示裝置包括 顯示模塊,具有可視區及光學膜片;以及 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所述顯示模塊內,所述紅外線發射組件所發出的光線穿過所述光學膜片及所述可視區,并由所述快門裝置接收,且控制所述快門裝置動作。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塊包含背光単元及顯示面板,所述光學膜片及所述紅外線發射組件均設置在所述背光単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所述背光単元的側邊、角落或內側。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単元包含至少ー個光源,所述光源包含冷陰極熒光燈、發光二極管、或其組合。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紅外線發射組件鄰設于所述光源。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紅外線發射組件與所述光源間隔設置。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立體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模塊包含自發光顯示面板,所述紅外線發射組件設置在所述自發光顯示面板。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永裕,孫鴻志,
申請(專利權)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