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顯示屏幕以及包含該顯示屏幕的終端設備。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涉及包含可拍攝多方向的攝像頭模組的顯示屏幕以及包含該顯示屏幕的終端設備。
技術介紹
近年來,諸如筆記本、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之類的終端設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并且在這些終端設備上設置攝像頭模組來允許用戶拍攝圖像。通常,在終端設備的兩側表面上均設置攝像頭,其中顯示屏幕一側的攝像頭用于自拍或視頻聊天等,而另ー側的攝像頭用于拍照。這種情況下,在終端設備上設置多個攝像頭會增加終端設備的成本并增加終端設備的復雜度。此外,在用于使用終端設備進行拍攝的過程中,在用戶希望切換攝像頭時,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在兩個攝像頭之間進行切換,并且需要較復雜的處理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ー個方面,提供ー種顯示屏幕,包括顯示面板;第一殼體,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ー側;第二殼體,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另ー側,其中,在所述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超出所述顯示面板的部分之間形成空隙;攝像頭模組,設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區域,并且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鏡頭組的光軸與所述第一殼體和/或所述第二殼體平行;光路配置単元,設置在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透鏡組頂部 ,第一開ロ,設置在第一殼體與光路配置単元對應的位置上;第ニ開ロ,設置在第二殼體與光路配置単元對應的位置上,其中所述光路配置単元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開ロ或所述第二開ロ的光線;以及所述光路配置単元將來自所述第一開ロ或所述第二開ロ的光線弓I導到所述攝像頭模組的所述透鏡組上。此外,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ー種終端設備,包括殼體,所述殼體至少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顯示屏幕,包括:顯示面板;第一殼體,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一側;第二殼體,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另一側,其中,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超出所述顯示面板的部分之間形成空隙;攝像頭模組,設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區域,并且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鏡頭組的光軸與所述第一殼體和/或所述第二殼體平行;光路配置單元,設置在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透鏡組頂部;第一開口,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光路配置單元對應的位置上;第二開口,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與所述光路配置單元對應的位置上,其中,所述光路配置單元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以及所述光路配置單元將來自所述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引導到所述攝像頭模組的所述透鏡組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屏幕,包括 顯示面板; 第一殼體,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一側; 第二殼體,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的另一側,其中,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超出所述顯示面板的部分之間形成空隙; 攝像頭模組,設置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區域,并且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鏡頭組的光軸與所述第一殼體和/或所述第二殼體平行; 光路配置單元,設置在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透鏡組頂部; 第一開口,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光路配置單元對應的位置上; 第二開口,設置在所述第二殼體與所述光路配置單元對應的位置上, 其中,所述光路配置單元接收通過所述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以及所述光路配置單元將來自所述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引導到所述攝像頭模組的所述透鏡組上。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屏幕,其中所述光路配置單元進一步包括 棱鏡,具有光入射面以及光折射面,所述光入射面配置來接收來自所述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并且所述光折射面配置來將來自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折射到所述透鏡組;以及 轉向機構,配置來改變所述棱鏡的朝向,使得將所述光入射面朝向所述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屏幕,其中所述光路配置單元進一步包括 反射鏡,具有光反射面,所述光反射面配置來將來自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反射到所述透鏡組;以及 轉向機構,配置來改變所述反射鏡的朝向,使得將所述光反射面朝向所述第一開口或所述第二開口。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屏幕,其中所述光路配置單元進一步包括 第一棱鏡; 第二棱鏡,沿所述顯示屏幕的第一側邊框方向設置在所述第一棱鏡的一側,所述第一側邊框為最接近所述攝像頭模組的側邊框,并且所述第二棱鏡與所述第一棱鏡整體移動;以及 切換單元,與所述第一棱鏡和所述第二棱鏡連接,并且配置來沿所述第一側邊框方向整體移動所述第一棱鏡以及所述第二棱鏡的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第二開口彼此相對, 通過所述切換單元整體移動所述第一棱鏡和所述第二棱鏡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棱鏡與所述第一開口相對時,所述第一棱鏡接收來自所述第一開口的光線,并且將來自第一開口的光線折射到所述透鏡組,以及 通過所述切換單元整體移動所述第一棱鏡和所述第二棱鏡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二棱鏡與所述第二開口相對時,所述第二棱鏡接收來自所述第二開口的光線,并且將來自第二開口的光線折射到所述透鏡組。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屏幕,進一步包括第三開口,設置在所述第一側邊框上與所述透鏡組對應的位置上, 其中在所述第一棱鏡與所述第二棱鏡之間具有預定的間隔,以及通過所述切換單元整體移動所述第一棱鏡和所述第二棱鏡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棱鏡與所述第二棱鏡之間的間隔與所述第三開口相對時,來自第三開口的光線直接入射到所述透鏡組。6.—種終端設備,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至少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相對設置; 顯示面板,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位于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之間,其中在所述第一殼體和所述第二殼體超出所述顯示面板的部分之間形成空隙; 攝像頭模組,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位于在所述空隙的第一區域,并且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鏡頭組的光軸與所述第一殼體和/或所述第二殼體平行,所述攝像頭模組配置來產生圖像信號,并且將所述圖像信號通過主板單元傳送到處理單元; 主板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并且與所述顯示面板、所述攝像頭模組和所述處理單元連接; 處理單元,設置在所述主板單元之上,配置來處理圖像信號,并且通過所述主板單元將所述圖像信號發送到所述顯示單元; 光路配置單元,設置在所述攝像頭模組的透鏡組頂部; 第一開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