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控制裝置以及方法,即使在用分布系統流動分析方法對用于將空調空間控制為目的空調環境的操作量進行計算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良好的響應性。通過由操作量計算部,對空調空間的空調環境進行CFD反演分析,按每個空調設備計算用于將空調空間控制為目的空調環境的操作量,并通過由狀態推定部對這些操作量進行CFD正演分析,而分別推定表示設置在空調空間中的各傳感器的計測位置處的目的空調環境的狀態的狀態設定值,并由反饋控制部基于所得到的狀態設定值和由傳感器計測出的狀態計測值的偏差求出連動系數,利用該連動系數修正各操作量由此求出連動操作量,將所得到的各連動操作量指示給空調系統,由此使空調設備連動地進行反饋控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ー種空調控制技術,尤其是涉及用于控制空間內的目的場所中的空調環境的空調控制技木。
技術介紹
在將空間內維持為期待的空調環境的情況下,在要進行空氣調和的空調空間設置空調設備,并且在代表該空調區域的位置配置溫度傳感器,根據溫度傳感器的輸出來決定從空調設備供給的調和空氣的風量、風向、溫度等操作量。而且,在辦公室等大空間的情況下,可考慮例如按區分大空間而設置的空調區域的每ー個,構成多個單回路的反饋控制系統的方式。然而,例如在辦公室中,對于成為熱源的人、照明、電氣設備等的配置、成為空氣流動的障礙的桌子、椅子、隔斷等的配置而優先操作效率,這樣的室內布局不會優先空調控制而設計。由此,對空調設備的吹出口和溫度傳感器的位置關系而言,所謂的溫度干擾不得不變強。由此,在構成多個單回路的反饋控制系統的方式中,通過這樣的溫度干擾使得操作量難以穩定,難以進行良好的控制。例如,若過度到期待的空調環境時溫度變化幅度大,則控制狀態產生偏差,成為各反饋控制系統單獨地捜索整體的穩定狀態那樣的不一致的動作,操作量難以穩定。與此相對,以往提出有使用分布系統熱流動分析手法,對空間內的目的場所中的空調環境進行控制的空調控制技術(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I等)。該技術通過對作為對象的空調空間內的初始的空調狀況進行正演分析,來推定表示該空調空間的溫度以及氣流的分布的分布數據,并通過對該分布數據和目的場所中的目標溫度進行反演分析,來推定與空調控制相關的新的操作量,基于該新的操作量,計算設置在空調空間的各空調設備的吹出ロ處的吹出速度、吹出溫度。專利文獻I :日本專利第4016066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I :原山和也 本田光弘 緦田長生原、“分布系シミユレ一シヨンを用いた室內任意空間の溫熱環境制御技術の開発”、平成22年度大會、1-20、社団法人空気調和 衛生工學會、平成22年9月I日非專利文獻2 :加藤信介 小林光 村上周三、“不完全混合室內にぉける換気効率 溫熱環境形成効率評価指標に閨する研究第2報-CFDに基づく局所領域の溫熱環境形成寄與率評価指標の開発”、東大生研空気調和 衛生工學論文集No. 69、pp. 39-47、1998.4非專利文獻3 :安部恒平、桃瀬一成、木本日出夫、“隨伴數値解析を利用した自然対流場の最適化”、日本機械學會論文集(B編)、70巻691號、pp. 729-736、2004. 3然而,在這樣的現有技術中,由于目的場所的溫度達到目標溫度需要時間,所以存在得不到良好的響應性這樣的問題點。如上所述,在對分布數據和目的場所中的目標溫度進行反演分析,而推定與空調控制相關的新的操作量的情況下,所得的操作量表示目的場所的溫度變為目標溫度的狀態下的穩定的操作量。由此,在以根據這樣的操作量計算出的吹出速度、吹出溫度對各空調設備進行控制的情況下,目的場所的溫度雖然達到目標溫度,但達到目標溫度為止的所需時間會變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用于解決這樣的課題的技術,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使用分布系統流動分析方法計算用于將空調空間控制為目的空調環境的操作量的情況下,也能夠得到良好的響應性的空調控制技術。為了實現這樣的目的,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空調控制裝置是通過對控制設置在空調空間的空調設備的空調系統,指示空調設備中的操作量,而將空調空間控制為任意的目的空調環境的空調控制裝置,該空調控制裝置具備操作量計算部,其基于表示空調空間的構成以及對空調空間內的空調環境的影響的條件數據、和表示目的空調環境下空調空間內的目的場所處的目標值的目的數據,對空調空間內的空調環境進行分布系統流動方向,按每個空調設備計算用于將空調空間控制為目的空調環境的操作量;狀態推定部,其通過對由操作量計算部得到的操作量進行分布系統流動正演分析,而分別推定表示設置在空調空間的各傳感器的計測位置處的目的空調環境的狀態的狀態設定值;反饋控制部,其基于由狀態推定部推定出的狀態設定值和由傳感器計測出的狀態計測值之間的偏差,求出用于使各操作量連動而進行修正的連動系數,并通過利用連動系數對由操作量計算部得到的各操作量進行修正而求出連動操作量,通過將所得到的各連動操作量指示給空調系統,而使空調設備連動而進行反饋控制。此時,也可以是反饋控制部基于表示預先設定的偏差和操作量差值的關系的空調控制特性,計算與偏差對應的新的操作量,并計算用于使操作量成為新的操作量的系數作為連動系數。另外,也可以是反饋控制部通過按各傳感器求出個別的連動系數,并對這些個別系數進行統計處理,而求出在各傳感器中共用的連動系數。而且,本專利技術所涉及的空調控制方法是通過對設置在空調空間的空調設備進行控制的空調系統,指示空調設備中的操作量,而將空調空間控制為任意的目的空調環境的空調控制方法,所述空調控制方法包括操作量計算步驟,操作量計算部基于表示空調空間的構成以及對空調空間內的空調環境的影響的條件數據、和表示目的空調環境下空調空間內的目的場所處的目標值的目的數據,對空調空間內的空調環境進行分布系統流動分析,由此按每個空調設備計算用于將空調空間控制為目的空調環境的操作量;狀態推定步驟,狀態推定部對由操作量計算部得到的操作量進行分布系統流動正演分析,由此分別推定表示設置在空調空間的各傳感器的計測位置處的目的空調環境的狀態的狀態設定值;反饋控制步驟,反饋控制部基于由狀態推定部推定出的狀態設定值和由傳感器計測出的狀態計測值之間的偏差,求出用于使各操作量連動而進行修正的連動系數,通過利用該連動系數對由操作量計算部得到的各操作量進行修正而求出連動操作量,將所得到的各連動操作量指示給空調系統,由此使空調設備連動而進行反饋控制。此時,也可以是在反饋控制步驟中,基于表示預先設定的偏差和操作量差值的關系的空調控制特性,對與偏差對應的新的操作量進行計算,并計算用于使操作量成為新的操作量的系數作為連動系數。而且,也可以是在反饋控制步驟中,通過按各傳感器求出個別的連動系數,并對這些個別系數進行統計處理,而求出在各傳感器中共用的連動系數。根據本專利技術,即使在使用分布系統熱流動分析方法,控制空間內的目的場所中的空調環境的情況下,也會得到良好的響應性。另外,不會較大打破操作量相對于從各吹出ロ吹出的調和空氣的平衡,能夠按每個吹出口使調和空氣連動而進行反饋控制,得到高穩定性。附圖說明圖I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調控制裝置的構成的框圖。 圖2是表不空調系統的構成例的說明圖。圖3是表示空調控制裝置中的空調控制動作的流程圖。圖4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調控制處理的流程圖。圖5是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個別偏差的計算例。圖6是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動操作量的計算例。圖7是表示連動系數的時間變化的圖表。圖8是表示連動風量的時間變化的圖表。圖9是表示計測溫度的時間變化的圖表。圖10是表示目的場所溫度的時間變化的圖表。圖11是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動操作量的計算例。圖12是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個別偏差的計算例。圖13是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連動操作量的計算例。附圖標記說明10…空調控制裝置,11通信I / F部,12 操作輸入部,13 畫面顯示部,14…存儲部,14A…邊界條件數據,14B…設定條件數據,14C…目的數據,14D 操作量數據,14E…狀態推定值數據,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空調控制裝置,其通過對控制設置在空調空間的空調設備的空調系統,指示所述空調設備中的操作量,而將所述空調空間控制為任意的目的空調環境,所述空調控制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操作量計算部,其基于條件數據和目的數據,通過對所述空調空間內的空調環境進行分布系統流動分析,按每個所述空調設備計算用于將所述空調空間控制為所述目的空調環境的操作量,其中,該條件數據是表示所述空調空間的構成以及對所述空調空間內的空調環境的影響的數據,該目的數據是表示所述目的空調環境下所述空調空間內的目的場所中的目標值的數據;狀態推定部,其通過對由所述操作量計算部得到的所述操作量進行分布系統流動正演分析,而分別推定表示設置在所述空調空間的各傳感器的計測位置處的所述目的空調環境的狀態的狀態設定值;反饋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狀態推定部推定出的所述狀態設定值和由所述傳感器計測出的狀態計測值之間的偏差,求出用于使各所述操作量連動而進行修正的連動系數,并通過利用該連動系數對由所述操作量計算部得到的各所述操作量進行修正而求出連動操作量,通過將所得到的各連動操作量指示給所述空調系統,而使所述空調設備連動而進行反饋控制。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本田光弘,原山和也,
申請(專利權)人:阿自倍爾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