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及車輛,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包括固設于車輛上的固定筒、同軸轉接于該固定筒內的轉筒、設于該轉筒內的葉片,該葉片的兩側設有軸線與轉筒軸線垂直的安裝軸,所述葉片利用所述安裝軸旋轉支撐于轉筒側壁上。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葉片及轉筒分別繞相互垂直的軸線旋轉,且安裝軸與安裝孔之間為過盈配合,存在摩擦力,使得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可根據(jù)乘客要求在空間任意角度調節(jié)風向及風量,調整方便、使用舒適。本發(fā)明專利技術的固定筒利用卡接結構與車輛儀表板卡接,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可以很方便的相對于車輛儀表板拆裝,維修、清洗方便。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內飾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及車輛。
技術介紹
汽車空調出風口總成屬于汽車內飾系統(tǒng),布置在汽車駕駛艙內,其中空調出風口一般布置在儀表板上,部分車型還布置有頂出風口和后排出風口,頂出風口布置在頂棚上,后排出風口布置在副儀表板上,有些車型在B柱上也有空調出風口。當用戶覺得駕駛艙內的溫度需要調節(jié)的時候可以打開空調進行制冷或制熱,然后將產(chǎn)生的冷風或熱風以一定的角度和流量送到乘坐者設定區(qū)域的位置。傳統(tǒng)的空調出風口總成在儀表板內部與儀表板采用螺釘連接,一旦空調出風口發(fā)生故障需要維修或者使用一段時間后堆積大量灰塵等雜物需要清洗時,必須將整個儀表板 拆下后才能維修或清洗,極不便利。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技術專利CN201391980Y公開了一種汽車空調出風口總成,空調出風口主體為圓形,整體的安裝是通過出風口上的安裝圈設計的安裝卡與儀表板進行卡接,同時出風口的最大截面位置也是在該卡接處,這樣能輕松實現(xiàn)出風口整體的方便拆裝,在安裝圈外部設置有一外旋轉圈,通過轉動該外旋轉圈,帶動內部風門的旋轉,從而實現(xiàn)風門的開啟和關閉。該技術還包括內導向葉片組、外導向葉片組、外撥塊、夕卜導向葉片組連接桿,外撥塊上設有方形的凹槽,凹槽套在外導向葉片組上的葉片上,隨該葉片一起轉動,且外撥塊能夠在葉片上滑動,外導向葉片組連接桿上設有卡槽,通過卡槽卡接在外導向葉片組上,外導向葉片組連接桿的另一端插入其中兩片內導向葉片內。該技術通過撥動外撥塊,帶動內、外導向葉片組擺動,實現(xiàn)空調出風口風向的調節(jié)。該技術雖然解決了傳統(tǒng)空調出風口拆卸不便的問題,但是其包括風門調節(jié)裝置和風向調節(jié)裝置,兩套調節(jié)裝置各司其職,在功能上互不兼顧,在一個小小的出風口設置兩套出風調節(jié)裝置,這種結構形式,不僅零部件多,結構上復雜,裝配繁瑣,材料用量多,增加制作成本,而且在使用上也不方便,既要進行風門大小的調節(jié),又要進行風向及風量大小的調節(jié)。同時,該技術的內、外葉片組的擺動只能實現(xiàn)一定角度內上下、左右方向的風向調節(jié),不能根據(jù)乘客要求任意調整出風口角度。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及車輛,利用本結構,空調出風口可以在空間任意角度調節(jié)風向和風量,且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易操作、用料少、成本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包括固設于車輛上的固定筒、同軸轉接于該固定筒內的轉筒、設于該轉筒內的葉片,該葉片的兩側設有安裝軸,所述安裝軸的軸線與轉筒軸線垂直,所述葉片利用所述安裝軸旋轉支撐于所述轉筒側壁上。葉片及轉筒分別繞相互垂直的軸線旋轉,使得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能夠在空間任意角度調節(jié)風向及風量。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固定筒與車輛儀表板經(jīng)卡接結構相卡接,該卡接結構由相互卡接的、設在所述固定筒外側的凸起和設在車輛儀表板外側的凹坑組成。通過上述結構,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可以很方便的相對于車輛儀表板拆裝,維修、清洗方便。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轉筒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葉片的所述安裝軸相對應的安裝孔,所述安裝軸與安裝孔之間為過盈配合。優(yōu)選的,所述葉片包括相互平行、兩側分別通過連接板連接的三圓板,所述安裝軸設于所述連接板上;所述葉片上卡設有葉片飾蓋。其中,所述葉片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節(jié)約大量原料(超過50%),實現(xiàn)產(chǎn)品設計輕量化,能夠節(jié)省大量物料成本。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轉筒通過軸向定位結構和徑向定位結構轉接于所述固定筒內,所述軸向定位結構包括與所述固定筒固定連接的出風口飾蓋、彈性連接于所述轉筒側 壁的內側端面上的卡鉤和設于固定筒內的呈環(huán)形間隔設置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開口沿固定筒軸線向外,所述出風口飾蓋壓緊于所述轉筒的外端面上,所述轉筒在出風口飾蓋的壓力作用下,其卡鉤始終卡設于其中一卡槽內;所述徑向定位結構包括轉筒外側軸向均布的3飛個定位凸起、同軸設于轉筒內側的轉軸和同軸設于固定筒內側的轉軸孔,所述定位凸起徑向抵接于固定筒內壁上,所述轉軸同軸轉接于所述轉軸孔內。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轉軸利用沿所述轉筒呈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三轉軸支撐桿與轉筒內壁連接,所述轉軸孔利用沿所述固定筒呈圓周方向均布的三轉軸孔支撐桿與固定筒內壁連接。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出風口飾蓋通過軸向卡接結構和周向卡接結構與固定筒固定連接,所述軸向卡接結構由設于出風口飾蓋側壁上的卡口和設于固定筒外壁上的卡舌構成,所述周向卡接結構由設于出風口飾蓋內側的定位片和開設于固定筒外壁上的定位凹坑組成。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轉筒和葉片之間還設有限位結構,該限位結構由彈性連接于所述轉筒內壁上的限位凸起和設于所述葉片外壁上、開口沿徑向的限位卡槽組成,所述葉片與轉筒同軸時,限位凸起卡設于限位卡槽內,通過上述結構,使得轉筒轉動過程中會發(fā)出清脆的“嗒嗒”聲,聲音品質良好,且當用戶停止轉動轉筒時,卡鉤自動滑動到其中一卡槽中,實現(xiàn)自動定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限位凸起設于其中一所述安裝孔的側方。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車輛,包括上述的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專利技術的葉片及轉筒分別繞相互垂直的軸線旋轉,且安裝軸與安裝孔之間為過盈配合,存在摩擦力,使得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可根據(jù)乘客要求在空間任意角度調節(jié)風向及風量,調整方便、使用舒適。2.本專利技術的固定筒利用卡接結構與車輛儀表板卡接,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可以很方便的相對于車輛儀表板拆裝,維修、清洗方便。3.本專利技術的葉片為一體注塑成型,能夠節(jié)約大量原料(超過50%),實現(xiàn)產(chǎn)品設計輕量化,能夠節(jié)省大量物料成本。4.本專利技術的采用自對稱設計,在將來開發(fā)右舵車的時候,可以直接借用,能夠節(jié)省大量開發(fā)費用并縮短開發(fā)周期。附圖說明圖I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一的剖視圖;圖3是實施例一的結構分解圖;圖4是圖I中去除葉片后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去除出風口飾蓋后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一中限位結構處的局部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I、固定筒;100、卡槽;101、卡舌;102、定位凹坑;2、轉筒;20、卡鉤;3、葉片飾蓋;4、葉片;6、出風口飾蓋;60、卡口 ;61、定位片;8、轉軸;9、凸起;11、定位凸起;13、轉軸孔;14、左安裝軸;15、右安裝軸;16、限位卡槽;17、限位凸起。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如圖f圖6所示,一種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包括固設于車輛上的固定筒I、同軸轉接于該固定筒內的轉筒2、設于該轉筒內的葉片4,所述固定筒I與車輛儀表板經(jīng)卡接結構相卡接,該卡接結構由相互卡接的、設在固定筒外側的凸起9和設在車輛儀表板外側的凹坑組成。所述葉片4包括相互平行的三個圓板,且中間圓板的直徑大于其余兩圓板直徑,三個圓板兩側分別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葉片4的內、外端均卡設有葉片飾蓋3,所述葉片4為一體注塑成型結構,節(jié)約大量原料(超過50%),實現(xiàn)產(chǎn)品設計輕量化,能夠節(jié)省大量物料成本。每一連接板上設有軸線與轉筒軸線垂直的安裝軸,所述葉片4利用設于兩側的左安裝軸14和右安裝軸15旋轉支撐于轉筒側壁上。所述轉筒2的側壁上設有與葉片4的左、右安裝軸相對應的左、右安裝孔,所述安裝軸與安裝孔之間為過盈配合,安裝軸和安裝孔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輛空調出風口總成,包括固設于車輛上的固定筒,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同軸轉接于該固定筒內的轉筒、設于該轉筒內的葉片,該葉片的兩側設有安裝軸,所述安裝軸的軸線與轉筒軸線垂直,所述葉片利用所述安裝軸旋轉支撐于所述轉筒的側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宋月忠,杜娟,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