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切菜裝置,該裝置由雙槽輪動力組件、推進組件、刀具組件和支撐組件共同組成,其中雙槽輪動力組件包括電機、與電機輸出軸相連的聯接軸、從內到外依次安裝在聯接軸上的內鎖止弧、撥桿和外鎖止弧,以及對稱設置在內外兩側交錯運動的內、外槽輪;推進組件包括與外槽輪同步運動的同步帶輪及其同步帶、隨同同步帶輪轉動的推進齒輪、與推進齒輪相嚙合的齒條,以及固定連接于齒條的推板;刀具組件包括與內槽輪同步運動的嚙合齒輪結構、隨同嚙合齒輪運動的曲柄聯動機構,以及根據曲柄聯動機構相應執行升降的切刀。通過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方便、高效率地實現菜樣推進和切刀驅動過程及其相互配合,同時具備結構緊湊、制造成本低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廚房用具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自動切菜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飯菜的細節和質量,在追求其味道的同時,也開始對其樣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工具的依賴度越來越高,很多學校食堂、大型公司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飯店等大型場所選用手動切菜機或自動切菜機來完成切菜工作。市面上現有的手動切菜機主要有兩種手動旋轉切削式和手動往復擦除切削式。 前者將菜樣放在容器中,通過旋轉手柄帶動刀具旋轉完成切削,這種方式最適合用于切碎菜樣,并不適合用于切片和切絲等;后者通過對刀具進行設計,手動往復擦除可切出不同形狀的菜樣,這也是目前最流行的手動切菜機,但是手動切菜機比較費力,自動化程度不夠,切削多有不便。對現有的自動切菜機而言,很多是單純在手動旋轉切菜機基礎上加上電機的方式來完成自動切削,例如仿照手動往復擦除切菜機的原理來進行制造。但是這些自動切菜機功能單一,切菜厚薄不均,容易卡刀,效率不高,都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強烈的需求。另外,很多工廠級的切菜機,雖然能滿足部分功能,但是它們采用傳送帶輸送,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因此存在適用范圍窄、難于推廣等方面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技術需求,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切菜裝置,該裝置通過采用雙槽輪組件來提供動力,能夠方便、高效率地實現菜樣推進和切刀驅動過程及其相互配合,同時具備結構緊湊、制造成本低、便于切出多種形狀菜樣以及不卡刀等優點。按照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自動切菜裝置,該裝置由雙槽輪動力組件、推進組件、刀具組件和支撐組件共同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槽輪動力組件設置在支撐組件的上側,包括電機、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的聯接軸、從內到外依次安裝在該聯接軸上的內鎖止弧、撥桿和外鎖止弧,以及對稱設置在所述撥桿內外兩側由其撥動并分別與所述內、外鎖止弧配合運動的內槽輪和外槽輪,其中內槽輪和內鎖止弧各自中心之間的連線與外槽輪和外鎖止弧各自中心之間的連線構成90度的夾角;所述推進組件設置在支撐組件的下側,包括與所述外槽輪同軸安裝的第一同步帶輪、與第一同步帶輪配合使用的第二同步帶輪及其同步帶、與第二同步帶輪同軸安裝的推進齒輪,與所述推進齒輪相嚙合的齒條,以及固定連接在所述齒條一端的推板;所述刀具組件設置在支撐組件上并位于推進組件的下游側,包括與所述內槽輪同軸安裝的的第一齒輪、與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同軸安裝的曲柄、一端與所述曲柄的自由端相連而另外一端連接于切刀連接軸的連桿,以及上端安裝所述切刀連接軸,下端安裝有切刀的切刀安裝支架,其中第一齒輪(301)與第二齒輪(303)之間的齒輪傳動比為1:4。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刀具組件還包括網刀,該網刀設置在所述切刀的下游側,用于對由切刀切成片狀的菜樣進一步執行網格化切割。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網刀由網刀手柄、網刀框架和多個網刀刀片共同組成,并通過改變不同刀片間的相對位置來獲得不同的網格化切割效果。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網刀和切刀的刀片為不銹鋼材料,并可以經鍛造后執行熱處理和機械加工的方式制成,其刀體為PC (聚碳酸酯)工程塑料,并可以由銑削的方式制成。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推板的一側與所述齒條固定相連,另外一側設置有用于供推板滑動的直線導軌。 作為進一步優選地,第一同步帶輪與第二同步帶輪兩者之間的傳動比為5:I 30:I。作為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支撐組件包括底板和處于底板上并由上、下支撐板所構成的雙層平行結構,其中上支撐板上布置有用于安裝所述電機的支撐座、用于安裝其上設置有所述外槽輪的軸的第一軸承支座,用于安裝所述聯接軸的第二軸承支座、用于安裝其上設置有所述內槽輪的軸的第三軸承支座、用于共同安裝其上設置有所述第二齒輪和曲柄的軸的第四和第五軸承支座;下支撐板上布置有第六軸承支座,該第六軸承支座用于安裝其上設置有所述第二同步帶輪和推進齒輪的軸。作為進一步優選地,在所述下支撐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有緩沖橡膠墊??傮w而言,按照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切菜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具備以下的優點I、通過采用雙槽輪機構及其配套結構,能夠保證菜樣推進和切刀驅動兩個動作過程實現精確配合,不會同時進行以致發生卡刀現象;2、通過調整驅動電機,可根據需要動態改變切菜的速度,并便于實現與工業傳動帶之間的高效率結合;此外,通過將第一和第二同步帶輪的傳動比以及第一和第二齒輪的傳動比進行具體限定,能夠提高傳動和切割工作的效率;3、通過采用雙層支撐板結構,可以緊湊設置所有功能組件,整體裝置的體積小、結構簡單、零件數量少,從而便于制造和降低成本;4、通過對切刀和網刀的材料及加工工藝進行限定,能夠保證長時間和高速加工時的刀具耐磨性,同時保證食品安全;另外由于設置有網刀,可以在切菜的同時將其進一步加工成各種不同形狀。附圖說明圖I是按照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切菜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所示雙槽輪動力組件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I中所示推進組件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I中所示刀具組件的組成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I中所示支撐組件的組成結構示意圖6是按照本專利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網刀結構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專利技術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圖I是按照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切菜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如圖I中所示,按照本專利技術的自動切菜裝置大致可分為四個組成部分,即雙槽輪動力組件I、推進組件2、刀具組件3和支撐組件4。其中雙槽輪動力組件I例如位于支撐組件4的上半部分,用于對推進組件2和刀具組件3分別提供驅動動力;推進組件2例如位于支撐組件4的下半部分,用于使待切割對象也即菜樣朝向刀具組件3推動;刀具組件3設置在支撐組件4上并處于推進組件 2的下游側,在雙槽輪動力組件I的驅動下做往復直線運動,由此將菜樣切成片狀。如圖2中具體所示,按照本專利技術的雙槽輪動力組件I主要包括電機101、撥桿103、內鎖止弧104、外鎖止弧105、聯接軸106、外槽輪107、外槽輪安裝軸108、內槽輪109、內槽輪安裝軸110等元件。電機101例如安裝在支撐組件4上半部分的支撐座上,它的輸出軸可以通過聯軸器111與聯接軸106相連,其中靠近電機101 —側為內側,遠離電機101的一側為外側。在聯接軸106上,譬如以中部開孔的方式設置有撥桿103,并在撥桿103的兩端分別對稱布置有圓銷102。在聯接軸106上處于撥桿103的內外兩側,分別安裝有形狀一致的內鎖止弧104和外鎖止弧105,由此當聯接軸106根據電機101的驅動而轉動時,相應與撥桿103 —同發生旋轉。此外,在聯接軸106的下方附近,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間隔地設置有分別與聯接軸106相平行的內槽輪安裝軸110和外槽輪安裝軸108。在內槽輪安裝軸110位于撥桿103內側的位置上,安裝有內槽輪109,該內槽輪109以常規的槽輪機構嚙合方式與內鎖止弧104相配合運動;類似地,在外槽輪安裝軸108位于撥桿103外側的位置上,安裝有形狀與內槽輪109 —致的外槽輪107,該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切菜裝置,該裝置由雙槽輪動力組件(1)、推進組件(2)、刀具組件(3)和支撐組件(4)共同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雙槽輪動力組件(1)設置在支撐組件(4)的上側,包括電機(101)、與電機(101)的輸出軸相連的聯接軸(106)、從內到外依次安裝在該聯接軸(106)上的內鎖止?。?04)、撥桿(103)和外鎖止?。?05),以及對稱設置在所述撥桿(103)內外兩側由其撥動并分別與所述內、外鎖止弧配合運動的內槽輪(109)和外槽輪(107),其中內槽輪(109)和內鎖止?。?04)各自中心之間的連線與外槽輪(107)和外鎖止?。?05)各自中心之間的連線構成90度的夾角;所述推進組件(2)設置在支撐組件(4)的下側,包括與所述外槽輪(107)同軸安裝的第一同步帶輪(201)、與第一同步帶輪(201)配合使用的第二同步帶輪(208)及其同步帶(202)、與第二同步帶輪(208)同軸安裝的推進齒輪(206),與所述推進齒輪(206)相嚙合的齒條(205),以及固定連接在所述齒條(205)一端的推板(203);所述刀具組件(3)設置在支撐組件(4)上并位于推進組件(2)的下游側,包括與所述內槽輪(109)同軸安裝的的第一齒輪(301)、與第一齒輪(301)相嚙合的第二齒輪(303)、與所述第二齒輪(303)同軸安裝的曲柄(305)、一端與所述曲柄(305)的自由端相連而另外一端連接于切刀連接軸(311)的連桿(306),以及上端安裝所述切刀連接軸(311),下端安裝有切刀(308)的切刀安裝支架(310),其中第一齒輪(301)與第二齒輪(303)之間的齒輪傳動比為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尹周平,朱欽淼,程小明,文洲,王本正,朱曉輝,李文琪,吳昊,尹鵬,
申請(專利權)人:華中科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