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分別加工空心輥和打孔部件:在空心輥外圓周上開設若干均布的通孔;加工打孔部件:打孔部件包括互相連接的錐形頭部和柱體部;2、將打孔部件的柱體部全部插入空心輥通孔內,并用金屬固定劑固定;3、對錐形頭部的頂部進行打磨,使每個刀刃離空心輥的轉動軸線的距離相同;4、打磨錐形頭部的頂部,使刀刃滿足打孔所需的鋒利度。本發明專利技術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工藝,所制造的刀具打孔均勻度好,不會產生噪音,并且生產速度快,可實現連續生產;打孔部件可多次打磨,使用壽命長;打孔部件鑲嵌在空心輥通孔內,刀刃如有磨損而報廢,僅需更換打孔部件,維修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膠布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
技術介紹
膠布是ー種被廣泛使用的醫療用品,它具有固定、保潔和保暖等多種功能。但是常見的膠布是在棉布上涂ー層具有強粘性的醫用膠,存在不透氣的缺點,由于膠布的不透氣性,嚴重地影響了它的使用效果,有時會使傷ロ久潰不愈。因此,現在的醫用膠布表面一般都帶有均勻布置的小圓孔以便于創面透氣和皮膚排汗。這種均布的小圓孔的孔徑通常為相鄰兩孔的圓心間距為8mm-15mm。現有技術中,多采用沖床打孔,一次固定打幾排孔,比如有的只能打2-3排,而這種沖床打孔的生產速度慢、效率有限,一分鐘可以沖50-60次左右;這種打孔方式孔距不容易控制,往 往會有返料誤差,孔距的均勻度很難保證,并且生產時噪音較大,影響員エ的身體健康。隨著數控技術的發展,沖床打孔可以做到十分精確,但是,無論是數控機床還是與之配合的刀具都非常昂貴,生產成本隨之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沖床打孔均勻度不好,數控刀具成本高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制造成本低,刀具打孔均勻度好,而且使用壽命長。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包括以下步驟( I)分別加工空心輥和打孔部件在空心棍外圓周上開設若干均布的通孔;加工打孔部件打孔部件包括互相連接的錐形頭部和柱體部,柱體部的外形和大小與空心輥通孔相配,錐形頭部和柱體部均內部中空且相互連通形成用于排料的內孔;打磨錐形頭部的頂部,使錐形頭部的頂部形成刀刃;所述的柱體部的外徑小于錐形頭部的底部直徑;(2)在空心輥通孔內鑲嵌打孔部件將打孔部件的柱體部全部插入空心輥通孔內,并用金屬固定劑固定;(3)空心輥上鑲嵌打孔部件后,對各個錐形頭部的頂部進行打磨,使每個刀刃離空心輥的轉動軸線的距離相同;由于所需打孔的膠布往往厚度比較薄,且打孔部件的刀刃不深,這ー步驟可以保證每ー個打孔部件都可以在膠布上打出孔,并且可以保護與刀具配合的導向親,防止導向棍局部割傷。(4)打磨錐形頭部的頂部,使刀刃滿足打孔所需的鋒利度。步驟(I)中,將錐形頭部鑄造成錐形高度為I. 2mm-2. 5mm,錐角為80° -96°的錐形;內孔打磨成直徑為的圓孔;打磨錐形頂部形成刀刃,使刀刃寬度為O.O Imm-0. 02mm。步驟(I)中,打磨內孔,使內孔表面粗糙度小于0.8,且截面形狀和大小與刀刃的形狀和大小相同。或者內孔從入口開始分為上部和下部,上部的截面形狀和大小與刀刃的形狀和大小相同,下部的口徑大于刀刃的大小,內孔表面粗糙度要求相對可以降低,仍方便內孔排料。所述的空心輥內腔一端的廢料出口設置成大開ロ朝外的錐形,錐角為50。-75。。所述的空心輥外圈兩端均設有用于保護打孔部件的保護圈,打磨保護圈,使保護圈的外圈半徑等于空心輥外圈半徑與錐形頭部的高度之和。本專利技術的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所制成的刀具的工作原理在刀具下面對應 放置ー導向輥,一般為鋼棍,硬度較高,鋼棍為主動輥,刀具為從動輥,導向輥與刀具的轉動方向相反;將所需打孔的膠布置于兩輥之間,主動輥滾動帶動膠布移動,錐形頭部的刃ロ對膠布打孔。由于打孔部件是均布在空心輥上的,一般設置空心輥圓周上一排均布15-25個打孔部件,同軸設置15-20排,刀具寬度與需要生產的膠布寬度相配,這樣,對膠布一次性打孔,無需反復多次,不會有均勻度不好的問題產生。隨著生產的進行,廢料滑落至空心輥內腔,設置推桿有規律地排料,不會影響生產的連續性,推桿由氣缸提供動カ。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打孔部件可以批量加エ,降低了制造成本,所制造的刀具打孔均勻度好,不會產生噪音,每個刀刃離空心輥的轉動軸線的距離相同,打孔精度高;并且生產速度快,可實現連續生產;打孔部件可多次打磨,使用壽命長;打孔部件鑲嵌在空心輥通孔內,刀刃如有磨損而報廢,僅需更換打孔部件,維修成本低;柱體部的外徑小于錐形頭部的底部直徑,使空心輥上的通孔孔徑減小,使空心輥本體有較好的強度。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的最優實施例所制造的刀具的的剖面圖。圖2是圖I中空心輥的剖面圖。圖3是圖I的A-A剖面圖。圖4是圖I中打孔部件的剖面圖。圖5是打孔部件另ー種結構的剖面圖。圖6是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工作原理圖。圖7是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工作原理圖。圖中1、1、空心輥,1-1、通孔,1-2、內腔,1-3、保護圈,2、打孔部件,2-1、錐形頭部,2-2、柱體部,2-3、內孔,3、推桿,4、氣缸,5、導向輥,6、膠布,7、廢料。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I-圖5所示,本專利技術的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的最優實施例所制造的刀具的結構示意圖。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エ藝,包括以下步驟( I)分別加工空心輥I和打孔部件2 在空心棍I外圓周上開設若干均布的通孔1-1,孔徑為3. 5mm,通孔1_1的深度為3mm-6mm,即空心棍I的厚度為;空心棍I內腔1-2 —端的廢料出ロ 1-2-1設置成大開ロ朝外的錐形,錐角β為50° -75° ;空心輥I外圈兩端均設有用于保護打孔部件2的保護圈1-3,打磨保護圈1-3,使保護圈1-3的外圈半徑等于空心輥I外圈半徑與錐形頭部2-1的高度之和。加工打孔部件2 :打孔部件2包括互相連接的錐形頭部2-1和柱體部2-2,錐形頭部2-1和柱體部2-2為一體成型,將錐形頭部2-1鑄造成錐形高度h為I. 2mm-2. 5mm,錐角α為80° -96°的錐形的錐形;柱體部2-2的外形和大小與空心輥I通孔1-1相配;錐形 頭部2-1和柱體部2-2均內部中空且相互連通形成用于排料的內孔2-3 ;內孔2-3打磨成直徑d為的圓孔,且使內孔2_3表面粗糙度小于O. 8 ;打磨錐形頂部形成刀刃,使刀刃寬度r為O. Olmm-O. 02mm ;內孔2_3截面形狀和大小與刀刃的形狀和大小相同;或者如圖5所示,內孔2-3從入口開始分為上部和下部,上部的截面形狀和大小與刀刃的形狀和大小相同,下部的口徑大于刀刃的大小。柱體部2-2的外徑小于錐形頭部2-1的底部直徑。(2)在空心輥I通孔1-1內鑲嵌打孔部件2 :將打孔部件2的柱體部2_2全部插入空心輥I通孔1-1內,并用膠水固定;(3)空心輥I上鑲嵌打孔部件2后,對各個錐形頭部2-1的頂部進行打磨,使每個刀刃離空心輥I的轉動軸線的距離相同;(4)打磨錐形頭部2-1的頂部,使刀刃滿足打孔所需的鋒利度。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祥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分別加工空心輥(I)和打孔部件(2) 在空心輥(I)外圓周上開設若干均布的通孔(1-1); 加工打孔部件(2):打孔部件(2)包括互相連接的錐形頭部(2-1)和柱體部(2-2),柱體部(2-2 )的外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膠布打孔用刀具的制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分別加工空心輥(1)和打孔部件(2):在空心輥(1)外圓周上開設若干均布的通孔(1?1);加工打孔部件(2):打孔部件(2)包括互相連接的錐形頭部(2?1)和柱體部(2?2),柱體部(2?2)的外形和大小與空心輥(1)通孔(1?1)相配,錐形頭部(2?1)和柱體部(2?2)均內部中空且相互連通形成用于排料的內孔(2?3);打磨錐形頭部(2?1)的頂部,使錐形頭部(2?1)的頂部形成刀刃;(2)在空心輥(1)通孔(1?1)內鑲嵌打孔部件(2):將打孔部件(2)的柱體部(2?2)全部插入空心輥(1)通孔(1?1)內,并用金屬固定劑固定;(3)空心輥(1)上鑲嵌打孔部件(2)后,對各個錐形頭部(2?1)的頂部進行打磨,使每個刀刃離空心輥(1)的轉動軸線的距離相同;(4)打磨錐形頭部(2?1)的頂部,使刀刃滿足打孔所需的鋒利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平,張之常,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南方衛生器材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